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嘉楣
女性內生殖器官中,輸卵管、卵巢被稱為子宮附件。附件炎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但輸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宮旁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診斷時也不易區分。因此,盆腔腹膜炎,宮旁結締組織炎也被劃入附件炎范圍。在盆腔器官炎癥中,以輸卵管炎最常見,由于解剖部位相互鄰近的關系,往往輸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同時并存且相互影響。
臨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附件炎:以急性下腹痛為主,伴有發熱,其程度因炎癥程度不同而稍異,部分患者在高熱前有寒戰,頭痛,食欲不振,輸卵管炎分泌物通過宮腔排出所致的白帶增多,部分病例有腸道及膀胱刺激癥狀。婦科檢查時附件區有明顯壓痛和反跳痛,血常規化驗可以見到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白細胞比例明顯升高。急性附件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下腹疼痛及低熱時有亞急性發作及暫時性緩解,并有腰骶酸、下墜感、性交痛,可反復發作,并在勞累、性交、月經后加重,病程長者有神經官能癥,如:精神不振、倦怠、周身不適、失眠等。婦科檢查時雙側或單側附件區壓痛、伴有增厚感或出現壓痛性的包塊,白細胞計數升高或正常。有些癥狀有時不明顯,但是由于輸卵管和卵巢相鄰,發生炎癥時不易區分。尤其是輸卵管的慢性炎癥,時間久了可導致輸卵管纖維化、增粗且阻塞不通,還會與周圍組織粘連。如輸卵管兩端閉塞,形成輸卵管積水,積水穿入到粘連在一起的卵巢中,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
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輸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見疾病。常見侵入途徑有六種。①性生活致病菌入侵:不注意經期衛生,月經期性交或不潔性交等。性傳播疾病如淋病,感染后淋病雙球菌可以沿黏膜向上蔓延,引起輸卵管、卵巢炎癥。②性病致病菌非性入侵:性病十分流行,可經非性途徑進入生殖道,最常見的非性途徑有住旅社時浸在浴缸內洗澡、坐便盆、穿浴衣等。③介入致病菌入侵:應用宮內節育器時,患者不注意個人衛生或手術操作不嚴格。未經嚴格消毒而進行的宮腔操作,如:吸宮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子宮頸管治療,以及消毒不嚴格引發的產科手術感染等。④血行傳播:主要見于結核病,結核菌可經血液侵犯生殖器,使患者出現生殖器結核病。身體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經及時治療時,病原菌可經血行傳播而引起輸卵管卵巢炎,多見于結核性疾病。⑤淋巴管傳播:腸炎患者,特別是較重的結腸炎,致病菌可以從結腸經淋巴管擴散到生殖器。⑥直接侵犯:分娩或流產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體經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擴散到輸卵管、卵巢,繼而感染整個盆腔,引起炎癥。最常見的是闌尾炎,闌尾炎患者由于種種原因延遲就醫,導致細菌突破闌尾漿膜,隨膿液流入右側附件,引起輸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
根據臨床表現和婦科檢查,便可確診。急性附件炎應與急性闌尾炎、急性腎盂炎、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及卵巢囊瘤蒂扭轉等區別進行鑒別;慢性附件炎應與陳舊性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區別進行鑒別。
急性附件炎檢查 可見白帶呈膿性或均質性黏液狀,附件多有壓痛及觸痛,有時可捫及輸卵管、卵巢粘連的炎性包塊,邊界欠清,活動受限制。
慢性附件炎檢查 下腹有壓痛、盆腔檢查子宮兩側增厚有觸痛,有時可觸及腫大固定的囊性包塊。
B超檢查 一般來說,無異常發現,除非有輸卵管積水或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時,超聲檢查可發現包塊。
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附件炎不容小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采取藥物治療,癥狀較輕者可采用陰道上藥法,效果較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