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瑤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基于職業資格體系下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于瑤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文章主要針對基于職業資格體系下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進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闡述了實施改革的路徑,最后對教學改革的實踐意義進行闡述,希望可以推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培養出大量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職業資格;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這種競爭激烈和對人才高標準要求條件下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加強對學生專業學識、綜合素質、技術、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培養為應用型人才。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希望以最好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但是仍有一些高職院校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育教學與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馳,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卻運用不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中。特別是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十分迅猛,建筑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在不斷擴大,所以該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模式必須要進行重新的制定。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也必須具備各方面的能力,確保該專業的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高職院校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不僅要培養學生學識、專業技術、綜合素質也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適應崗位工作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等。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以提高崗位工作能力為核心,融入建筑行業對職業人員的新標準,探索實施“崗課證融通”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順利的就業并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以就業為主要目標進行改革,根據對人才的職業標準制定培養方案,突出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推進該專業步入“崗課證融通”的教學改革階段。具體改革路徑如下: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首先,高職院校必須對建筑市場和行業的發展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建筑企業對人才各方面的要求,結合該專業該學校的辦學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很多高職院校都采用“2+1”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學生在學校學習2年理論知識,然后頂崗實習1年,此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人才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優化之前的培養模式,可以采用“2+0.5+0.5”的工學結合模式,即學習2年的專業知識,利用半年時間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然后頂崗工作半年,可以與建筑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標準人才。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職業基礎課程、職業技能課程、職業拓展課程學習;綜合實訓包括工程測量、建筑材料監測、建筑施工方案、建筑質量安全管理等專項實訓;頂崗實習則要求學生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中進行操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幫助學生適應崗位生活。
(2)科學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新職業標準相互融合,構建集“崗、課、證”于一體的新課程體系,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教學相互滲透,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主要從事施工崗位,該崗位是“八大員”的核心崗位,包含了很多建筑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專業課程應該以施工崗位為主,設置理實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大力推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原有的專業課,應該進行合理化的添加和刪減,以優化課程結構為目的。為了更高效的培養人才可以將課程體系分為五個模塊:一為公共基礎課,主要是每個專業都應該學的基礎課程,例如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毛澤東思想概論等課程;二為職業基礎課,包括建筑材料與檢測、建筑力學與結構、建筑工程測量等專業課程;三為職業技能課程,主要是基礎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組織、工程項目管理等技能課程;四為實踐環節課程,包括施工圖識讀、CAD綜合技能、工程測量、建筑計量與計價等實訓內容,以及到企業實習;五為職業拓展課程,包括建筑工程監理、工程資料管理、建設法規等課程。
(3)整合雙證合一教學內容。對于專業課程教學可是加入一些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內容,這樣可以在學習專業課程時也學到職業資格證考核的知識,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這種雙證合一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學完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順利獲得一些不同等級的證書,不僅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也使他們在持有高等教育畢業證的同時,也持有國家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幫助他們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4)強化實習實訓教學。為了推進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進行,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實訓培訓,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崗位技能結合起來。實訓教學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課程實踐教學,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課程的時候,將理論知識結合崗位技能傳授給學生;第二階段為綜合實訓教學,在理論課程學完之后進行此項實訓,如建筑材料檢測、施工圖識讀等實訓;第三階段為進入企業實習,如頂崗實習。在校內要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滿足對學生進行校內實訓,在職業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建設專項技能實訓室、仿真模擬實訓室等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實訓教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對于校外的實訓,學校要與優秀企業進行合作,結合企業專業人員與校內的優秀教師一起創辦實習任務,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達到一個校企共同發展的目的。
總而言之,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根據新職業標準的要求,構建起“崗、課、證”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識、技術和職業崗位能力,滿足建筑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確保他們在持有高等教育畢業證的同時,也持有國家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幫助他們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唐艷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廣西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廣西教育,2015,(5):59-61.
[2]邱麗輝,汪耀武.基于特色專業建設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5):121-124.
[3]鄭敏麗.基于職業資格證書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60-63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ed o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YU Yao
(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Firstly,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then expounds the path of the reform,and finally expound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o carry out the elaboration,hop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social need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vocational colleg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teaching reform
TU-4
A
2095-980X(2017)03-0184-01
2017-02-28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高等教育科研課題《基于職業資格體系下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編號:14G271。
于瑤(1983-),講師,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