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翠,何瑞凌,田浩然
(貴州省德江縣民族中醫院,貴州 德江 565200)
縣級中醫院《中醫護理方案》實施情況分析
馮德翠,何瑞凌,田浩然
(貴州省德江縣民族中醫院,貴州 德江 565200)
目的 為了促進中醫護理效果,更好的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執行和推廣并不斷完善中醫護理方案,掌握中醫護理方案在銅仁市中醫醫院實施的情況;方法 采取網上問卷與實際考察的方式對銅仁市縣級中醫醫院中醫護理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制定針對性對策;結果 調查發現方案實施重視不夠,缺乏方案實施的保障體系、中醫知識缺乏、護理人員培訓不系統、中醫護理人才的匱乏、中醫辨證施膳難以實施、方案本身的不完善、治療費用報銷困難是導致中醫護理方案實施的最大障礙;結論 提高管理部門重視度、建立必要的保障體系、多部門協調、系統加強中醫知識的學習培訓、增加護理人員中醫知識的儲備、完善中醫辨證施膳體系、建立切實可行的療效評價機制是提高中醫護理方案實施的基本保障。
中醫護理方案;實施;中醫知識;儲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陸續制定了52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并在中醫醫院廣應用。中醫護理方案的實施對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中醫護理服務能力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更好的促進了健康,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為了了解我市中醫院中醫護理方案實施情況,我院護理部對八家縣級二級甲等中醫院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25份?,F報告如下。
1.1 方案實施重視不夠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八家縣級中醫院中有未開展或開展力度不足的醫院比例高達62.5%。未開展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項目的醫院其護理部主任全為西醫護理專業,從側面說明護理部主任中醫知識欠缺對方案實施的制約;另一方面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過程中并不像中醫臨床路徑有相關的保障制度和激勵措施或強制手段,且納入等級醫院評審的硬指標。而中醫護理方案在2012版《三級中醫醫院評審細則》中并無要求,導致了方案實施的動力不足。
1.2 培訓力度不足
《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中規定:中醫院工作的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接受中醫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必須達100學時,調查發現90.82%的護士掌握中醫護理知識的主要途徑為臨時培訓,顯著說明護士中醫知識的培訓不系統,途徑單一,八家中醫院的教材各不相同,培訓大多流于形式,護士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加之缺乏考核機制,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在參與調查的425人中,西醫護理專業82.82%,掌握中醫基本理論的36%,但愿意接受中醫護理培訓的人92.47%,可以發現護理人員對中醫知識的渴求度極高。在培訓師資方面47.89%為中醫護理人員,15.26%為中醫師,說明培訓師資匱乏,不能有效滿足中醫護理方案實施的內在條件。
1.3 患者對中醫護理信任感、接受度較低
由于護士中醫知識儲備不足,在辨證辨病方面存在局限,臨床實施中醫護理時并不能并不能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辨證施護、辨證施術,不能為患者進行切實的健康指導,導致患者對施護方案不理解、不接受。
1.4 臨床難以實施中醫辨證施膳
臨床調查,患者住院期間飲食極不方便,更不能按照方案中對各種疾病、各種證型的膳食要求。醫院的營養食堂尚不能提供對應的中醫辨證膳食。具有中醫特色的飲食調護僅局限在健康指導層面,無法真正實施[1-2]。
西雙說的確是這樣。什么叫夫妻?患難與共才叫夫妻,對不對?現在我借給她們三萬塊錢,這三萬塊錢,她們必須得還。假如我們復了婚,這三萬塊錢,就變成共同財產,擁有者變成我和她,當然就不必還了。你聽說過哪位妻子還他丈夫的錢嗎?更何況還是給她治病的錢。
1.5 中醫護理專業人才匱乏
整體上看,護理人員總量配置不足,是縣級醫院普遍存在且較為嚴重的問題。同時調查發現,被調查對象中西醫護理專業88.39%。在對護理人員中醫藥知識及護理掌握情況調查中發現,掌握中醫基礎理論的32.47%,掌握中醫病因與發病的23.76%,掌握中醫藥知識的21.65%,掌握??票孀C施護的為28.94%;在對護理人員中醫護理方案的認知情況調查中發現,知道本科室中醫護理方案中每個疾病包含的具體內容僅65.88%,知道本科室中醫護理方案涉及的疾病名稱的83.06%。上述指標反映出來的現狀與全面開展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項目這一要求匹配度低。由于中醫醫院的護士基本上都是西醫護理專業畢業,即使是中醫院校畢業的護士,培養過程也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內容西化等現象,導致畢業生的中醫理論基礎薄弱,臨證能力缺乏,整體知識構架未能顯現中醫特色,中醫思維方式難以建立等諸多問題[3]。導致中醫護理方案實施受到制約。
1.6 方案本身的局限性無有效改善途徑
