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 慧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41)
?外科護理?
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預防分析與護理
嵇 慧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41)
目的探討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接收的腦出血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并發癥的預防護理。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3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出血患者易產生并發癥,臨床應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時預防并發癥,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
腦出血;并發癥;預防;護理
腦出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臨床常見于中老年患者。腦出血屬臨床危重病癥,盡管及時救治能夠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致殘率仍然較高,且患者易發生腦疝、感染、應激性潰瘍等并發癥。而并發癥是導致腦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臨床應加強對腦出血并發癥的預防,通過采取科學的護理措施,降低患者風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我院對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
1.1 一般資料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按照醫囑用藥,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給予患者康復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強并發癥的預防護理。
1.2.1 再出血
腦出血患者術后48 h內容易再次發生出血,醫護人員應注意保持患者安靜,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防止患者血壓過度波動。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或是病情突然惡化、意識不清、引流管出現新鮮血液時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同時應避免顱內壓偏低。
1.2.2 腦疝
腦疝是術后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在病情急性期容易發病。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病情,按時檢查患者血壓、脈搏、呼吸情況,確認患者是否出現腦疝的前驅癥狀,如脈搏減弱、意識障礙、一側瞳孔散大、躁動不安、血壓升高等,當患者出現以上癥狀時,醫生應立即實施搶救。
1.2.3 術后感染
腦出血患者術后易發生感染,如肺部感染、顱內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醫護人員應注意保持病房內的整潔,按時通風、消毒、殺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患者住院期間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幫助患者翻身、拍背,以便及時咳痰,必要時為患者吸痰。患者手術創口敷料干燥,每天更換引流袋。患者留置尿管時間應盡量縮短,尿管留置期間按時消毒,更換尿袋。
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pH和(NH4)2SO4濃度的影響下,寧杞1號蛋白質的提取量是后升再降。在pH=7、(NH4)2SO4濃度為20%的條件下,蛋白質的提取量最少,為0.24mg/g;在pH=7、(NH4)2SO4濃度為40%的時候,蛋白質的提取量是最多的,為1.76mg/g,且pH=6、7、(NH4)2SO4濃度為40%時蛋白含量顯著高于(NH4)2SO4濃度為60%的蛋白含量,在三種pH值下,(NH4)2SO4濃度為60%時,蛋白質含量都顯著高于其他濃度,而(NH4)2SO4濃度為20%、80%、100%時基本在同一水平。
1.2.4 術后中樞性高熱
醫護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體溫,當患者出現高熱時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如采用酒精擦拭、冰敷等。如患者意識清醒,應鼓勵患者多飲用溫開水,或是為患者進行鼻飼喂水。另外高熱患者口腔干燥,每天應給予相應的口腔護理。
1.2.5 應激性潰瘍
腦出血患者易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導致胃黏膜受損。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胃液、嘔吐物、大便情況,確認患者是否出血壓下降、皮膚濕冷等癥狀,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給予藥物治療。對于吞咽困難者留置胃管進行鼻飼,鼻飼前抽取胃液檢查可及時發現有無胃出血情況。
1.2.6 褥瘡
腦出血患者住院期間需要臥床,且行動不便,甚至伴有肢體癱瘓。患者局部皮膚及組織因長時間壓迫會產生褥瘡。醫護人員要注意及時為患者更換床單、被褥、衣服,幫助患者翻身、變換體位,按時為患者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協助患者進行肢體康復練習。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天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強并發癥預防護理對改善患者預后、減少住院時間具有積極作用。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住院天數比較
腦出血屬神經內科危重病癥,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并發癥多的特點。腦出血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基礎疾病及引發腦血管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因而更易引發感染[2]。及時預防各種并發癥對挽救患者生命以及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患者住院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有無頭痛、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病情惡化等癥狀,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救治措施,使并發癥得到有效控制。同時醫護人員應注意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各類感染的發生,按時為患者翻身、按摩,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加速病情好轉。本次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并發癥的預防護理,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對預防腦出血并發癥尤為重要,臨床應積極開展預見性護理,從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預后。
[1] 郭鳳芝.預見性護理對腦出血并發癥的影響的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03):373-375.
[2] 付建敏,楊 麗.腦出血患者常見并發癥分析及對預后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4,36(09):834-835.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43.34
B
ISSN.2096-2479.2017.03.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