熊艷麗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200)
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研究
熊艷麗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200)
目的分析研究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血液透析的農村患者40例,電腦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20例。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患者護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干預時間為6個月。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廣泛推廣。
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干預;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長尿毒癥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1]。然而,就農村而言,諸多患者缺乏護理干預意識,加之受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綜合護理干預無法順利開展,致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影響疾病治療效果[2]。因此,為分析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本文以40例農村患者為對象,經不同方式護理,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農村患者40例,電腦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20例。常規組,13例男性和7例女性,年齡為23~79歲,(51.8±10.63)歲為平均年齡。文化程度:5例文盲,10例小學,5例初中及其以上。研究組,14例男性和6例女性,年齡為21~75歲,(50.2±11.84)歲。文化程度:4例文盲,12例小學,4例初中及其以上。入組條件:患者同意參加本項目,接受規律透析的農村患者,既往無精神疾病及認知障礙,無嚴重并發癥。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干預,例如,日常生活干預、飲食干預、用藥干預等。研究組,通過自學、講座、示范性教育、個別指導等方式,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認知護理干預:農村患者文化水平不高,對醫學知識缺乏了解。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紹血液透析治療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2)建立手機微信群,將40例患者加入微信群,定期發放健康教育知識。另外開展循環講座:患者來自各鄉鎮,交通不便,不易集中學習,可以選擇專題講座循環進行,由于文化層次不同,語言盡量通俗易懂。(3)運動干預:護理人員以患者年齡、性別、喜好、身體狀況等為考慮因素,制定運動方案,確定運動類型、強度與時間。運動時,堅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一般情況下,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大于60分鐘。(4)心理護理干預:受長期治療影響,加上過重的經濟負擔,易導致患者產生消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通過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
通過自我管理行為問卷調查表,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共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即身體活動(4項)、飲食與液體攝入(13項)、心理社會(5項)、治療(5項)。選項“總是”、“經常”、“很少”、“從不”所對應的分值為4、3、2、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在EXCEL表格中,錄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用百分比(%),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予以卡方(x2)檢查,用(±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予以t檢查,其中,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組與常規組護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s)

表1 研究組與常規組護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s)
時間 組別 身體活動 飲食與液體攝入 心理社會 治療護理前 研究組 47.1±2.9 49.4±5.7 46.9±6.5 55.6±3.1常規組 48.2±3.5 50.8±4.5 45.6±7.4 54.3±4.7護理后 研究組 72.5±6.7 79.2±6.1 71.4±6.5 78.1±4.5常規組 59.3±5.9 65.7±5.7 53.8±7.2 69.7±5.3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長尿毒癥患者生命的治療方法。近幾年,在醫學發展的推動下,血液透析技術日漸成熟,在農村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農村疾病診治效果[3]。然而,由于農村患者學歷普遍不高,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治療依從性不高,加之經濟費用高,致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下,降低了患者生存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是新興護理理念,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患者為護理的中心,以疾病特征為依據,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實施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為臨床治療效果提供保障[4]。就農村患者而言,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時,應綜合考慮患者、家庭、經濟等多方面因素,通過一對一教育、反復強化等方式,達到干預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結果,護理后,研究組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1] 張雅娟,吳愛華,張瑞紅.護理干預提高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實踐[J].科技風,2015,5(3):208.
[2] 周麗麗,紀天蓉,劉 峰.應用聚焦解決模式開展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34):4201-4204.
[3] 侯詩箐,陳 玲,梁 穎,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研究[J].天津護理,2013,21(3):189-191.
[4] 唐 湘.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從性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5,30(8):1511-151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3.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