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輝
(仁壽縣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四川仁壽620500)
農機農藝結合技術在秸稈還田的應用
郭俊輝
(仁壽縣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四川仁壽620500)
秸稈還田是現代農業中比較廣泛的一種做法,目的是更好地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來年作物收成。文章將重點討論秸稈還田中用到的農機農藝技術,以及當前農業中應用農機技術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幾點改進措施。
農機;農藝;結合技術;秸稈還田
(1)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育土壤肥力。秸稈中含有豐富的常量元素,比如氮、磷、鉀、鈣、鎂等,秋天收割之后,農民一般將秸稈碼成數堆,堆放在地里,這樣長期積壓方便秸稈中的微生物無氧呼吸,進而分解出有機酸。經過一個冬天的積壓,秸稈完全被分解,有機物都進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也培育了土壤的肥力。
(2)改善土壤環境,改造中低產田。秸稈分解后釋放的有機物可以增加土壤中各種酶的活性,進而促進微生物的生長。比如固氮菌,秸稈還田使得它的固氮能力增加,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各種常量元素的增加還使土壤中的酸堿度以及養分結構趨于平衡,可以有效解決重茬問題,為第二年作物的栽培增加了選擇性。此外,秸稈還田在各種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下,可以降低土壤密度,方便土壤通風透氣。即便經歷過一個嚴冬,土壤深處也不至于太過堅硬而無法栽培作物。
(3)減少化肥施用量,節約生產成本。秸稈中含有豐富的常量元素,經過分解之后可以進入土壤中,改善土壤肥力。在第二年開春播種的時候,土壤中已經有了豐厚的肥料,不用再施化學肥了。秸稈屬于天然的有機肥料,相比化學肥料,既綠色環保又來源廣泛,很大程度地節約了農民的生產成本。
(4)實現了秸稈資源化利用,優化了環境。以前人們不知道秸稈的循環用法,就把秸稈都清理掉或者直接焚燒。焚燒秸稈有許多的不好之處,諸如燒死土壤中微生物,破壞土壤結構;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污染大氣,使空氣可見度降低,污染指數飆升等等。而秸稈還田卻巧妙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實現了秸稈資源化利用,同時也優化了環境。
(1)農機配套設施。不論是稻麥還是水稻收割都要采用帶有切碎裝置的收割機,這是秸稈還田的重要保證。此外還要配合重型五鏵梨、旋耕機、驅動耙一起使用,一次性完成耕翻,埋草、碎土、覆蓋等操作。配合上這兩種機器之后,農機不僅可以將秸稈切碎后噴撒于地表,還可以選擇直接用機器挖溝,然后撒進去碎秸稈,最后覆上一層薄土。使用農機可以提高秸稈還田的效率,極大地減輕了人的負擔。
(2)農藝配套措施。針對不同的作物,秸稈還田的農藝技術一般不一樣,但是大同小異,這里以麥田配套農藝措施為例。第一步:加強管理。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要防止倒伏,為了農機收割的時候可以留高茬做準備。第二步:肥料運籌。施足基肥,以復合肥加尿素為佳。然后在高峰苗過后,葉色變淡,第一時間定長時,每667m2施尿素10kg。第三步:鎮壓。播種的時候要用鎮壓磙進行鎮壓,以保證齊苗。
(1)農民認識不足。農民沒有認識到在他們眼里作為廢物的秸稈還有如此大的作用。其次,他們認為就是一堆廢柴,不至于花那么大代價去購買農機,再配合農藝,在秋天收獲之后還進行如此復雜的操作,所以仍然有一大部分農民習慣性選擇將秸稈焚燒以清理干凈農田。
(2)相關理論研究不夠,影響了對技術的認知度。在秸稈還田技術培養過程中,我國雖然已經開始了推廣農機與農藝配合使用,但是由于在這方面相關理論研究深度不夠,展現出了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由于技術的不到位,一部分秸稈分解的并不徹底,這反倒給第二年開春播種帶來了麻煩。這些不足之處讓本來就對秸稈還田不是很信服的農民更加懷疑秸稈還田的可行性。
(3)政策措施不配套,機具欠完整。當前實行機械化還田所能選擇的農機品種太少,而且價格頗為昂貴,一般農民不能承擔。所以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基金,幫助購買配套設備,讓農民輪流使用。不然,政府只是出臺相關政策與宣傳理論知識,機械化秸稈還田是很難落實到位的。
(1)抓好新機具的開發和選型。想要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能被廣泛的使用,那么一定要開發出新型的還田機,而且使用簡單,工作效率高,性能要好,在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多實驗,不斷強化,選出最后的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讓它更可靠。在選出性能之后,還要選擇適合農民使用的還田機型號。
