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校邦

“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老檢察長陳巖石的幾句話雖短,卻觸動無數觀者的心。在人們的印象中,共產黨員與理想追求、犧牲奉獻等字眼相關,那么,陳巖石這位老革命口中的背炸藥包的資格何以成為一種“特權”,又何以與共產黨員的身份相連呢?
“特權”背后有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是每一名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背炸藥包”是為炸開敵人火力封控點,是用鮮血、用生命來為道路、為理想摧城拔寨、清障除礙。唯有這般不惜一切的承諾和膽魄,才能承擔起前進道路上的攻堅克難。相反,若無此般志愿和誓言,再多的炸藥也難奏效,而只會貽誤戰機、敗壞前進的事業。志堅如巖,才能不懼火煉,那份“特權”也必須由共產黨人的志愿、誓言與赤膽來領受、來承擔。
誓言深處是初心。誓言錚錚發乎志愿,志愿之堅在乎初心不忘。“背炸藥包”這種“特權”的榮享,須有腳下行動的力量,更源于心中不移的信仰。中國共產黨人以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以實現人的最大發展、最終解放為崇高追求。共產黨人的這份初心,就是他們的精神根脈與力量源泉。這根脈同百姓相通,這源泉與人民相連。共產黨人初心為公,“背炸藥包”的特權自然與他們相連。
初心為公,義薄云天。初心為公,就要像習總書記告誡的那樣,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立場平實,初心為民,如此一來,更是崇高,更是榮耀,更是能激發義無反顧的力量。“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將生死置之度外并非只是文章中的說辭,更活生生體現在一個個有精神、有靈魂、有信仰的共產黨員的生命實踐中。
泰山巖巖,氣象浩然。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忘,便是對精神的深厚滋養,前進道路上的“炸藥包”才有硬骨來扛。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立志為偉大的理想和事業奮斗終身,便是踐履人生大義,自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般,生則順義,氣象浩然,死則得所,重若泰山,哪怕做“只有一天黨齡的黨員”也心甘情愿。“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人生境界與氣概豈只古時圣賢才會有,今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中國共產黨人更能賡續傳統,為共產主義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
初心在初,更須傳承于征途。“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先輩事業功勛、嘉言懿行的深情追憶、誠摯緬懷,是對后輩德行的最好教化。凡事必須追本溯源,找到原初的根底、起因,才不易丟卻那份良知。在漫漫征途中,紅色基因的傳承同樣需要我們不斷回顧來時的路,重溫光榮傳統,純化精神,如此才能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新時期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殷殷囑托,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干部群眾開拓進取、苦干實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不斷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