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聊齋志異》海外傳播及其特點

2017-04-02 10:40:24

李 志 紅

(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山東淄博255130)

《聊齋志異》海外傳播及其特點

李 志 紅

(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山東淄博255130)

《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可以分兩種情況:一是在東方諸國的翻譯傳播,二是在西方諸國的翻譯傳播。通過梳理可以發現,《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呈以下特點:地理距離上呈近早遠晚;翻譯規模上呈現由單篇到多篇;內容上傾向于神魔怪及艷情;語言種類多但篇目少、形式單一。基于此,我們認為,在《聊齋志異》傳播策略設想上,應以聊齋中國風為突破口,抓文化元素,推進翻譯形式多樣化,真正實現《聊齋志異》在海外的廣泛傳播。

《聊齋志異》;海外傳播;傳播策略

《聊齋志異》(以下稱《聊齋》)作者蒲松齡先生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有人說,蒲松齡創作《聊齋》大約到中年已經基本結束。確實,他的“聊齋自序”在1679年完成。通過閱讀《聊齋》,我們知道,還有許多篇目寫于這一時間之后。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淄川苦旱,6月份又下暴雨,導致發生水災,《水災》篇理應寫于此后。《韓方篇》最后的異史氏曰,有這樣的字句“猶憶甲戌、乙亥之間”,甲戌、乙亥,應為康熙三十三、三十四年,即1694、1695年。可見,此篇成文在此時之后。以此看來,《聊齋》的自序,并不是寫于書稿全部完成后。因此,《聊齋》創作成書過程很有可能跨越了17世紀下半葉,及18世紀初。

蒲松齡是一位窮書生,直到他去世的1715年,依然不怎么富裕,當然也就沒錢出書。《聊齋》的傳頌,全靠手抄。生前,有人手抄,死后,更有人繼續手抄。直到1766年,在他去世后半個世紀,《聊齋》才得以刊印,是經趙起皋、鮑廷博根據手抄本編輯成16卷刊刻行世,這就是所謂的青柯亭本。20世紀60年代初,張友鶴根據發現的半部原稿在內的多種本子,整理出一部會校會注會評本,簡稱“三會本”。直到此時,《聊齋》的篇目才算囊括全面了。因此,我們認為,《聊齋》的篇目全部刊行,應該在20世紀60年代。也就是說,《聊齋》從蒲松齡全部完成創作的晚年,以及青柯亭本問世,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的全部刊行,中間經歷了兩個半世紀漫長的手抄及部分傳播階段。可以這么說,自《聊齋》誕生至今,在中國國土上產生了永久的魅力,且家喻戶曉。這樣的盛況,對作家來說,是最大的獎賞。可惜,蒲松齡先生無法親眼目睹后人對其作品的熱衷和追捧。我們認為,《聊齋》之所以備受國人青睞,不僅在于其繼承了中國歷史上神魔玄幻色彩一支浪漫主義創作風格,還在于其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每個國人內心世界的根深葉茂。我們常說,屬于文學欣賞中最高境界的“共鳴”,其實就是心靈與心靈的和諧共振。說到底,這都是文化心理的共通所致。

這是被馬瑞芳先生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蒲松齡《聊齋》在我國國內傳播過程中的大致際遇。那么,在國外呢?

在蒲松齡去世的18世紀初,青柯亭本問世的18世紀下半葉,西方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日本也已經是江戶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明治維新。這一時期,是世界人民交流日益廣泛且深刻的時期。即使在閉關鎖國的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還有一篇題為《外國人》的小說。

己已秋,嶺南從外洋飄一巨艘來。上有十一人,衣鳥羽,文采璀璨。自言,“呂宋國人。遇風覆舟,數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飄至大島得免。幾五年,日攫鳥蟲而食;夜伏石洞中,織羽為帆。忽又飄一舟至,櫓帆皆無,蓋亦海中碎于風者,于是附之將返。又被大風引至澳門。”巡撫題疏,送之還國。——《外國人》[1]478

在這篇小說中,蒲松齡主要描寫了這些人的逃難經歷,以及為什么身著奇異服裝。但他并沒有對這些人的長相、語言等多做描述。可見,清初的人們對外國人已有一定的辨識度,不會認為看到外國人是一件稀奇的事。呂宋國,大約在今天的菲律賓境內,是其境內的古國之一。

根據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及各種網絡資料,通過對《聊齋》在海外傳播的情況進行大致梳理后進行以下基本描述。