(2)總結、完善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路線。為了能夠讓更多人信任,相信秸稈機械化還田機的可靠性,一定要經過多次的實驗、總結、不斷的修訂,最終完善秸稈機械化還田機的技術路線,讓更多人看到它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了成熟的技術路線,才會有更多人信任它的使用性,才會更好的推廣出去。
(3)加強宣傳發動,強化宣傳發動。為了保護環境,同時也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要加強宣傳,不僅要通過網絡、電視、報刊或者開一些免費的培訓班、參觀、試用體驗等,還要到村里、鎮里開展宣傳講座,讓更多人了解,同時傳授焚燒秸稈會造成的危害,給農民普及知識,有關焚燒秸稈會受到懲罰等相關措施,深入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機的應用,使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4)堅持示范先行。為了讓更多人使用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要堅持示范先行,在推廣過程中,一定要樹立一條明確的路線,用典型的示范帶動農民加入,建立以市、鎮、村的示范帶動策略,通過這種示范帶動的作用,使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被廣泛的運用。
(5)加強政策扶持。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制定出一些完善的政策,以便維持秸稈還田機的發展。同時要扶持和鼓勵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推出秸稈機械化還田機的更多服務,使還田機能持續發展下去,讓秸稈機械化還田機發展的越來越好。
(6)增加資金投入。政府應該通過財政部門進行資金的引導,鼓勵那些農機合作社,特別是那些農機大戶型的資金投入,這樣就有足夠的資金購買符合當地的新型秸稈還田機具,慢慢形成一種社會化服務型,逐漸形成一種以國家財政部門、農機合作社、大型戶為主導的資金投入,使秸稈機械化還田機能更好推廣出去,讓農田機械化更高。
(7)開展多形式培訓技術,使新技術使用到位。為了讓農機手能更容易上手,要加強培訓技術,開展多形式的培訓,同時請一些專業技術人士和專家來指導技術。這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幫助農戶購買農機之后,還要邀請若干專業人士在村里組織集體培訓。而且,紙上得來終覺淺,在培訓完理論知識之后,還要深入田間,針對不同的地勢特點,指導農民操作。然后,鄉村干部要本著“專家進大戶,大戶帶小戶,農戶幫農戶”的原則,有序組織開展培訓活動,最終達到所有人都可以熟練使用農機的效果。
綜上所述,秸稈還田實際上是一種循環經濟的理念,對保護環境以及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有諸多好處。所以各農業工作者以及國家政府要根據以上筆者總結的問題與對策,并且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進行生產改進,爭取使農業生產也趨向于機械化、自動化、科技化。并且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技術與機器應用到秸稈還田中,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Agronomy Technology in Straw Return to Field
GUO Jun-hui
(Renshou Count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Renshou,Sichuan 620500,China)
Strawreturningtofieldisnowamoreextensivepracticeinagriculture,withtheaimof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increasingcropyieldinthecomingyear.Thepaperfocusesontheagriculturalagronomictechnologyusedinstrawreturningtofield,and theexistingproblemsintheapplicationofagriculturalmachineryinagriculture,andputsforwardsomeimprovementmeasur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agronomy;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straw to field
S233.3
A
2095-980X(2017)03-0153-02
2017-02-23
郭俊輝(1962-),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