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香蘭
(廣西興安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西 桂林 541300)
有難產傾向產婦護理中行個體化產程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季香蘭
(廣西興安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西 桂林 541300)
目的探究分析有難產傾向產婦護理中行個體化產程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有難產傾向產婦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在在產婦子宮口開大2 cm后送進產房,無家屬陪同,由助產士在產房進行處理;觀察組給予個體化產程管理,助產士在產婦分娩中給予其多方面的個體化指導,待產婦成功分娩后2 h將其轉進休養室。對比觀察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剖宮產率(8.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4.0%)也顯著低于對照組(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體化產程管理對有難產傾向產婦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分娩依從性,且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發生率較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難產傾向;個體化產程管理;妊娠結局
難產是臨床分娩中比較常見的危重癥,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進行預防和處理。對于有難產傾向的產婦來說,產科護理服務質量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其妊娠結局[1]。尤其在面對難產傾向時,產婦會產生巨大心理和精神壓力,若護理過程中稍有疏忽,便可能會對產婦妊娠結局產生影響,嚴重情況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威脅[2]。個體化產程管理是一種全程陪伴的產科分娩護理方式,有利于產婦分娩過程的順利進行。本文主要對有難產傾向產婦護理中行個體化產程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有難產傾向產婦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5.8±0.7)歲,均在臨產前被確定為有難產傾向。所有患者均無無凝血功能障礙及其他嚴重并發癥者,可進行陰道分娩。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產前并未進行針對性的分娩知識指導,在產婦子宮口開大2 cm后送進產房,無家屬陪同,由助產士在產房進行處理,所有分娩過程均實施常規對癥護理。
觀察組給予個體化產程管理:(1)產前對患者進行分娩知識宣教,根據對患者個人一般資料和心理狀態等的了解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分娩相關知識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技巧訓練,以促進自然分娩率的提高。(2)有難產傾向的產婦因對生產帶有極大的壓力,所以在產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心理干預,通過分析打消產婦對分娩時疼痛的懼怕心理,同時向患者有理據地分析其發生危險的可能性,降低其對分娩過程中自身和胎兒安全的擔憂。對于產婦的情緒和心理變化,護理人員必須實時了解,并根據其心理特征做好與產婦的交流,幫助產婦樹立安全分娩的信心,積極應用即將到來的生產。(3)對患者的產生進行全程指導,根據第一、第二產程時間及產婦特點的不同,對不同的應對策略加以采取,鼓勵產婦堅定信心,對醫務人員的各項措施積極配合,正確運用腹壓將胎兒娩出。(4)在待產姿勢上,護理人員同樣全程指導,每半小時幫助患者變換一次體位。將產婦的產程進展信息隨時告訴產婦及其家屬,當產婦遇到較為危及的情況時,可讓家屬參與管理,由此來調動產婦的配合率。(5)產后為每個產婦專門派一名護理人員進行觀察護理,對產婦子宮收縮及產后陰道出血情況密切觀察,直至患者情況完全恢復到安全狀態。
1.3 觀察指標[3]
觀察并統計分析兩組陰道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及產后出血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剖宮產率分別為8%與20%,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產后出血率上,觀察組為4%,對照組為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妊娠結局比較 [n(%)]
分娩是一個自然生理過程,但并非每一個產婦都能順利經過這些過程。一些具有難產傾向的產婦相對正常產婦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受到的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改善有難產傾向產婦的妊娠結局,是當前產科護理的關注重點[4]。產科分娩的護理模式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不斷轉變的今天,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從傳統護理方式向個體化護理是產科護理的發展主流趨勢。傳統分娩護理模式,將產婦與外界完全隔離開來,同時1名護士可能管理多名產婦,對產婦的護理不夠細致,使產婦去甲腎上腺激素減少,影響產婦妊娠結局。個體化護理將患者作為中心,通過現代護理理論的指導對產婦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慮,在此基礎上對相應的護理措施加以產區,有利于產婦妊娠結局的改善[5]。
本研究中對有難產傾向產婦采取了個性化產程管理,通過對專業的分娩知識指導的提供,使有難產傾向的產婦對自己的情況有了更多了解,使使其生理與心理需要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臨產開始對產婦實施全程護理,與產婦一直進行溝通,并為產婦家屬提供及時的產程進展信息,對產婦耐心講解分娩知識,有利于有難產傾向的產婦在分娩中增強信心。在產婦產生縮陣痛時,對產婦腹部、腰骶部協助撫摸并給予其深呼吸指導,能夠對產婦注意力進行轉移,使其疼痛得到緩解。護理過程中對產婦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鼓勵,促進了患者陰道分娩信心的增強。本次研究中,觀察剖宮產率(8.0%)和產后出血量(4.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個體化產程管理在有難產傾向產婦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及時,能夠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和產后出率。
綜上所述,個體化產程管理能夠有效改善有難產傾向產婦的妊娠結局,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袁 莉.個體化產程管理模式對低危臨產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院統計,2015,22(4):299-300.
[2] 王鳳文,于桂云,程艷秋.個體化、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門診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31(36):33-34.
[3] 周 紅,劉 蓓,陳 莉,等.個體化產程管理對低危臨產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8);33-34.
[4] 呂春華,熊玉賢.連續性個性化助產模式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11(07):21-22.
[5] 駱 琳.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4,12(2):57-5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3.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