一、《聊齋志異》海外傳播狀況

(一)《聊齋志異》在東方諸國傳播

據前文分析,《聊齋》初步成書約在蒲松齡中年時期,即1679年左右,此以其“聊齋自序”為證。后來,經過作者不斷加工、擴充,到17世紀末,蒲松齡晚年時期,也依然有小說加入到《聊齋》這本大書中。蒲松齡去世后50多年的時間內,人們依然不斷在傳抄,足見《聊齋志異》的迷人程度。

我們知道,中國在漢、唐、元時期疆域廣大,明代的各種海事交流甚多。可以想見,在蒲松齡出生前,中國文化對周邊鄰國就已經有較大影響力。如今,日本、韓國的語言中依然存在漢字就是明證。所以,《聊齋》在中國競相傳抄的局面,影響到日韓,定在情理之中。

筆者通過對搜羅整理的各類信息進行分析發現,《聊齋》在東南亞各國的翻譯傳播大致呈如下局面。

第一,在日本的翻譯傳播狀況。中日兩國隔海相望,與中國文化交流較為頻繁。秦朝時期徐福帶領三千童男女東渡,到李唐王朝盛世的鑒真東渡,以及楊玉環最后死在日本的傳聞,可見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之巨。可以想見,在蒲松齡生活的清初時期,中國文化傳播到日本,并不算稀奇。我們知道,《聊齋》經歷幾十年傳抄后的1766年形成青柯亭本這個較為完善的本子,之后傳播到日本當屬情理之中。日本漢學家藤田佑賢認為是1784年被人們用海船運送到了日本后,便相繼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翻譯、改編和再創作[2]。據筆者搜集整理,有記載的除了神田民衛的《艷情異史》(1887),集中收錄《細柳》《王桂庵》《寄生》《恒娘》和《五通》五篇譯文,還有小金井君子于1890年翻譯了聊齋單篇作品《畫皮》,再有就是曾任日本駐清朝特使的矢野龍溪1903年邀請文學家國木田獨步將《竹青》《王桂庵》《石清虛》和《胡四娘》等幾篇譯為日文。其他查到的都是20世紀上半葉后段時期的翻譯本子,取名一般以“聊齋志異”命名,有的前面添加修飾語,諸如“和譯”“定本”“清代怪異小說”等等,但就篇目來說一般是十幾篇到幾十篇不等,并沒有全部翻譯出青柯亭本。在翻譯者方面,比較有影響的是柴田天馬、佐藤春夫、藤田佑賢等人。

日本山口大學教授阿部泰說:“早在明治時代,《聊齋志異》就已經被譯為日文廣為流傳。到二十世紀初,《聊齋志異》在日本得到進一步的普及,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著。”[3]

據我國學者吳九成的觀點,“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問世之后,立即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和喜愛。其翻譯版本在日本的昭和五年和嘉永七年期間就已出現”[4]41-44。清人鮑廷博在其擁有的最早日譯版聊齋的翻譯本(《艷情異史》)的題辭中曾作過這樣的形容:“‘傳抄何假十手給,快賭爭先一囊傾’,‘莫驚紙價無端貴,曾費漁洋十萬錢!’”[4]41-44

綜上,作為享有世界聲譽的《聊齋》,在日本的傳播較為廣泛,但就翻譯傳播的篇目數量來說,并沒有達到較為全面的地步。日本人閱讀的,只是《聊齋志異》的神魔玄幻色彩,或者再加那一點點的倫理色彩(這是由《畫皮》的傳播看出的,當然,在世界其他國家的傳播,許多都始于《畫皮》,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聊齋志異》的文化魅力來說,至今還沒有被日本人所關注,這也是其傳播篇目數量較少的原因之一。盡管就文化有諸多相近性來說,日本人更易接受《聊齋志異》的中國文化因素。

第二,《聊齋志異》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從我國周王朝時期開始計算,朝鮮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叫箕氏朝鮮,再到秦末漢初的衛氏朝鮮,后來漢至清末,朝鮮基本上屬于中國的屬國,直到《馬關條約》簽訂,中國承認朝鮮獨立結束。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朝鮮半島的文化與中國文化基本屬于一脈相承。所以,我們查到的各類朝鮮語的《聊齋志異》翻譯版本,都是20世紀下半葉以后的事情,且翻譯的篇目都較多、較全面,最多的達到435篇。

韓國高麗大學教授崔溶澈認為,《聊齋志異》在18世紀中葉就流傳到了朝鮮半島。韓國的聊齋學研究興盛于20世紀80年代之后,主要集中在碩士、博士論文以及學術雜志上,研究隊伍目前已達數十人[3]。

