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娥
(內蒙古呼和浩特托縣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精細化護理干預配合心理護理在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中的應用
高俊娥
(內蒙古呼和浩特托縣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目的探討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在接受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對改善其負面情緒的效果。方法對照組僅給予常規護理配合;研究組在接受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等輔助護理措施,記錄兩組護理前后SAS、SDS量表評分變化情況。結果經相應護理后兩組SDS、SAS量表評分均降低(與護理前相比),研究組上述各量表評分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對比P<0.05、組內對比P<0.05)。結論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等輔助護理措施后,其負面情緒得到更為理想的改善效果,對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應用效果
引產是中晚期孕婦中止妊娠的主要方式,此時腹中胎兒均已成型,將對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本文為提高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護理效果,特選取90例此類患者(病例選取區間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討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在接受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對改善其負面情緒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90例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1.29±0.61)歲,孕周15~27周、平均孕周(22.34±0.91)周,異常原因:胎兒畸形59例、死胎27例、妊娠合并甲亢2例、妊娠合并肺結核2例。經就診序號將90例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對照組(n=45),兩組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中晚期異常妊娠患者均接受引產處理,對照組僅給予常規護理配合,如病情監測、遵醫囑檢查及給藥、觀察生命體征、預防并發癥等;研究組在接受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等輔助護理措施。對兩組不同時間段(護理前、后)負面情緒[焦慮(經SAS量表評價患者心理焦慮狀態,該量表以50分為分界值,50分以上分數越高則焦慮程度越重、50分以下無焦慮)、抑郁(利用SDS量表評價患者心理抑郁情況,該量表以53分為分界值,53分以上分數與抑郁程度呈正比)]變化情況給予準確記錄,將所得數據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2 精細化護理干預及心理護理
(一)精細化護理干預:①根據現階段實際氣候提供相應物品,如扇子、溫水、毛巾等,主動詢問患者所需并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②保持室內空氣濕度、溫度及光線適宜,適當限制人員流動,使患者獲得充足休息;③嚴禁當面談論患者或他人病情,可提供布簾、單人病房等保護患者個人隱私;④提供音樂、書籍、電視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其生理、心理不適感,可設立電話熱線或問訊處,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關于中晚期引產相關疑問;(二)心理護理:①通過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掌握其實際心理狀態并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②指導家屬積極配合患者治療,給予精神、經濟支持,消除患者接受引產后顧之憂;③例舉以往成功引產典型病例,提高其接受引產自信心;④過度擔心引產對機體傷害或不信任醫護人員者,可通過給予語言鼓勵、講解引產方法及作用、介紹引產后機體變化等形式,使其了解自身實際情況并增強對醫護人員信任感;⑤給予必要的健康指導,告知日常應注意勞逸結合并避免情緒大幅波動,保持身心愉悅。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心理負面情緒發生程度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經相應護理后兩組SDS、SAS量表評分均較之前顯著降低,研究組SAS、SDS量表評分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更優,組間(兩組護理后)、組內(各組護理前后)各量表評分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SAS、SDS量表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SAS、SDS量表評分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與護理前對比,★P<0.05
組別 SDS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45) 76.82±4.74 47.82±8.95*★ 71.23±3.85 40.26±6.37*★對照組(n=45) 75.93±4.69 59.43±11.26★ 72.94±4.07 52.53±9.82★
保障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臨床療效、預后的關鍵因素即提供正確有效的護理配合,但以往常規護理側重于生理護理,通過采取多種形式降低并發癥并使生理處于良好舒適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對此類患者的心理干預。隨著臨床醫學水平不斷提高,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等先進理念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認可并廣泛應用于中晚期異常妊娠患者引產過程中。研究表明[1],精細化護理通過改善環境、物品等細節從而提高患者生理舒適度,而心理護理則可對患者實際心理狀態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達到改善其負性情緒的目的。有研究顯示,通過對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給予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可使其處于身心愉悅的理想狀態,對使其積極配合引產相關治療及護理服務均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中研究組經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后,該組SAS、SDS量表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僅提供常規護理配合的對照組,此結論與汪霞[2]等人研究資料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加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等輔助護理措施后,其負面情緒得到更為理想的改善效果,對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實際工作中應用。
[1] 童蘇笑.臨床護理路徑在中期妊娠引產中的應用[J].中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08):546-548.
[2] 汪 霞,佛新艷,馬麗娜,等.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方式[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6):232-23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4
B
ISSN.2096-2479.2017.03.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