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成

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究其根本,就在于黨性的弱化與缺失,致使心“軟”體“弱”,患上“軟骨病”。定期體檢是人們“防病于未發”的有效手段之一。部隊各級黨員干部要確保黨性至真至純,就應該像參加體檢一樣自覺主動參加“黨性體檢”,實踐中要注重從四個方面來把握。
一要認清意義,切忌“諱疾忌醫”。病非一朝一夕所致,罪從一角一分貪來。大錯都從小錯積累起來,大問題都由小問題引發。從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老虎”“蒼蠅”違規違紀案例不難看出,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沒出事前都是所謂的“好干部”,有的被部屬“吹喇叭”“抬轎子”,聽不到“雜音”、看不見“黑臉”,出了事就感嘆“組織上管晚了”;有的官氣十足、獨斷專行,“認為自己美得不得了,人家都是丑八怪”,拒絕批評、打壓異己,鋃鐺入獄才悔之晚矣;還有的一直以來為人低調、勤奮簡樸,甚至“口碑不錯”“廣受稱道”,出了問題又讓群眾“毀了三觀”。反思慘痛教訓,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過好“黨性體檢”這一關,自覺不自覺地降低“免疫力”,有意無意地“諱疾忌醫”。各級黨員干部無論職務高低、黨齡長短,都要清醒地認識到:參加“黨性體檢”不是需不需要的小問題,而是事關個人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大問題;不是愿不愿意的小事情,而是事關黨的肌體健康與否的大事情。必須嚴肅對待、認真參與,必須人人參加、個個過關,確保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二要把握標準,切忌“亂開病單”。“黨性體檢”作為檢驗黨性的標尺和明鏡,首要的就是將刻度定準、把鏡子擦亮,讓毫厘無差、令妍媸畢現。一段時期以來,有的黨員干部淡忘了入黨初心,嘴上喊的是“馬克思主義”、實際干的是“個人主義”;有的降低了“絕對忠誠”的純度,搞“摻有雜質和水分”的忠誠,當面表態好、下去不實干,對上搞忽悠、對下玩糊弄;有的放寬了“能打勝仗”的標準,看似槍炮轟鳴、車輪滾滾,實則圖好看、講熱鬧、造聲勢,搞難不抓訓、險不練兵;有的模糊了“姓黨為公”的邊界,“眼睛朝上、腳下懸空”,人為地將黨性與人民性割裂開來,一味為了“出政績”不關心部隊疾苦、不顧及官兵感受,等等。以上假象,如果不明確標準、不加以鑒別,就很容易把不準“脈象”、定不準“病癥”,致使“亂開病單”“亂吃藥”。全體黨員要把黨章黨規、系列講話和先進典型作為“體檢標準”“保健手冊”,“透析”是否存在信仰迷失、本色丟失、誠信缺失、道德喪失等“腫瘤”,“化驗”是否存在“偽忠誠”“假練兵”“亂作為”“倒服務”等“病灶”,切實使“黨性體檢”有標準、可衡量。
三要走實程序,切忌“漏診誤診”。“黨性體檢”要走實程序、不留缺項。“頭暈腦昏”,思想犯迷糊、覺悟不夠高、頭腦不清醒,“腦內科”檢查就必須進行;“眼盲耳聾”,看問題不能從全局審視、不能從微觀透視,聽聲音辨不了真話實情、接受不了批評意見,就應重點看“五官科”;還有“精神不振”“氣血不調”“骨質疏松”等等病癥,都要通過“內科”“外科”多方查體、科學鑒定。“黨性體檢”貴在自檢,要對照黨章黨規、對照系列講話、對照先進典型,把自己擺進去,經常自省修身、自我革新;要把參加“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作為“日常保健”,經常修枝剪葉、時時打掃灰塵;要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評議黨員等“精密儀器”,精確量化黨性中的各類“體檢指標”;要以紀檢、信訪、審計作為黨性“復檢”的最后關口,不放過一個疑點、不漏診一個“患者”。
四要務求實效,切忌“養癰遺患”。搞好“黨性體檢”基礎在經常、關鍵在從嚴、核心在求實。如果“學習自檢”不注重改造思想、凈化靈魂,滿足于淺嘗輒止、似懂非懂;如果“自我檢修”不向黨組織說實話、交實底,匯報思想不講真話、報告工作虛與委蛇、報告個人重要事項隱瞞實情;如果“黨內互檢”不拿起“真刀真槍”、不紅臉出汗、不咬耳扯袖,搞“一團和氣”或“無原則紛爭”;更有甚者,如果“兩個責任”壓不緊,紀檢、審計不過硬,那就等于銹蝕了“手術刀”、喪失了“醫德醫風”,不僅病人受了傷,醫生也要吃苦頭。凡此種種,如果不從嚴、不較真,那么工作抓了等于白抓,體檢了甚至比沒體檢還可怕。觀操守在利害時。“黨性體檢”的具體成效,體現在平時,檢驗在關鍵。要看部隊調整改革當前,面對單位撤并降改、個人進退走留,能不能無條件執行、無雜音落實;要看實戰化訓練階段,能不能謀在先、練在前,鉆進去、撲下身,抓得嚴、吃盡苦;要看面對不正之風、拉攏腐蝕,能不能“瞪起眼”“唱黑臉”;要看部隊遂行任務期間,面對險難苦累,能不能舍小家、為國家,關鍵時刻豁得出、沖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