可見,《聊齋志異》在朝鮮半島的翻譯傳播,由于文化傳統的共通性,甚至語言障礙的不存在(因為我國東北地區存在大量的朝鮮族人,他們與朝鮮半島的朝鮮種族生活習慣、民族習俗及語言完全相同),使得這部短篇小說集在朝鮮半島傳播范圍廣泛,篇目數量巨大,甚至已經到了研究層面,且研究人數較為可觀。從這一角度看,《聊齋志異》在朝鮮半島有如此良好的傳播局面,得益于文化共通性。

第三,《聊齋志異》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傳播。中國與世界交流,最初依靠的是陸地“絲綢之路”,是亞歐連接線,后來隨著海運事業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也建立起來。海上“絲綢之路”連接的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甚至非洲。所以,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往來已久。東南亞各國與中國有諸多相似之處,諸如國民生活仰賴農耕以及精神上信仰佛教等,都使得許多中國人很早都下南洋,到東南亞各國生活。所以,我們所知道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泰國前總理他信和英拉等都是華裔,不足為奇。《聊齋志異》青柯亭本問世于18世紀中葉,而據吳九成考證“《聊齋志異》傳人越南的時間,約在十八世紀末或十九世紀初”[4]41-44,應屬情理之中。

根據我們整理發現,《聊齋志異》在越南出現較多的翻譯版本,應該是20世紀初的事情。這些譯本基本都屬于選譯性質,所譯篇目也就十幾至幾十篇,并且諸多譯者喜歡以其中的一篇小說作為《聊齋志異》選譯本的命名,諸如《紅玉》《霍女》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越南著名漢學家散陀的選譯本《聊齋》出版于1937年,書中包括18篇小說譯文,書前附譯者的長篇序言,可代表越南學術界研究《聊齋》的水平,此譯本在越南產生了廣泛影響。由于散陀一生不得志,其遭遇與蒲松齡近似,對蒲松齡創作《聊齋》的社會背景及思想基礎理解深透,故其譯文準確而傳神。散陀在他的譯本序言中還采用比較研究法對蒲松齡的《聊齋》與越南著名詩人阮攸的長詩《金云翹傳》作了比較論述,這是難能可貴的。

《聊齋志異》在其他東南亞各國的傳播相對較晚,屬于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事情,這大概是政治上建交之后的行為。

我們認為,《聊齋志異》在越南能有較早且較為廣泛的傳播,與兩國國土相連、交流密切,關鍵是文化思想上的共通有較大關系。

依筆者來看,《聊齋志異》在日韓及越南傳播的盛況空前:一方面除了受蒲松齡本人的創作才華的影響外;另一方面,與這些國家在文化上與中國有相通性密切相關。因此,就《聊齋志異》在東方各國的傳播經驗總結來看,一方面得益于小說的玄幻神魔色彩,“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大約就是這樣;另一方面得益于這些國家國民文化心理上與中國的近似性,使得他們喜歡聊齋小說所營造的花妖狐魅的人情世界。

(二)《聊齋志異》在西方諸國的傳播

通過搜集整理《聊齋志異》在西方諸國的各類翻譯,我們發現,早期翻譯聊齋小說的是英國人郭實臘,時間是鴉片戰爭后的1842年。很顯然,《聊齋志異》的青柯亭本成書于1766年,但西方人了解《聊齋志異》是從鴉片戰爭后其入侵中國領土開始的。我們知道,早在秦漢時期的陸地絲綢之路,打通的是中國與西亞各國甚至是歐洲的關聯,中國流入西域及歐洲的是絲綢、瓷器、茶以及各類生活習慣。到清朝統治時期,滿清政府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其很少像以往朝代那樣與世界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當然,這也就最終造成了中國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的失利;同時,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用槍炮打開。所以,我們說如果《聊齋志異》在東方諸國的傳播是基于自然文化意義上的傳播,那么其在西方諸國的傳播則完全是被動的。

1.《聊齋志異》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西方世界翻譯《聊齋志異》的翻譯家都是著名漢學家,他們早期的單篇譯作大多收入譯著中或發表在報刊雜志上。1842年郭實臘掀開《聊齋志異》向英語世界譯介的序幕,便不斷有人對神秘有趣的《聊齋志異》感興趣。美國外交官、著名漢學家衛三畏1848年編著的《中國總論》中就收錄了他本人翻譯的《種梨》《罵鴨》;英國外交官、漢學家梅輝立也是較早發表《聊齋志異》單篇英譯文的學者,其譯《酒友》載于1867年香港版雜志《中日問題解答》第一期;英國領事官、漢學家阿連壁以《聊齋志異選》為總題譯出18篇故事,連載于19世紀70年代香港版《中國評論》。可以看出,英國人翻譯《聊齋志異》得益于地緣政治因素,香港自鴉片戰爭以來一直是英屬。甚至連美國人翻譯聊齋,也借助香港這一特殊的地方。因為,這些漢學家翻譯《聊齋志異》的諸多篇章,無一例外地都發表在了香港的雜志上。