一個是中醫護理方案在效果評價上缺乏客觀指標[4],中醫護理方案的實施,目的是促進患者康復提供更優質的中醫護理服務,由于方案中依從性評價內容為: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護理效果評價內容為:好、較好、一般、差;滿意度評價內容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實用性評價內容為:強、較強、一般、不適用等主觀指標,不能準確評估中醫護理方案實施的效果。二是中醫護理方案臨床實施與理論研究存在脫節現象:方案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病人不適現象不易向研究人員反映或醫院不存在專業研究人員,方案得不到及時優化。
1.7 治療費用的報銷困難
中醫護理技術沒有完善的收費標準,部分項目無收費依據,有收費項的大部分屬自費,不納入國家醫療保險報銷。這樣一來,不僅加重了患者熱就醫負擔,同時醫生由于醫??刭M政策的限制不愿開中醫特色治療醫囑,從而進一步阻礙了中醫護理方案的有效開展。
2.1 提高管理部門重視度,建立必要保障體系
2.1.1 建立方案管理小組
由護理部主任擔任小組組長,組員由護理部人員、病區護士長組成。主要職責:制定臨床實施計劃,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培訓及考核,定期深入病區對臨床實施過程進行督導檢查,質量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召開全院“中醫護理方案”匯報會,及時了解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每月對臨床實施匯總分析、評價,持續改進相關工作。
2.1.2 完善中醫辨證施膳體系
辨證施膳為中醫的特色優勢,即通過對疾病的辨識,結合食物的四性、五味、歸經制定相應的飲食原則,維持病患者人生理平衡,促進劃健康,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中醫辨證施膳目前醫院的護理人員尚不具備此能力,需要專業的中醫營養師進行指導,且醫院的餐廳也滿足不了患者的個性需求,應在病房設置配餐間,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烹飪適合病情的膳食。
2.1.3 在整體護理中落實中醫護理方案
責任護士負責對分管的患者實施相應病種的中醫護理方案,依據患者的辨證分型,通過中醫護理評估收集的資料,按照“中醫護理方案”要求,給予患者癥狀/癥候施護、中醫個體化健康指導及用藥護理;遵醫囑應用中醫特色護理技術。責任護士認真填寫每名患者的“中醫護理方案效果評價表”,客觀記錄護理效果,依從性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客觀評價方案的臨床實用性,根據臨床護理實際情況書寫改進意見及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工作難點。
2.2 夯實基礎教育,多途徑培養中醫護理人才
結合護士對中醫知識較高的求知欲(92.49%)。多途徑加強中醫護理人才的培訓,建立護士的中醫基礎理論規范化培訓體系,護理部統籌制定培訓方案,護理部與科室分層次、分階段實施培訓[7],課程內容的設置遵循科學、完善、系統、有針對性和實用性;醫院通過舉辦、參與中醫學術會議,相互交流中醫護理知識技能;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養》,通過走出去,帶回來,豐富中醫護理知識內涵;通過成組織中醫知識競賽等多形式促進中醫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推動中醫特色護理在臨床的開展,從而保障中醫護理方案的有效實施。
2.3 建立切實可行的治療效果評價機制
結合臨床實施,將評價標準量化,效果數據化,如:實用性評價:依從性(3分)+護理效果(4分)+滿意度(5分)=實用性(總分12分);評價標準:12~10分為實用性強、9~7分為實用性較強、6~4分為實用性一般、3~1分為不適用。
中醫護理基本內容是護士應具備的臨床能力,中醫護理技術是中醫護理重要的組成部分,護士只有具備豐富的中醫知識,才能為患者提供中醫特色治療及護理,有效緩解疾病或促進健康。從護理層面來說,護理人員中醫知識的儲備是提高中醫護理方案實施的基本保障;醫院層面建立必要的保障體系是方案實施的前提條件,醫院多學科的協作更是方案實施的動力。
[1] 郭 敬,周姣媚,陳 揚,等.肺癌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0):17-18.
[2] 劉 漪,張 萍.膳食護理在中醫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新疆中醫藥,2011,29(4):97-98.
[3] 張勇勤.論新形勢下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策略[J].護理研究,2013,27(7A):2012-2013.
[4] 張端香,段秀卿,馬錦蘭.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探討,護理研究,2015,3(29):1144-1145.
[5] 張勇勤.論新形勢下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策略[J].護理研究,2013,27(19):2012-2013.
[6] 劉茂娟,夏中敏,等.中醫護理方案臨床實施存在的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165-166.
[7] 王 敏,中醫護理方案培訓的做法與體會[J].當代護士,2016(3):113-11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
A
ISSN.2096-2479.2017.08.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