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菊萍
(常州第四人民醫院放射治療科,江蘇 常州 213000)
兩種敷料對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的護理效果分析
莊菊萍
(常州第四人民醫院放射治療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觀察兩種敷料對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無菌紗布進行PICC置管固定,觀察組采取水膠體敷料進行固定,對比兩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及移位率、脫管率、感染率。結果觀察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移位率、脫管率、感染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水膠體對接觸性皮炎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將PICC置管固定牢固,降低了其感染率,且治療費用低,值得應用。
兩種敷料;PICC置管;接觸性皮炎
PICC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式,其主要用于需要經靜脈輸注抗生素、刺激性藥物、控制疼痛、病情所需、完全胃腸外營養患者,尤其對于腫瘤患者治療效果更佳,該方法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時間長等優勢,能夠有效降低化療藥物外滲的發生率,還能有效保護外周血管,避免了患者由于反復靜脈穿刺所帶來的痛苦,使患者受益[1]。本院選取兩種敷料對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研究,見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50.45±3.25)歲。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3~80歲,平均年齡(50.83±3.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無菌紗布進行PICC置管固定:向心性拆除原有敷貼后,以穿刺點為中心,對患者皮膚采用洗必泰環形消毒,消毒范圍直徑應>10 cm,待干后,再采用無菌紗布將炎區“C”型固定導管進行覆蓋,采用外貼紙質低敏膠布將進行固定,最后將膠布蝶形進行交叉導管托盤,每日進行更換。
觀察組采用對照組相同的方式將原有敷貼進行拆除,對皮膚進行消毒,觀察組采用水膠體敷料無張力粘貼對“C”型固定導管進行固定,再采用紙質低敏膠布蝶形交叉固定導管托盤,每周將水膠體敷料進行更換一次[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對比兩組患者移位率、脫管率、感染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
觀察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7.34±0.75)天,平均治療費用(76.12±3.44)元,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s)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組別 n 平均痊愈時間(天) 平均治療費用(元)觀察組 50 7.34±0.75 76.12±3.44對照組 50 21.35±3.46 252.19±15.74
2.2 對比兩組患者移位率、脫管率、感染率
觀察組患者移位率2%,未發生脫管和感染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移位率、脫管率、感染率 [n(%)]
由于接觸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腫瘤患者術后身體免疫力下降所致,主要癥狀為疼痛、瘙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此期間對患者采取一套有效的護理方案尤為重要,對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患者的康復起到重要作用[3]。
目前,PICC置管應用較為廣泛,尤其對長期需要化療及靜脈輸液的腫瘤患者,給患者提供了一條持續、無痛、安全的靜脈通道,有效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保證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且使用水膠體敷料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等優勢,治療費用相對低[4]。而在置管過程中實施一項護理措施,具有顯著效果,具體包括以下幾點: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置管后接觸性皮炎易引起疼痛、皮膚瘙癢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會給患者心理帶來巨大的壓力,易導致患者產生悲觀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講述接觸性皮炎的相關知識與置管的注意事項,由此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態度,以此消除患者心理壓力[5]。②飲食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告知患者應多攝入營養、清淡等食物,如魚、蔬菜、新鮮水果,禁食辛辣刺激等食物,以此幫助患者改善體質,增強其身體免疫力。
通過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平均痊愈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移位率2.00%,未發生脫管及感染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PICC置管后接觸性皮炎患者采取水膠體敷料進行固定及常規護理,有效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了患者發生感染和脫管的幾率,值得大力推廣。
[1] 周淑玲.PICC相關接觸性皮炎的研究及護理進展[J].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2016,8(3):181-183.
[2] 曹美華,徐艷霞.地塞米松在PICC接觸性皮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0):11.
[3] 宋靜雯.生物成膜消毒劑預防兒童留置針接觸性皮炎的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4,29(5):8-9.
[4] 田黎明,彭 圓,許 斌,等.變通白虎湯聯合類人膠原蛋白敷料治療面部接觸性皮炎[J].吉林中醫藥,2016,36(9):901-904.
[5] 宋 娟,蔣琪霞,王雪妹,等.兩種皮膚護理方案治療失禁相關性皮炎的對比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17-2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3.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