最著名的《聊齋志異》英譯家是英國漢學家翟理思,他翻譯的《聊齋志異選》分上下兩卷共164篇,堪稱巨著。重要的一點是,他采用的本子是但明倫評本,則是著名的聊齋評本。翟理思在其這本翻譯著作(1908年修訂版)的序言中說:“《聊齋志異》中保存了一些可窺見蒲松齡生平事跡的資料,……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正如說英語的社會流行的《天方夜譚》一樣,兩個世紀以來,它在中國社會廣泛流傳,為人們所熟知。”[5]149-158“蒲松齡的作品發展并豐富了中國諷刺文學,在西方只有卡萊爾的風格可與蒲氏相比”[5]149-158。托馬斯·卡萊爾是英國作家、評論家、歷史學家,其以唯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反對貧富不均,他著作豐富且對英國社會表現出敏銳的洞察力。翟理思將蒲松齡與卡萊爾相比,可見他對蒲松齡《聊齋志異》小說意蘊的深刻理解。

《聊齋志異》的英譯本還有幾個問題是應該關注的。其一是荷蘭漢學家哥羅特在其六卷本《中國的宗教制度》中收錄10篇與宗教有關的聊齋故事,這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觀照《聊齋志異》的結果;其二是1946年出版的華裔漢學家鄺如絲英譯本《聊齋志異》,收錄了《阿寶》《蓮香》等40篇,其中附錄許多木刻插圖,極富中國情味;其三是我國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合譯的《聊齋故事選》收錄17篇,本書1981年出版,二位先生能抓住聊齋的神韻和意境,獨得蒲松齡的精神和心靈精髓,為有中國韻味的聊齋故事在英語世界傳播打下了堅實基礎。

2.其在俄語及相關語系的翻譯傳播。據我們搜集到的資料,第一個介紹聊齋單篇故事給俄國讀者的是莫納斯迪列夫,其翻譯的《水莽草》發表在《國聞》雜志1878年第195期。然后是拉脫維亞文的《聊齋志異》單篇譯作,譯者為彼得·施米特,譯作《阿寶》和《水莽草》,分別發表于1894年和1897年。編輯成冊者,最早當屬1883年瓦里耶夫在《中國文選》中選譯的《阿寶》等5篇。之后是前蘇聯科學院院士阿列克謝耶夫的一系列聊齋故事的譯本,包括1922年《狐媚集》(29篇),1923年的《僧術集》(40篇),1928年的《奇異集》(21篇),1937年的《異人集》(62篇)。阿列克謝耶夫院士是一個中國通,對司空圖《詩品》及中國古典散文都有深厚研究,由他翻譯聊齋故事,且按題材分成不同的類別進行翻譯整理,對《聊齋志異》在蘇聯各地擴大影響起到了積極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至蘇聯解體前后,《聊齋志異》在俄語及相關語系的翻譯版本也出現了很多。這一良好局面的取得,得益于中蘇建交及良好的鄰里關系所致。仔細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1950年的安德里斯·伊欣版、1957年的費德林版,還是1977年里任尼夫斯基版,1973及1983年的艾德林翻譯編選的各版,都離不開阿列克謝耶夫院士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翻譯出版的各類《聊齋志異》的選譯本,都是從阿列克謝耶夫這里轉譯的,轉譯成當時蘇聯的其他各民族文字。

基于此,我們應該感謝阿列克謝耶夫院士對《聊齋志異》在俄語及其相關語系傳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他的翻譯影響了以俄羅斯為首的前蘇聯各獨聯體人民對《聊齋》的認知,60年來,他的譯作鼓勵并引導了許多翻譯家譯介《聊齋》。直到1980年,我們還應該關注一個人,那就是俄羅斯著名漢學家李福清,他編選并作序文及注釋的《聊齋志異》選譯本40篇,由契勒科完成翻譯。李福清是當前在俄語世界翻譯并研究聊齋的第一人。

