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容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貴州 遵義 563000)
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護理訓練
吳萬容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貴州 遵義 563000)
目的探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護理訓練對其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方法將8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各43例,康復組進行康復護理訓練,給予對照組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訓練后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效果。結果康復組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訓練有助于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腦卒中;偏癱;康復訓練;肢體運動功能
腦卒中即腦中風,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猝然昏撲、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礙等。隨著生活水平和人口老齡化,腦卒中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對患者生活和生命健康影響較大。為了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及降低致殘率,我院進行以下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重點篩選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組。其中康復組43例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45~80歲,平均(58.4±2.1)歲;腦出血18例,腦梗死25例;左側偏癱22例,右側偏癱21例。對照組43例中男22例,女21例;年齡42~79歲,平均(54.7±1.6)歲;腦出血16例,腦梗死27例;左側偏癱20例,右側偏癱23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神經內科常規治療,給予康復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護理,具體方法為:(1)病情早期。患者采用床上健肢臥位,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翻身訓練,每2 h翻1次身。預防或減輕上肢發生肩下沉后縮、肘關節屈曲、腕關節掌曲等癥狀,同時可預防下肢外旋、髖關節伸直、足下垂等異常模式。(2)病情穩定期。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根據患者實際身體狀況制定個體化肢體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對偏癱肢體關節做屈、伸、內旋、外轉等被動活動;或借助滾筒等其他訓練器材進行上肢分離運動及控制訓練,所有訓練活動時間由短到長,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并以患者無痛感為強度標準[2]。協助并指導患者正確的翻身動作,并進行坐位、立位平衡訓練以及步行和上下樓梯的下肢康復訓練,訓練活動時間為20~30 min,2~3次/d。(3)恢復期。患者進入相對恢復期后,主要進行修整錯誤的運動模式以及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適當增加患者運動次數頻率,加長訓練時間并加強訓練強度,要求訓練質量高、動作標準、姿勢端正。日常的生活訓練包括正確的握筆訓練、穿脫衣褲,逐步學會洗臉、刷牙等。(4)心理康復護理。由于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煩躁、害怕心理,影響訓練效果,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和鼓勵,幫助其樹立治療訓練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采用運動功能評價量表(FMA)對患者運動功能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坐位活動、上肢坐位活動以及下肢俯臥位,總分共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s)實施t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根據臨床觀察和FAM評分結果發現,康復組患者得分為(52.46±12.35)分,對照組患者得分為(38.65±13.42)分;表明康復組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腦卒中是指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各種誘因導致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的急性血液循環障礙。康復護理訓練主要包括病情早期訓練、穩定期訓練、恢復期訓練以及心理康復護理。早期的訓練以靜態、被動和抗痙攣體位訓練為主,訓練強度較弱,主要目的是預防或減輕上肢發生肩下沉后縮、肘關節屈曲、腕關節掌曲等癥狀,同時可預防下肢外旋、髖關節伸直、足下垂等異常模式[3-4]。穩定期和恢復期訓練強度和難度逐漸增強,主要訓練患者上、下肢的活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包括坐位、立位平衡訓練,步行和上下樓梯的下肢康復訓練,正確的握筆訓練、穿脫衣褲,逐步學會洗臉、刷牙等。心理康復訓練主要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樹立治療和訓練的信心,使患者積極參與訓練。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康復組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訓練有助于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治療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萬紹勇,王曉梅,陳 瑋,等.整體性康復訓練對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6,05(11):512-515.
[2] 陳開民.巴氯酚聯合綜合康復訓練治療缺血性腦卒中伴偏癱對肢體運動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20(9): 114-116.
[3] 趙慧杰.早期肢體運動訓練對老年腦卒中運動障礙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2,21(13):5604-5606.
[4] 李 晗,李 明,孫 陽,熊亞敏,等.肌電生物反饋對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1(23):4107-4110.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3.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