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興
著名媒體人羅振宇提出“國民總時間”的概念,并認為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當前,全球新一輪軍事革命浪潮風起云涌,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寶貴的改革“窗口期”稍縱即逝,世界各國軍隊都在搶抓歷史機遇、深遠布局謀篇、緊前推進改革,構成了爭搶制勝先機的時間戰場。對沖刺在爭勝關鍵一程上的解放軍而言,所有軍人時間的總和就是“軍人總時間”,只要軍隊總員額保持不變,這個數值基本上就是穩定的。因為時間是個常量,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一分一秒也多不出來。改革強軍時不我待,用好每一秒時間,正是踐行強軍目標、制勝未來戰場的最好姿態。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軍人總時間”是每段軍旅人生纏繞時間中軸擰成的一股繩,時間每推進1秒,軍隊就能匯聚起200多萬秒的精神和力量,這正是我軍的制度優勢所在,是航天工程托舉中國高度、航母下水提振中國信心等彎道并行乃至超車現象產生的原因。習主席強調,新長征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軍事賽道上,每一名軍人都是改革的主角、強軍的主力。唯有全軍的表針經常向北京時間對表,確保思想和行動始終與黨中央、習主席保持對正看齊、同頻共振,才能產生“全軍上下一盤棋”的落實合力,起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聚合效果。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軍人總時間”是白駒過隙般飛馳的動車,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強力散發著“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的緊迫氣場。我們無法改變或者超越時間,但卻可以跳出時間束縛,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與軍營時光“愉快地相處”,“把時間消耗在美好的事物上”,讓每一秒都能“逝得其所”。隨著軍事轉型的車輪駛入以毫秒、微秒計時的彎道區間,置身于“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環境,唯有懷著“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心境,把“軍人生來為戰勝”作為最美好的追求,在持續緊張快干、篤定開拓奮進中“忙并快樂著”,才能刻寫下不負青春、不乏幸福的似錦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