3.《聊齋志異》在法語等其他歐洲語國家的傳播。法譯文《聊齋志異》最早發表的也是單篇,當屬法國領事官、漢學家于雅樂(中文名)翻譯的《種梨》,發表于巴黎版《亞洲雜志》1880年第117期。接下來就是選譯本。較早的是中國駐巴黎公使館的總兵銜軍事參贊陳季同將軍編譯的《中國故事集》,收錄26篇,1889年在巴黎出版。接下來是法國耶穌會神父、漢學家戴遂良編譯的《漢語入門》第五卷,收數十篇聊齋譯本,這是為法國人學習漢語編寫的法漢對照課本,1895年出版。20世紀上半葉,比較著名的是1923年阿爾方編譯的《中國短篇小說集》(16篇)、1925年路易·拉盧瓦的《魔怪集:蒲松齡小說選》(20篇)、1940年皮艾爾·道丹《中國故事集:聊齋志異選》(50 篇)。

德文翻譯方面,最早的當屬德國著名漢學家顧維廉(中文名)編的《中國文學史》(收有《紅玉》),1902年出版,屬于單篇進入著作。然后是德國語言學家、翻譯家馬丁·布貝爾的譯本《中國鬼神愛情故事選》(16篇),1911年初版,1927年再版;德國漢學家衛禮賢 (中文名)編譯的《中國神奇故事集》(16篇),1914年出版;埃里希·施米特的譯本《聊齋志異》(25篇),1925年出版。

關于歐洲其他語種的翻譯版本,我們可以做一大致羅列:狄·朱拉《中國故事集》(99篇),意大利語,1926年出版;庫爾特·伍爾夫選譯的《聊齋志異選:20個神奇故事》,丹麥語,1937年出版;雅羅斯拉夫·普實克選譯的《命運之六道的故事》(51 篇),捷克語,1955年出版;杜施·茲比科夫斯基及其他翻譯家合作的選譯本《聊齋志異》(18篇),波蘭語,1961年出版;東妮·拉迪安譯注的《選譯本《黃英》(15篇),羅馬尼亞語,1966年出版;波拉·別麗巴諾娃的選譯本《龍》(36篇),保加利亞語,出版時間不詳。

綜上,《聊齋志異》在西方各國的傳播,英語翻譯相對較早,源于鴉片戰爭中英國最早獲利,獲得了香港的管理和統治權,也為其較早了解中國文化打下了基礎;次之是以俄羅斯為首的俄語及相關語系,主要源于地緣接近,以及一些重要漢學家的努力;再次是以法國、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當然,《聊齋志異》在西方諸國大面積傳播應該始于19世紀下半葉,即比青柯亭本在中國國土出現又晚了一個世紀。筆者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地理距離較遠、文化差距大、語言隔閡深等。

二、《聊齋志異》海外傳播特點

(一)從地理距離上看——近早遠晚

這一特點,在我們從東南亞地區的《聊齋》傳播情形來看較為明顯。日本、韓國接觸到聊齋故事,在青柯亭本產生后的二十年之內。即使是語言不通的俄羅斯,也在1878年有了第一篇《聊齋志異》的翻譯文章,相較其他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較早。因為大多數西方國家接觸《聊齋志異》都是20世紀初的事,英、法兩國除外。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通訊院士李福清說:“自從1878年發表《聊齋志異》的第一篇譯作以來,已出版有關蒲氏作品俄譯本29種,論述蒲氏的文章22種。三代漢學家中每一代都產生了著名的蒲研學人。蒲研成績在俄國漢學史上可謂蔚為壯觀。”[3]

我們說,地理空間距離的拉近,為《聊齋志異》的傳播帶來了便利,這很好理解。因為,這種地理距離的近便,容易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在文化上的隔閡稍微輕些。這就是耳濡目染的魅力。就像為什么蒙古族統一中國的元朝,滿族統一中國的清朝,都在統一后不久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化。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流,就像水與水之間的溝通,時間久了,總是朝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發展。更何況,中國歷史上還曾出現極為強大的漢、唐,及疆域廣大的元。這些朝代擁有的疆土,囊括了許多在今天意義上的外國。也就是說,就中國鄰國來講,在過去的若干年以來已經烙上了中國文化的影子。

