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顏明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鐵道機車系,吉林吉林132200)
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王顏明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鐵道機車系,吉林吉林132200)
文章主要從“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意義、“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三個方面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進行論述。
訂單式;培養模式;培養方案
(1)校企雙方簽訂用人及人才培養協議。通過簽訂“用人訂單”,形成一種法定的委托培養關系,通過“訂單”來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學校保證按照企業需求培養人才,企業保證合格人才被錄用到企業工作。
(2)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為了保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學校和企業必須根據市場變化、企業及學生的需求,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遵循高職教育教學規律,共同制定一個符合三方(企業、學校、學生)利益的人才培養計劃,作為對“訂單”的具體化和細化。
(3)利用校企雙方教育資源,共同培養人才。為了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符合“訂單”及企業職業崗位的要求,保證企業用人的質量,企業將全方位、深層次地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校企雙方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雙方現有的一切有利條件,投入相應的人力、財力、物力,提供相應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作為必要的支撐。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效率。
(4)針對崗位(群)要求進行實踐能力培養。達到實踐能力的培養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頂崗工作,即由企業提供合適的崗位,使學生在求學期間就有機會進入生產和實際工作領域,從事具體崗位的工作;二是仿真實訓,即在學校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實訓,要求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具有足夠的仿真性,并由企業認可。
(5)校企雙方共同實施質量評價。由于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出發點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性人才。因此,人才質量的高低是校企雙方共同關注的焦點。學院和企業應該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根據訂單所確定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制定評價方案,由學院和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評估,保證人才培養符合企業的要求。例如,企業參與學生綜合評價方案的制訂;學生在企業定崗實習階段,對學生實訓表現應及時進行評估并反饋給學校,以便培養方不斷調整教育教學方式,保證人才培養按照企業實際需求的方向進行。
(6)企業按照協議約定安排學生就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最終的目的是要使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讓社會接受。因此,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一步就是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訂單”約定,安排合格畢業生到企業工作,落實學生的就業問題。
(7)建立良性的反饋機制。學院要重視對訂單班畢業生就業后的跟蹤服務,通過電話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了解畢業生就業后的工作狀況和協議的執行情況;及時和用人單位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總結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訂單班在校生的培養方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高職教育的良性循環發展。
2.1 訂單式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實踐能力弱,許多訂單難以合格完成。高職院校“雙師型”隊伍建設情況雖有所改觀,但教師從學校到學校的情況仍很嚴重,教職工對市場經濟陌生,加之一些學校并沒有把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放在第一位,對教師的考核與收入分配仍主要以授課量為杠桿。因此,即使學校接到訂單,也難以按用人單位要求完成。
(2)如何多接學生滿意的“訂單”是一個難點。實行“訂單培養”,要求打通產學合作的途徑,實現校企互利雙贏,要做到從“學校教育模式”到“企業教育模式”的轉變。轉變過程中,對校企聯動的要求很高。學生從進校起,學校就應將其就業作為項目進行組織規劃,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勢、定位學生修習方向、規定合理的專業設置、實施系統的職業規劃和就業策略、對用人單位跟蹤調查和積極反饋等。從產學合作的三個階段即一般性的參與合作、協助性的介入合作、互動性的產學合作來看,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仍停留在淺層次上的第一階段,至多進入第二階段,僅有少數和具有天然優勢的學校能進入深層次合作。事實充分證明,如何建立高職院校與企業間的長期戰略伙伴關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點。在具體操作上,就存在如何得到“訂單”,又如何得到更多、更好“訂單”的問題,行政干預顯然難以長期奏效,必須尋找到一種校企互動的長效機制。
(3)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理論水平不高。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人才,主要是為了適應簽訂協議企業的需求而采用的培養人才方式,學生學到的企業文化、生產流程、技術工藝、操作技能等都是跟該企業緊密結合,而學生對其他企業的情況了解得很少,使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就比較狹窄,這對于人才的流動和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2.2 訂單式人才培養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教師深入企業第一線,校企雙方互聘教師。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和對問題敏銳的洞察力的教師,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保證。要提高高職訂單式學生的創新能力,專任教師必需對相應的企業工作流程非常熟悉,提高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制定政策和措施,促使專業教師深入企業第一線,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對所需人才規格的要求,及時了解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將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自身實踐技能。根據雙方簽訂的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校企雙方互聘教師。學校聘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教學課程主講教師或指導學生實習實訓。青年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實習或參加生產實踐鍛煉,相關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定期交流定崗。
(2)正確選擇合作對象。為了使“定單式”培養落到實處,在選擇合作對象時,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要考慮企業的實力和基礎,學生畢業后是否愿意去;二要考慮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學生能否學到東西,能否學以致用;三要考慮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這是合作穩定性的前提條件;四要考慮訂單培養的職業崗位是否有技術含量且以后的發展潛力;五要考慮訂單培養的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是否為學生今后職業生涯中必備的。
(3)合理設計課程。在課程設計時,既要考慮企業當前的實際需求,未來的發展,也要考慮學生未來發展、企業長遠的發展和學生對職業選擇的寬泛性。因此,理論課、技能課和創新課程必須統籌兼顧。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Order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Yan-ming
(Department of Railway Locomotive and Rollingling,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lin,Jilin 132200,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ree aspects:order type mode,meaning and practice of“order type”talent cultivation.
order type;training mode;training program
G718.5
A
2095-980X(2017)03-0190-01
2017-03-02
本文為吉林省社科聯立項課題的結項論文;課題編號:1638-4;課題名稱: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王顏明(1984-)男,吉林舒蘭人,大學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鐵道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