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慧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4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護理教育?
護理干預在CT增強掃描檢查中應用效果分析
周 慧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4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CT增強掃描檢查中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CT增強掃描的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CT增強掃描的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分析兩組患者CT增強掃描的成功率、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結果對照組CT增強掃描操作成功的人數為30人(88.2%),而研究組為33人(97%)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在對CT增強掃描的患者實施檢查的時候,不但要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并根據特殊心理狀況對其實施有效全面的護理措施。這樣既可提高臨床檢查成效,還可使患者滿意度大大增加,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可對其大力推廣。
護理干預;CT增強掃描;應用效果
CT增強掃描是CT檢查中不可缺少的步驟,由靜脈內注射碘對比劑,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的病變性質,對對比劑吸收的數量和分布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規律,這樣增大病變與正常組織的對比,有利于病變的顯示和觀察,不僅提高了病變的定位診斷率,對定性診斷率也大有幫助,為診斷提供了有價值的醫學信息,是檢查的重要手段。掃描中使用高壓注射器及碘對比劑,可能發生血管外注射和對比劑不良反應,所以CT增強掃描檢查中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由于心理上的一些因素,患者會有不適感,無法與醫護人員進行配合。因此,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CT增強掃描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CT增強掃描的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男35例,女33例。意識不清、精神方面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哮喘、殘疾人、<16歲的患者不納入標準。年齡22~6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掃描部位為胸部23例、腹部29例、頭部16例。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增強CT掃描的常規護理,行CT檢查的病人由病房護士、家屬或患者本人憑申請單到檢查室預約,采用隨機叫號法進行,檢查時護士簡單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注意事項。研究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心理護理[1]:就診的患者年齡層次、文化層次等參差不齊,我們需要做到主動熱情的接待患者,態度要親切,可主動向患者介紹以及熟悉CT室的環境,來解除初次就診患者的陌生恐懼感。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應做到體貼與關心,與病人溝通時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要保持一致,還應注意自己的儀態及語調,爭取病人的信任。②操作前的護理:操作前仔細核對患者名字、性別、年齡,需要掃描的部位,告訴患者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和有無過敏反應依依詢問并且做好詳細記錄,做好突發情況的搶救準備工作。③操作時的護理:核對藥品、消毒、無菌操作,選擇合適器械和針具,幫助患者擺正合適的體位并保持不動。行增強檢查造影劑推注時要在穿刺間進行,穿刺前測量患者血壓,并做好記錄,血壓過高者不能使用造影劑;護士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做好“三查七對”,止血帶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換,穿刺部位要用碘酒嚴格消毒皮膚,選擇直而粗的大血管進針,推注藥液時確認針頭在血管內才能進針,防止藥液外滲,一旦發生造影劑外滲,應局部使用藥物外敷,防止局部組織壞死。④操作后的護理[2]:檢查結束后要仔細詢問患者有沒有不舒適的異樣的感覺,對配合比較好的患者給予夸獎,對患者進行觀察半個小時,并告知患者觀察的原因。囑咐患者一定要多喝水,可以促進對比劑的排出。如離開后有不適的感覺一定要及時回來就診。對比劑的不良反應:①輕度癥狀:皮膚紅疹,惡心、嘔吐、喉頭發癢;②中度癥狀:皮膚大片紅疹、喉頭水腫、心悸、血壓下降;③重度癥狀:休克,氣管、支氣管水腫痙攣。
1.3 觀察方法
分析CT增強掃描的成功率,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
2.1 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增強掃描部位等資料上無差異。
2.2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Ct增強掃描的成功率、不良反應的比較
對照組CT增強掃描操作成功的人數為30人(88.2%),而研究組為33人(97%)明顯高于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操作后出現輕微癥狀的患者為3人,中度癥狀的患者為2人,重度癥狀的為1人,共6人(17.6%);研究組的患者出現輕微癥狀者為1人,中度癥狀和重度癥狀分別為1人,共3人(8.8%),出現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
2.3 兩組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有4人對醫護人員的常規護理表示不滿意,有1人與醫護人員產生糾紛,經調解后雙方和解。研究組僅有1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表示不滿意,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對于常規的CT掃描不能掃描或難以準確掃描出病變部位的患者,可選用CT增強掃描檢測出微小病變并準確定位。由于CT增強掃描需要注入造影劑,如何使患者在掃描過程中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十分重要。因此,增強掃描的成功與否與護理方式密切相關。
CT室護理人員嚴格查對制度[3],在掃描前、中、后,必須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CT號、掃描部位及患者相關資料結果是否完整相符。對檢查者在掃描前、中、后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最大方便并重視病情觀察與急救,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CT檢查候診患者的心態產生了積極影響,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縮短患者的心理候診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杜絕差錯及醫療糾紛發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CT掃描護理高效、安全、有序順利地完成檢查,同時保證圖像質量,達到診斷效果。CT檢查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序、環環相扣的工作,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把守每一個環節,保證護理工作的延續性,確實做到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為準則。
[1] 孫玉銀,孫美玲,任學平.心理護理在CT掃描中的應用[J].維吾爾醫藥,2013年第6期.
[2] 甘漢娜.CT增強掃描患者心理狀態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河北醫藥,2005,27:636-637.
[3] 程琴華,謝麗萍,許孟君,等.CT增強掃描檢查時對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10):1322-1323.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3.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