基于此,我們所認為的地理距離的近便帶來了《聊齋志異》傳播的方便,倒不如理解為文化上的相融和共通,為《聊齋志異》在鄰國的傳播帶來了便利。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么《聊齋志異》在英法兩國傳播的時間較早的問題。英法為老牌帝國主義,他們的輪船、大炮在世界上所向披靡。18世紀、19世紀正是這些國家疆土不斷擴張的重要時期,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這些國家的殖民地。中國香港在鴉片戰爭之后就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之后八國聯軍侵華,再后來諸國列強在中國建立的各種租界地,都屬于這種情況。一直到今天,我們看到在遠離他們國土的許多海上的島嶼,依然在這些國家的統治之下。試想,除了堅船利炮為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進駐其他國家奠定基礎外,還應該有一點,就是要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中國有句諺語,“入鄉隨俗”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英法為了進入中國,勢必要了解當時在中國影響很是廣泛的《聊齋志異》。那么,《聊齋志異》進入相關人員的翻譯視野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于《聊齋志異》較早在英法傳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能忽略,就是此時期從英法興起并迅速蔓延開來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這一時期是歐洲社會個性精神極大釋放的時期,這種精神釋放,就是表現自我。因為,當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使得人們沉迷在自由競爭的世界不能自拔,這與之前的啟蒙思想形成巨大反差,便導致了個人思想的動蕩。他們在打破舊傳統、否定舊制度的過程中,追求展現自我的所謂自由、平等、博愛精神,強調個人主觀精神的重要性,高舉個人主義的大旗,批判一切阻擋他們前進的思想意識。我們說,任何一個時代,思想意識的改變一定會帶來文學創作思想的隨時更新。歐洲社會的18世紀、19世紀,正是人們欣賞并肯定屬于個人的一切的時期。因此,在文學創作的表現形式上,他們依據主觀感情的邏輯和表現理想的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夸張、虛構、變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現性的藝術手段,大膽幻想、構思奇特、手法夸張。他們不再關注生活的細節和真實,而是致力于表現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用雄奇瑰偉的浪漫氣勢和五彩的筆觸,給人們描繪并創造出了他們理想中的藝術世界。簡單地來說,那一時期的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就是在作家感情和理想的強烈作用下,他們大膽地、人為地創造出虛構的甚至是變形的意象、人物或環境,按照理想中的生活應有的樣式,按照其主觀的感情邏輯去想象和創造藝術世界。這是18、19世紀的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帶給人們的思想和情感變化,并且,這一現象直接影響了歐洲人的審美精神以及作家的創作風格,浪漫主義文學便應運而生。

就中國來說,在明朝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人們的思想也出現了較為自由的局面。明朝小說的代表作《金瓶梅》,出現了我們今天看來依然算是驚世駭俗的描寫便不足為奇。確實是時代使然,時代的文化氛圍使然。可是到了清朝,中國又恢復到了對人進行無情禁錮的封建社會。蒲松齡則是這個社會的異數。他好讀書求功名,卻一無所獲。他本該在這個禁錮人的社會里,中規中矩地生活一輩子。事實上,表面的蒲松齡是這么做的,他一邊讀書,一邊或做幕僚,或做教書先生,然后就是不斷地參加科舉考試。可就是他這樣一個努力讀書、醉心科舉的舉子,依然是無望于考取功名、飛黃騰達。他在其《聊齋志異》自序中明確表明,這是自己的憂憤之作。“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然矣”[1]自序。是的,就是在世界把蒲松齡的門堵死之后,他找到了一扇表達自己情感的窗口。于是,他的想象力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方朔《搜神記》的引領下,走向了描寫另外一個世界的道路,一去不復返。花妖狐魅,只為描寫其思想和情感的真實。也就是說,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表面是現實主義的創作,但又有浪漫主義的創作,這也正好契合了英法的浪漫主義思潮。

綜上,《聊齋志異》能夠較早在英、法世界傳播,歸根結底還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共通所致。

(二)從翻譯規模上看——由單篇到多篇

這樣的翻譯,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特征。我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由少及多。我們統計了一下最先翻譯的單篇:《畫皮》(日語),《種梨》《罵鴨》《酒友》是英語的,《種梨》(法語),《阿寶》《水蟒草》(俄語),《紅玉》(德語)。

分析這些最早傳播至海外的單篇聊齋小說,我們發現,岳麓書社版的《聊齋志異》中,這些篇目的位置大多為較靠前。其中,《種梨》《畫皮》在卷一,《水蟒草》《酒友》《阿寶》《紅玉》在卷二,只有《罵鴨》較為靠后,在卷五。可以想見,《聊齋志異》在起初的海外傳播過程中,翻譯者能夠全部閱讀,或者閱讀較多的情況應該比較少見。翻譯者的介紹,并不是在掌握全部的聊齋小說后才進行的精選。也就是說,在《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早期,盡管有零星的單篇翻譯,但情況并不令人樂觀。

另外,我們還發現,首先傳入國外的聊齋小說,并不完全都是在國內享有盛譽的篇目。這幾篇中,只有《畫皮》《阿寶》《紅玉》在國內名聲較大,其余幾篇即使在國內,知道并了解故事內容的讀者也相對較少,或者可以稱得上少得多。那是什么原因呢?

