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荊州434020)
電子政務的法律現狀及解決路徑探討
何坤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荊州434020)
在電子政務的開展過程中,一方面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亟待解決。所以,文章重點研究了電子政府的法律現狀,從法律的層面來分析當前電子政府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路徑和方法,希望可以為今后的電子政務工作帶來參考和借鑒。
電子政務;法律現狀;解決路徑
19世紀中期以來,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將人類社會帶進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時代。世界各國欲抓住信息技術革命突飛猛進的機遇,搶占科技和經濟的制高點,紛紛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并通過構建電子政府提高國家競爭力,迎接信息技術和信息社會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電子政務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有必要從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實際情況從發,分析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提出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以不斷加快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高效有序地發展。在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中主要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
(1)對電子政務的認識不足。①只是將電子政務簡單的理解為計算機化,將實際的工作與電子政務之間割裂,并且對于相關配套軟件的使用以及電子政務辦事流程沒有足夠的認識,使電子政務系統成為一種簡單的擺設,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②將電子政務與政府聯網簡單劃等號,簡單的認為將政府的相關規定以及條例等網絡化即可,并沒有實現政府系統與網絡化服務的緊密結合;③部分政府工作人員由于擔心電子政務的推廣會對自身利益帶來威脅,因此產生抵觸情緒;④由于在我國政府機關的較長時間內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作風,這些不良作用勢必會對電子政務的實施帶來阻礙。
(2)電子政務的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整體規劃和標準。我國的電子政務在實施過程中并未形成統一的規劃,而已經建成的電子政務系統也存在著嚴重的不統一問題,使跨區域、跨部門之間的電子政務溝通變得十分艱難。尤其是在政府網站的建設方面,由于大部分部門對于自身的職能認識不清,導致門戶網站的建設人性化不足,并且網絡建設過程中缺乏統一的部署和規劃,導致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出現大量信息重復建設等問題。
(3)配套法律法規嚴重不足。電子政務的建設和落實過程中,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十分關鍵,同時也是保障電子政務順利實施的基礎。這主要是由于在電子政務的建設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大量的法律相關問題,其中會涉及到政府信息公開的合法性、政府資源管理、網絡交易以及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等諸多方面。
(1)以法制促進電子政務信息開放、共享轉變政府觀念。通過法律的制定促進政府觀念的轉變。政府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傾向或觀念陳舊,意識不到政府信息公開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且主觀上不愿意公開信息。通過立法,督促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促進政府與個人信息互動,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打破政府行政機關上下級縱向與部門之間的橫向界限,使其更加扁平化,提高政府內外溝通的效率,及時有效地傳達各項政策方針,提高行政運行效能。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系統性、完整性、針對性,以便于政府可以真正接受人民的監督,實現政務的公正公平。
(2)以法制克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開放、共享過程中對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侵犯。電子政務信息數據的所有者是政府。但是,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個人信息屬于個人隱私,政府除特殊情況外如涉及國家安全等,不能侵犯個人隱私權信息進行篡改或公開。一個典型的侵犯個人隱私權的例子著名的“斯諾登”事件,美國嚴重侵犯全球民眾隱私以及互聯網自由,此事件也表明公眾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強烈意愿。因此,應出臺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的相關國家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權。目前,我國關于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的法律也嚴重匱乏。隨著電子政務的開放與共享,結合國外立法的經驗,針對電子政務系統開放與共享中個人數據信息隱私權的保護,可以制定一部專門的、系統的、全面的《個人電子數據信息隱私保護法》。同時,如果個人信息隱私被侵權或泄露等違法問題,我國應建立健全的救濟制度,暢通救濟途徑,可以在《行政法》和《行政復議法中》增加公民對個人隱私權被侵權時有申請復議、向法院起訴的權利;在《國家賠償法》中規定的國家賠償責任。
(3)以法制促進電子政務開放、共享安全。信息開放共享與信息安全本質上就是相互矛盾的,信息越開放共享,就越容易導致信息安全泄漏的問題。電子政務均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開放共享,面臨的最大安全問題是網絡信息安全。由于網絡信息本身開放與共享的屬性,互聯網上存在著大量針對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的網絡犯罪,可能侵入電子政務后臺數據庫對數據進行非法竊取,刪除損毀、篡改;侵犯知識產權,竊取、泄露國家秘密情報和軍事秘密。另外,在電子政務利用信息技術來傳輸數據過程中,傳輸的政務數據也可能涉密或涉及個人隱私一旦丟失,政府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或陷入危機。目前,主要通過信息化技術與相關電子政務法律保障電子政務的安全。如數據加密傳輸技術等信息化技術保障電子政務,而通過法律保障電子政務安全才是根本。通過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從根本上對電子政務安全加以保障,形成全國人民及各級政府共同遵守的根本。在我國《刑法》第285條、第286條、第287條規定均適用于電子政務領域,針對信息安全所作的規定,完全適用于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保障。法律保障引導人們健康地利用電子政務平臺,參與到以人為本的政府管理中去。
電子政務共享需要加快法規制度建設,修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探索數據開放、安全等相關制度,保障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使用、開放的管理過程,促進政府數據在保密安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最大程度地開放與共享。制定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辦法,建立政府部門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和共享復用制度。研究推動網上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工作,界定個人信息采集應用的范圍和方式,明確相關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加強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管理和懲戒。推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基礎信息網絡和關鍵行業領域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保障網絡數據安全,研究推動數據資源權益的相關立法工作。
綜上所述,做好電子政府工作,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法律實際,確保電子政務在構建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在法律的應用過程中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才能夠進一步提升電子政務體系的使用效果。
[1]蘇竣,孫國峰,柏杰.“電子政府”的內涵和架構[J].科研管理,2016,22(6):21-27.
[2]張德平.論電子政府建設對中國政府改革的影響[J].中國軟科學,2016,(4):66-70.
On the Legal Status and Solution of E-government
HE Ku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0,China)
The process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on the one hand,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level;on the other hand,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refore,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legal status of e-government,analyzes the current e-government issues from the legal level,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path and method,hoping for future e-government work to bring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e-government;legal status;solution path
D922.1
A
2095-980X(2017)03-0105-01
2017-03-08
何坤(1995-),男,湖北隨州人,主要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