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8醫院手足外科,吉林 長春 130000)
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手足外科中應用護理體會
郭 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8醫院手足外科,吉林 長春 130000)
目的分析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手足外科中應用的護理體會。方法抽取我院手足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兩組患者均實施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取其39例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設作對照組,另外39例患者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56.41%,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足外科患者實施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過程中,配合封閉式負壓引流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創面愈合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護理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手足外科;護理體會
封閉式負壓引流指以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敷料(內含引流管)對患者缺損皮膚創面進行覆蓋或者填充,以生物半透明膜封閉,形成密閉的空間,將引流管與負壓源連接,經可控負壓幫助創面的愈合[1]。這種治療技術適用傳統外科難愈的傷口且無法實施創面關閉[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配合封閉式負壓引流干預護理措施,治療效果更為理想,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手足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32.5±4.8)歲;疾病類型:8例為皮膚缺損,9例為撕脫傷,11例為脫套傷,8例為肌腱外露,3例為骨外露;皮膚缺損面積3 cm×5 cm~15 cm×20 cm;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19~55歲,平均年齡(31.8±4.9)歲;疾病類型:7例為皮膚缺損,8例為撕脫傷,12例脫套傷,8例肌腱外露,4例骨外露;皮膚缺損面積3 cm×4 cm~16 cm×20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將傷口徹底清潔、止血,控制組織缺損面積,將敷料修剪后縫合處理,保持負壓狀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巡視患者病房,定期檢測患者血壓、心率等指標,為患者檢查吸引器,負壓控制在100~300 mmHg。指導患者遵醫囑保持正確體位,避免隨意轉動,導致引流管發生脫落或扭曲,若有堵塞發生要及時以生理鹽水沖洗至引流管通暢。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干預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患肢護理、創面護理、抗感染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等,具體如:①患肢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患肢放置功能位,擺放舒適的體位,觀察皮膚血運、顏色、感覺等情況,若有異常及時上報醫生處理。②創面護理。無需每日換藥的患者需要行5d左右的引流,護理人員要觀察敷料情況,同顏色及分泌物等情況,同時要觀察薄膜下液體是否發生聚集。③抗感染護理。觀察患者的脈搏、體溫等指標,如果治療無效時易發生感染,所以,要觀察這些指標,更換敷料,避免發生感染。④疼痛護理。當患者有骨折、缺損嚴重等情況時有劇烈的疼痛,護理人員要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及時為患者調整體位,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以此減輕疼痛。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和患者要多溝通,指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充分尊重患者,對患者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干預。⑥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每日要保持充足營養攝入,多食用高纖維素、易消化及高蛋白類食物,忌煙酒。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相關標準把治療效果分成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指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成功止血,傷口愈合;有效指癥狀減輕,基本止血,傷口愈合情況較好;無效指癥狀未見減輕,甚至有所加重,止血失敗,傷口未見愈合。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56.41%,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n,%)
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可以將引流覆蓋區滲出膿液和壞死脫落組織及時排出體外,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此項技術操作時要保證透明薄膜覆蓋封閉的有效性,盡可能消除創面感染的幾率[4]。手足外科換藥時由于創面部位變化較多,增加了交叉感染機會,容易損傷患者的身體與心理。封閉式負壓引流護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痛苦,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還能促進患者傷口的愈合,從而更好的控制感染,減少并發癥發生。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創面護理、抗感染護理及飲食護理等護理措施,明顯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與常見護理相比,護理效果更為理想[5]。可見,手足外科患者實施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過程中,配合封閉式負壓引流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創面愈合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護理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陶云華,申存珍,仲愛國,等.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手足軟組織缺損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114.
[2] 崔裕偉.淺談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手足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2):262-263.
[3] 余 晶,張小英,羅 燕.封閉式負壓吸引術(VSD)治療難治性創面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2,33(20):4414.
[4] 李會芳,杜市立,劉金梅.封閉式負壓引流(VSD)在大面積皮膚撕脫傷中的應用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5):89-92.
[5] 蘆琳琳.應用VSD技術治療手足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護理觀察與體會[J].吉林醫學,2013,34(32):6805-6806.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3.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