蒲松齡創作《畫皮》,大約屬于一個倫理故事,在《聊齋志異》十二卷的第一卷。講述了一個妻子是怎樣對丈夫不離不棄的事情,盡管這個丈夫背叛了妻子。篇末,蒲松齡用“異史氏曰”的方式,表達了他的看法:“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1]35盡管,從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妻子的愚忠,以及女鬼追求的慘烈。眾所周知,日本女人對丈夫及家庭的全心付出世界聞名。《畫皮》的翻譯當然符合日本的文化內涵。

《種梨》的奇異程度,筆者以為,有今天魔術的奇幻味道;《罵鴨》則是具有諷刺效果的小喜劇;《酒友》講述的則是好朋友(異類)幫忙的故事;《阿寶》講的是一個男人因愛成癡,最后贏得了女方青睞的故事;《水蟒草》是一個被鬼害成鬼又舍己救人的美好的溫情故事;《紅玉》講的是一個俠義的女狐紅玉的故事。

可以看出,在《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過程中,那些與他國文化較相融合,或者是具有普遍價值觀的小說,容易引起翻譯者的共鳴,并進行下一步的翻譯和引薦。

(三)從內容傾向上看——神魔怪及艷情

從最早翻譯到世界各國的單篇聊齋小說看,這些故事的基本內涵,除了與他國文化相契合外,在內容表現上,幾乎都可以歸結為神魔怪加艷情。

即使到20世紀,《聊齋志異》的翻譯篇目甚至結集成冊。不過,這些結集成冊的聊齋故事,除了還叫《聊齋志異》外,還有一些其他命名。

日韓英及其他語種版的翻譯,基本還是沿用《聊齋志異》的命名。另外,法語版、德語版、意大利語版的翻譯多以“中國”命名——中國故事集、中國短篇小說集、中國鬼神愛情故事選、中國神奇故事選、中國故事集:聊齋志異選,也有以“蒲松齡”命名——《魔怪集:蒲松齡小說選》《蒲松齡:聊齋志異選》。分析這些別樣的命名,用“中國”來限定,顯然是應對這些國家大多數人對東方古國的好奇而設計。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很簡單的意思,就是表達故事發源地。以 “蒲松齡”來命名的,彰顯了西方文化中對個人的重視。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吉爾吉斯更是用了他們認為最有代表性的篇章作為翻譯集的名字,比如《黃英》《龍》《褚遂良的新生》等。這是常用的短篇小說集命名方法,并不奇特。奇特的是,這些國家選擇的代表性篇目,并不是我國讀者心目中精髓篇目,甚至少有人知曉。仔細閱讀這三則小說,《黃英》描述的是神奇的菊花娘子;《龍》是中國傳說中最神奇的獸,小說盡管簡短,卻寫出了龍的奇特;《褚遂良的新生》屬于奇怪的女狐報恩故事。我們知道,龍是中國獨有的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神獸,代表了中國特色。菊花,屬于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被我國文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在東晉,陶淵明詩句中即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漢年間,重陽節、九月九,三五相約,賞菊花、飲菊酒、賦菊詩等這一重陽節民俗業已初步形成。黃巢《不第后賦菊》有“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寫出了菊花的魅力。另外,菊花是中國傳統的常用中藥材之一,主要以頭狀花序供藥用,其味甘苦,性微寒,有多種藥理作用,還可以做茶飲。可見,用《黃英》為題,依然凸顯的是中國氣質。

還有一些譯本,直接采用了別樣的名稱。比如捷克文版的翻譯叫《命運之六道的故事》,俄語系列的叫《狐媚集》《僧術集》《奇異集》《異人集》等。這樣的命名方式,基本走向神魔怪以及艷情。

綜上,從《聊齋》國外傳播的小說內容看,人們傾向的依然是聊齋故事里面的神魔怪以及艷情故事,并且那些明顯帶有中國氣質的故事,格外會引起他們的關注。當然,他們眼中的中國氣質,更多是那些傳奇色彩的東西,是想象中的中國,不是真實的中國。因為,《聊齋》故事里面那些現實色彩濃厚的小說,并沒有引起他們的更多關注。

(四)語言種類多,但篇數少、形式單一

就中國古典小說領域來看,“目前《聊齋志異》外文譯本的語種共有二十多種,包括英、法、德、意、西、俄、日、韓、越等。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聊齋志異》是擁有外文翻譯語種最多的一部小說。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外文版本最多的一部,達近百種”[6]。這是蒲學研究專家馬瑞芳先生于2001年4月21日在蒲松齡故里參加第二屆國際聊齋學術討論會時提出的。可見,《聊齋志異》在世界范圍內認可度較高。最起碼,人們都知道有這樣一部來自中國的奇書——《聊齋志異》。

