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琴
(晴隆縣人民醫院,貴州 561400)
個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王春琴
(晴隆縣人民醫院,貴州 561400)
目的觀察糖尿病足患者護理期間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可行性。方法將13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為觀察組(n=65,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和對照組(n=65,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變化情況,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足部癥狀發生率進行觀察和統計。結果觀察組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各項足部癥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效果顯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足部癥狀,值得推廣。
糖尿病足;個性化護理;護理干預
糖尿病足是一種危害較大的糖尿病并發癥,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1]。有報道指出,優質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和改善糖尿病足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基于此,本文選擇了糖尿病足患者13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并予以分組護理,以便為糖尿病足患者選擇最為合理的護理方案,現將詳情敘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共計130例,均為我院內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瘢痕73例男性患者和5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區間為425歲至73歲,年齡均值為(56.36±5.62)歲;病程區間為2年至13年,平均病程為(5.27±1.53)年。根據入院順序將本次實驗研究的13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為兩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SPSS 21.0計算后可做進一步研究,P>0.05。
1.2 方法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患者往往因對糖尿病足認知的不足,疾病癥狀的加重而產生負性情緒,喪失信心,甚至放棄治療。對此,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的與患者溝通,引導患者傾訴內心的擔憂和顧慮,掌握患者心理狀況的變化情況,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勵,幫助患者正視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組織通俗易通的非技術性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足的成因、危害、治療方法及護理手段,幫助患者養成每天檢查雙腳、保證足部清潔的習慣。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護理能力。③傷口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對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細小傷口進行處理,對受傷處予以常規消毒后使用無菌紗布覆蓋。適時觀察患者足部癥狀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異常,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同時,鼓勵患者堅持適度的運動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建立側支循環,緩解患者的足部壓力。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2]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和統計。同時對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足部麻木、灼痛和皮膚皸裂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和對比。
1.4 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研究結束后,將研究期間形成的全部數據錄入至統計學軟件包SPSS 21.0當中予以計算。
2.1 兩組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時間心理狀況對比
65例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糖尿病足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改善程度較比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更為理想,見表1,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時間心理狀況對比(±s)

表1 兩組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時間心理狀況對比(±s)
組別 n 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SAS評分 SDS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65 62.15±4.52 63.53±4.52 43.54±4.21 44.62±4.52對照組 65 63.63±4.26 64.35±4.63 54.45±4.52 53.54±4.35 t 1.9211 1.0217 14.2400 11.4639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糖尿病足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觀察組65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后,對糖尿病足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高于65例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符合統計學判定標準,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糖尿病足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2.3 組間患者足部癥狀發生率對比
據統計,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護理干預服務后,組間足部麻木、灼痛和皮膚皸裂的發生率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數據見表3。

表3 組間患者足部癥狀發生率對比(%)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對患者的下肢血管跡神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引發微血管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紊亂[3],從而增加了足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糖尿病足其實屬于一種嚴重的慢性并發癥,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4]。本次實驗研究中,我們共選擇了糖尿病足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別予以個性化護理干預及常規護理干預。所得結果顯示: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為96.92%,足部麻木發生率為50.77%,足部灼痛發生率為56.92%,足部皮膚皸裂發生率為41.53%,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為86.15%,足部麻木發生率為83.08%,足部灼痛發生率為78.46%,足部皮膚皸裂發生率為61.54%,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另外,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組間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以上數據,足以證明,糖尿病足患者在接受護理期間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服務可以幫助患者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糖尿病足相關知識,穩定患者的消極情緒,減輕和改善糖尿病足的臨床癥狀,更加符合臨床治療及糖尿病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1] 王海英.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預防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20-21.
[2] 仇海敏,喬根芳.糖尿病足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4):84-86,94.
[3] 李亞娟.不同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的護理效果比較[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z1):216-217.
[4] 文素英,黃桂桃,葉瑞香,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82-8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3.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