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江蘇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江蘇 南京 210000)
心力衰竭患者51例的臨床護理報告
張 穎
(江蘇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討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內容、總結護理要點。方法 選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確診為心力衰竭的51名患者,給予本文論述的心理護理、基礎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康復護理、預防護理等內容。結果 本組患者49例癥狀緩解,1例死亡,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死于并發嚴重的肺部感染。結論 對心力衰竭的內科患者,護理人員通過加強觀察、注意用藥、預防并發癥同時給予心理疏導的護理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心力衰竭;護理;并發癥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1]。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高血壓、冠心病發病率的上升,我國CHF的患病率正逐漸升高。筆者對51例心力衰竭患者進行了護理觀察,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江蘇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51例確診為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52~90歲,平均68.7歲。
入院后予以心電監護、吸氧,予以強心、利尿、擴張血管、抗凝等治療。
1.3.1 心理護理
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年老體弱、病程遷延,且反復發作,對治療信心不足,易形成性格孤僻,抑郁、悲觀、絕望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治療,更不利于愈后,護理人員應以整體護理的原則全面評估病情、心理以及家庭、社會等情況為著手點,對患者給予心理指導和安慰,多與患者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耐心向患者解釋治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反復介紹治愈病例,鼓勵患者并消除其恐慌心理,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2 基礎護理
使用心電監護儀嚴密監測患者的心電示波、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特別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及S-T段的改變,搶救初期每10min監測血壓1次,病情穩定后每20~30 min監測1次。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出入量記錄是判斷病情的一項重要依據,也是指導用藥的重要指標。嚴格控制給氧量和肌耗氧量,氧流量2~3 L/min,為減輕部分患者肺表面張力,應給予30%~50%酒精濕化的氧氣,并行血氣分析氧分壓達到正常指標為止[2]。患者常取半坐臥位或端坐位,兩腿下垂。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加強護理防墜床,按時翻身拍背,防止壓瘡發生。患者心功能Ⅱ級可以在醫護人員協助下做輕微床邊活動,不宜劇烈活動,以減少靜脈血栓和肺部感染的發生。
1.3.3 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給予低脂、低鹽、低熱量、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一般每日4~6次。限制鈉鹽攝入,輕度心衰者,每日可攝取2~3 mg(1 g食鹽約含390 mg鈉)。輕度心衰患者每日液體攝入量為1500 mL左右,夏季可稍增加,對于難治性心衰患者、稀釋性低鈉血癥、頑固性少尿性腎衰患者應嚴格控制液體攝入量,一般24 h不超過600~800 mL。囑患者多食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的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的發生,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1.3.4 用藥護理
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輸液速度,避免因輸液過多、過快引發的醫源性心力衰竭,值班護士應詳細記錄每小時及24 h尿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密切觀察藥物治療前后患者的心室率、持續時間、是否合并器質性心臟病、心功能狀態等。觀察因肝腎功能減退引發的藥物副反應。因此,在藥物治療前后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密監測血壓、心率、脈搏、呼吸及心電圖、精神狀況等動態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使患者得到進一步確診及合理的治療。
1.3.5 康復護理
心功能Ⅳ級的患者在床上輪流作單肢體的運動訓練。心功能Ⅱ、Ⅲ級的患者采用步行方式,以5O~100 m距離開始,時間2O~3O min,速率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速度為準。運動頻率從每周3次開始。當日運動后患者無不適癥狀、體征時,下次運動時增加5O~100 m。第2周開始可根據情況每周增加1次,最多不超過5次[3]。
1.3.6 預防護理
護士在為患者提供各種醫療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制度.避免醫源性感染及醫患之間交叉感染,做好室內空氣通風、消毒。對患者用的鼻導管和氧氣濕化瓶每天應進行消毒后再使用或者更換,每天更換濕化瓶內滅菌水。患者按時翻身拍背,避免墜積性肺炎發生,有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不暢,必要時電動吸痰,避免窒息發生。
本組51例患者給予積極治療,結合本文論述的護理干預內容,51例患者中49例癥狀緩解,1例死亡,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死于并發嚴重的肺部感染。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反復發作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的逐漸衰竭的臨床綜合征,好發于老年患者,由于病程較長且遷延反復、預后差的特點,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護理上要充分認識到患者的身心是一個有機整體,治療上除了重視身體健康外還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更要注意加強自身護理能力的提升,應熟悉和掌握心力衰竭的用藥原則、注意事項及配伍禁忌,護理操作規程要嚴格遵守。避免藥物副作用或者用藥不當的發生,確保患者順利治療,避免相關因素引起病情惡化。同時,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對于病情惡化者應進行靈活、及時、準確的急救措施。
[1] Minnesota SP,Lindenfeld JA. HFSA 2010 Comprehensive Heart Failure Practice Guideline.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10,16(6):476.
[2] 王麗萍,王麗姿,鐘克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調查與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4B):22-24.
[3] Mant J, Al-Mohammad A, Swain S, et al.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adults: synopsi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Guideline. Annals of InternalMe dicine,2011,155(4):252.
R541.6
B
ISSN.2096-2479.2017.37.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