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純
(江蘇省邳州市畜牧獸醫站,江蘇邳州 221300)
淺談邳州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現狀及對策
王羽純
(江蘇省邳州市畜牧獸醫站,江蘇邳州 221300)
邳州市是農業大縣,也是養殖大縣,特別是生豬,先后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養豬百強縣”等稱號,光榮背后,是養殖所帶來嚴重的畜禽糞便污染治理的壓力。大量的畜禽糞便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嚴重制約了畜牧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特別在全省提出“兩減六治三提升”行動,針對畜禽養殖污染提出專項治理要求,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迫在眉睫。
邳州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現狀;對策
2016年全市生豬飼養量近200萬頭,出欄150萬頭左右,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達72%。家禽飼養量近億只,牛年出欄1.5萬頭,羊年出欄近30萬只,肉兔年出欄1700萬只。
全市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約4800家,一個萬只養雞場每年可產生糞便360t,一個千頭養豬場每年可產生糞便2000t以上。據此推算,我市每年的糞便、污水排放量至少達1000余萬t。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這些氮和磷進入土壤后,會轉化為硝酸鹽和磷酸鹽,含量過高會破換土壤結構,失去生產價值。流經水體,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中硝態氮、硬度和細菌總數超標,水體富營養化后,蚊蠅及其它昆蟲大量孳生,藻類和其它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減少,魚蝦等水生動物因缺氧而死亡。
糞便發酵后會產生硫化氫、硫醇、胺類和氨氣等,所以臭氣難聞。
患病或隱性帶病的畜禽會排出多種致病菌和寄生蟲卵,如不適當處理,不僅會造成大量蚊蟲孳生,而且還會成為傳染源,造成疫病傳播,影響人類和畜禽健康。
當今畜牧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各種微量元素添加劑,如仔豬生產中使用銅制劑可高達250mg/kg,鐵制劑100mg/kg。此外,含砷生長劑也廣泛使用,據測算,一個10萬只肉雞場若連續使用有機砷生長劑15年后,周圍土壤中的砷含量會增加一倍。
養殖專業戶多,分布面廣,遍及各鄉鎮,通過對禁養區內養殖場摸底排查,需關閉搬遷養殖場200余家,而且養殖業用地只能利用一般農用地,部分養殖場沒有足夠空間用于沼氣池、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制約了污染治理工作。
全市尚有大量規模養殖場尚未通過環保部門檢查驗收,飼養過程不規范,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善,豬場糞尿沒有處理設施,除雞糞外銷,部分豬糞還田外,畜禽糞尿和養殖污水大部分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即直接外排,成為嚴重污染飲用水和河流水體的污染源。
養殖污染治理需要投入資金配套治理設施,增加了生產成本,部分養殖場對糞污治理積極性不高。
結合邳州市實際,對邳州市畜禽規模養殖實行區劃管理,劃分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對禁養區要嚴格執行關閉搬遷工作,對限養區規模養殖場限期整改。
加快推進大中型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扶持大中型養殖場建設規模相當的沼氣工程及沼渣沼液循環利用工程,推廣“畜-沼-果(菜)”生態種養模式。建立健全小散畜禽養殖場(戶)糞污專業化收集和處置利用體系,建設面向小散畜禽養殖場(戶)畜禽糞污專業化收運和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建立較為完善的小散養殖場(戶)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理利用體系。鼓勵開展畜禽糞便就近利用、當地消納的種養循環生產,因地制宜采用堆漚還田等技術,努力實現糞尿污染“零排放”。
4.3.1 干濕分離 是將畜禽干糞便與沖洗水、部分尿液分離的糞便收集方法。配套干糞貯存設施、雨污分流設施,可較好減少沼液處理、就地消納和貯存量,干糞分離后堆肥可擴大消納區域,是實現糞污全利用和零排放的重要舉措。
4.3.2 生物發酵床養豬 通過采用生物發酵養豬技術,豬場的糞尿直接排入墊層中,經微生物發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糞尿轉化為有機肥,豬舍里不產生臭氣和氨味,不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泄物排出養豬場,基本上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標準,大大減輕了養豬業對環境的污染。
制定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健全補助補貼機制,綜合采取財政補助補貼、財政貼息、信貸擔保等方式,加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力度;推進財政資金整合統籌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做好禁養區養殖場(小區)、養殖專業戶關停并轉的指導和服務工作,制定拆遷補償標準,保障禁養區養殖場(小區)、養殖專業戶順利關閉搬遷。結合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劃定,盤活畜禽禁養區關閉搬遷養殖場已依法取得非農業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土地,優先支持適養區畜禽生產,原則上按照“拆一補一”落實畜禽養殖場異地新建,支持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所需土地納入農用地管理。
建立多領域多部門聯合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溝通協調,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作的工作模式,強化責任、整合力量、加強督查,形成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合力。
將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地和各有關部門,對各項工作內容及各級參與單位開展績效管理,制定績效管理目標,對目標執行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核實查驗與綜合考評,考評結果作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評比表彰的依據,同時,作為下一年度相關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
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監測、評價、預報和排放監測預警體系,進一步加強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監管;建立健全畜禽養殖場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污染源信息數據庫,為畜禽養殖場污染與治理監管、標準及技術規范制定等提供科學依據。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畜禽養殖污染執法體系建設,加大污染防治日常監管力度。
[1] 朱瑩.淺談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的現狀和對策[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