通過前面的介紹和分析,我們也知道,《聊齋志異》的外文傳播盡管種類繁多,但翻譯介紹的篇數并不是全部,幾篇、幾十篇的居多。從翻譯形式上來看,大多數只是文字翻譯,個別配插圖,有的輔以漫畫或木刻圖。

筆者認為,《聊齋志異》的翻譯語種多,說明世界人民對聊齋的認可度和知名度。但是,翻譯的篇數少、形式單一,則表明了世界并不是真正懂聊齋、理解聊齋。這也就促使《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只停留在表面層次,還沒有讓人們深入骨髓地認識聊齋、喜歡聊齋、懂得聊齋。

由此看來,《聊齋志異》是一部潛在的可以吸引世界人民眼光的短篇小說集,只是在翻譯時并沒有或很少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所以才只有較少篇目被世界人民領略其魅力。其實,就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聊齋志異》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翻譯介紹到海外的篇目,有許多都不是我們國人眼中傳統意義上的喜聞樂見的篇目。可見,《聊齋志異》還有巨大的海外傳播空間。

三、《聊齋志異》海外傳播策略設想

根據上文分析,《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特色呈現出地理距離上的近早遠晚,規模上的由單到多,內容上傾向神魔怪和艷情,翻譯語種多但形式單一等特點。另外,我們還看到,同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聊齋志異》與《紅樓夢》相比,《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的可辨識度還遠遠不及《紅樓夢》。筆者認為,原因就在于《聊齋志異》在翻譯傳播時,還沒有關注傳播策略。

魯迅先生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傳播規律來說,理應如此。但是,單從《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情況來看,大多數的翻譯篇目,并不是特別具有中國氣質的篇目。可以看出,那些神魔怪及艷情小說比較受到翻譯者的青睞,很顯然,翻譯者把這些理解成了他們眼中的中國氣質。這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并符合他們大多數人理解的中國氣質。可見,在《聊齋志異》的翻譯傳播上,我們需要一個更有效的橋梁,讓世人理解真正的中國,真正的中國人的思想。最近,因為周杰倫歌聲傳遍世界各地,“中國風”悄然走紅。《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是一位傳統的中國文人。他創作的《聊齋志異》,文字典雅,語調抑揚頓挫,意境優美,表達的倫理情感非常富有那一時代的中國情調。在翻譯時如能關注翻譯語言、語調的使用,關注意境的表達,關注小說主人公的倫理情感或官場情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譯文世界。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聊齋志異》海外傳播策略的設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如何實現其文化橋梁作用的相關思考;二是《聊齋志異》如何融入海外各民族的文化視野,成為其文化的一部分;三是《聊齋志異》的文本解讀如何更充滿中國意味和中國感受;四是《聊齋志異》的文本翻譯和裝幀如何更具中國特色和中國美感;五是《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形式多樣化探索,諸如翻譯作品之外的電影、電視劇、話劇等,以及翻譯作品的形式多樣化等。

關于以上這些策略構想,筆者將在其他文章中做相關闡述。

[1]蒲松齡.聊齋志異[M].長沙:岳麓書社,2002.

[2]王麗娜. 世界文庫之瑰寶:《聊齋志異》在國外[EB/OL].( 2005-07-28)[2016-10-17].http://www.zbsq.gov.cn/puwenhua/puxue/200507/6525.html.

[3]佚名.《聊齋志異》風靡國外被譽為最好的小說[EB/OL].(2013-05-10)[2016-10-17].http://liaozhai.yanxiang.org/liaozhai/lzzyzgw/201305/html.

[4]吳九成.聊齋志異在海外臺港[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8, (3).

[5]王麗娜.《聊齋志異》的民族語文版本和外文譯本[J].文學遺產,1998, (1).

[6]董學清.《聊齋志異》是擁有外文翻譯語種最多的一部中國古典小說[EB/OL].(2001-04-22)[2016-10-17].http://news.sohu.com/06/01/news144910106.shtml.

(責任編輯 魯守博)

2016-05-07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聊齋志異》的‘中國風’與海外傳播研究”(J16WC09)。

李志紅,女,山東淄博人,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教授。

I207.419

A

1672-0040(2017)02-0048-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香蕉精品在线| 尤物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国产91在线|日本|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 国产高清不卡|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日韩性网站|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九九九国产|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久久a级片|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www.狠狠|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97se亚洲综合不卡|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首页|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色综合五月|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乱强伦|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色视频网站| 色综合国产| 嫩草在线视频|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综合色亚洲| 97狠狠操|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