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浩,丁 凡,余韓開宗,雷 高,劉波微
(1.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2.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院,四川 綿陽 621023;3. 四川省甘孜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生及防治措施
李洪浩1,丁 凡2,余韓開宗2,雷 高3,劉波微1
(1.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2.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院,四川 綿陽 621023;3. 四川省甘孜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馬鈴薯瘡痂病是馬鈴薯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很難被徹底治愈。該病導致薯塊質量和產量降低,病薯商品品質下降,嚴重影響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目前馬鈴薯瘡痂病有逐年發展的趨勢,有必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并采取多種措施減輕和緩解病害發生程度,減少造成的損失。
馬鈴薯瘡痂病;發生;防治
馬鈴薯是四川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居全國首位,多種植在涼山州、甘孜州和阿壩州等高海拔區域,為保證我省糧食安全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馬鈴薯生產上主要防治對象為馬鈴薯晚疫病,往往忽略了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生和危害。馬鈴薯感染瘡痂病后,薯塊表皮產生大量木栓細胞,出現褐色病斑,嚴重降低馬鈴薯的商品性,對薯農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響[1]。近年來,通過對四川各馬鈴薯產區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生及危害情況調查和分析,特提出以下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
馬鈴薯瘡痂病可由多種植物病原鏈霉菌屬Steptomycesspp.[2-3]引起,已報道的病原菌主要為S.scabies、S.acidiscabies、S.turgidiscabies、S.europaeiscabiei、S.stelliscabiei、S.caviscabies和S.niveiscabiei等,屬放線菌。馬鈴薯瘡痂病主要危害塊莖,初期薯塊表皮產生褐色斑點,逐漸擴大成褐色近圓形或不定型大斑,病斑多分散。病斑呈網紋狀和裂口狀,表皮粗糙木質化,病斑開裂后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病斑呈銹色、暗褐色或黑色瘡痂狀硬斑塊。病斑僅限于薯塊皮部,不深入薯塊內。
2.1 帶菌種薯
種植帶菌種薯是馬鈴薯瘡痂病發生和傳播的重要途徑。馬鈴薯瘡痂病輕微發生時,若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其發生程度隨土壤中馬鈴薯瘡痂病病原菌的積累逐年嚴重。馬鈴薯收獲后,馬鈴薯瘡痂病病原菌可在病薯或土壤中存活。
2.2 土壤理化性質
馬鈴薯瘡痂病發病溫度為25~30℃,在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環境極易發生,河灘等水源充足地區病原菌快速繁殖往往發病較重。長期施用單一化肥可造成土壤堿性增大,有利于瘡痂病病原菌生存和繁殖,而不利于拮抗有益微生物存活。
2.3 品種抗性
馬鈴薯白色薄皮品種易發生馬鈴薯瘡痂病,褐色厚皮品種較抗病。
2.4 營養失衡
長期單一施用復合肥料,中微量元素鈣、鎂、硼等缺乏易造成馬鈴薯植株長勢減弱,抗逆能力下降。
2.5 地下害蟲危害
馬鈴薯瘡痂病病原菌可隨風雨和小昆蟲傳播,地下害蟲的危害有利于馬鈴薯瘡痂病侵染,加重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生程度。
3.1 種植無病種薯
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是降低馬鈴薯瘡痂病發生的最經濟有效途徑,可選擇褐色、紅皮、厚皮等抗病品種。提倡整薯播種,避免病菌從傷口侵入。
3.2 合理輪作
馬鈴薯屬茄科作物,輪作時避開茄科作物,可與谷類作物、豆科、百合科和葫蘆科作物等進行3~5年輪作。馬鈴薯瘡痂病重災區應避免繼續種植馬鈴薯,加強輪作,改善土壤營養和排水能力。
3.3 土壤深翻
馬鈴薯種植田塊在播種前可深翻晾曬土壤,深度為30~35cm,以破壞土壤中病原菌生存壞境,將土壤中地下害蟲暴露到地表,受高溫、低溫、干旱和天敵捕食等威脅,降低蟲口密度,減少薯塊受害幾率。
3.4 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排灌方便田塊栽培馬鈴薯,避免選擇堿性砂壤土。提倡高壟栽培和中耕培土,在結薯期和薯塊膨大期遇干旱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排出田間積水。平衡施肥,除施用大量元素外,配合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微生物菌肥、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保證養分齊全,增強植株抗逆性。
3.5 藥劑防治
病害防治工作,預防是關鍵。土壤消毒可選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按667m2撒施1kg;播種前,用0.2%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浸種2h,晾干后播種,用50%春雷霉素·王銅可濕性粉劑拌種[4]或用甲基托布津、阿米西達和滑石粉拌種進行種薯消毒。結合病蟲害防治“肥藥一體化”,在薯塊結薯期和膨大期補充營養的同時,配合施用瘡痂病防治藥劑,可預防黑脛病、青枯病等多種病害。
[1]李拴曹, 李存玲. 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生與防治[J]. 陜西農業科學, 2016, 62(01): 76-77.
[2]信凈凈, 于秀梅, 趙偉全, 等. 馬鈴薯瘡痂病新致病種Streptomycesgalilaeus 致病毒素組分分析[J].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18): 3742-3749.
[3]鄧寬平, 丁海兵, 雷尊國. 馬鈴薯瘡痂病的實時定量PCR檢測方法[J]. 浙江農業科學, 2012(11): 1543-1546.
[4]蘇軍. 50%春雷霉素·王銅可濕性粉劑防治馬鈴薯瘡痂病試驗研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6(10):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