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喜正,葉 玲
(1.四川省雅安市農科所,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省雅安市農業局,四川 雅安 625000)
加強農村土地流轉風險管控
祝喜正1,葉 玲2
(1.四川省雅安市農科所,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省雅安市農業局,四川 雅安 625000)
農村土地由家庭承包經營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經營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和客觀要求,也是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大勢所趨。同時,也要警覺并把控各類風險,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促進其健康發展。更應避免好大喜功,把控不嚴,草率簽約,或簽約后監管不力,對履約不到位,甚至違約行為視而不見,埋下和積累隱患,進而引發以土地流轉租金、勞動力工資支付、土地復耕等問題為主的各種矛盾和糾紛。
土地;流轉;風險;管控
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與此相隨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即農村土地由改革開放之初單家獨戶的家庭承包經營向適度規模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經營轉變,這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和客觀要求,也是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據2007年全省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會議信息,截止2016年底,四川省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率已達33.8%,其中規模經營率占20.6%。數據反映了目前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已是大勢所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促進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進程中,也要警覺并把控各類風險,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促進其健康發展。更應避免好大喜功,把控不嚴,草率簽約,或簽約后監管不力,對履約不到位,甚至違約行為視而不見,埋下和積累隱患,進而引發以土地流轉租金、勞動力工資支付、土地復耕等問題為主的各種矛盾和糾紛。
省外一家從事特色水果種植生產的農業公司負責萬畝果園管理工作。這家農業公司經營的果園,是把數個村的土地集中成片流轉,統一規劃改土建園,統一規格栽培定植而成。經幾年管護后,幼樹成林掛果,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確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由此引來各地無數參觀者。初來乍到的人們都會臆測,有如此規模的果園,企業效益一定不差??蓪嶋H情況并非如此。這家農業公司建果園7年,連年虧損,負債累累,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不僅支付流轉土地租金、發放人員工資十分困難,一拖再拖;而且對果園農資投入嚴重不足,因此帶來水果產量不高、品質不佳,雖有特色,但仍沒有市場競爭力。如此年復一年,惡性循環,導致果園經營每況愈下。
正常情況下,果樹經7年管護,已進入盛果期,贏利正當時。萬畝果園,由于規模效應,理當效益更好。但這家農業公司怎么會有如此結果呢?當初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進該企業發展特色水果產業項目時,不但提供了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基地道路、電力、水源、排灌等基礎設施條件,而且還對投產前3年水果幼樹階段,提供了資金扶持的優惠政策。應該說,當地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并對之通過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帶動地方經濟、幫助當地農村脫貧致富寄以厚望。但這家企業在拿到流轉土地經營權后,并沒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只把政府提供的項目扶持資金部分用于果園建設,由此帶來前期果園幼樹長勢弱,掛果后產量低、品質差的結果。企業在此過程中,實際只是墊付了前期項目啟動資金,并沒有或很少把企業自有資金投入到項目中去,此其一。其二,企業管理無方,不具備規?;洜I能力。萬畝果園分布于各區縣,由數個66.67~133.33hm2基地組成。各基地負責人都是年過半百、精力不濟、沒有管理經驗,只懂得一定水果種植技術的農民工。在管理方式上,各基地仍沿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吃大鍋飯的辦法,效率很低,技術措施很難落實到位,企業缺乏土地流轉履約經營能力。
近年來,各地均有類似情況出現。當然,產生原因可能還包括工商資本假借投資農業項目之名,惡意套取政府扶持農業項目補助資金,或假借產業融合,違反國家政策將流轉土地“非農化”“非糧化”,也有受自然災難如氣候災害、動物疫情、嚴重植物病害或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產生的產量、品質、價格影響,帶來涉農企業經營困難,造成履約不到位或違約。因此,對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進程中出現的違法違約行為,應加以區別對待。
充分肯定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經營模式,對加快傳統農業改造、建設現代農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做出積極貢獻。但對工商資本假借投資農業項目之名,惡意套取政府扶持農業項目補助資金,或假借產業融合,違反國家政策將流轉土地“非農化”“非糧化”,造成不良后果的,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縣、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中,要全程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指導和管理工作,掌握動態,充分發揮監管職能,把風險降到最低程度。在有農村土地流轉意愿的地方和項目上,提前主動介入,同時為土地流轉雙方提供法律、政策服務,指導(但不干預)土地流轉合同訂立。建立土地流轉合同備案審查制度,對集中成片大面積流轉農村土地的企業,應嚴格把關其履約經營能力資格審查,甄別真偽,防止因條件不具備者進入而埋下隱患。對上述外表乍看起來很光鮮、實已身患重病的企業,不要被其表象所迷惑,應多方了解企業經營狀況,把風險控制在事前。特別是對少數借土地流轉之名,想急切套取政府項目扶持補助資金者,更要注意防范。對已簽約土地流轉合同的,應加強動態管理,發現問題和矛盾及時解決消除,重點加強對政府有扶持資金項目的農業經營主體合同履約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其弄虛作假,冒領補助資金。
但對真真切切投入農業項目發展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的企業,當其在資金、生產技術管理、產品市場銷售、遭受自然災害、發生疫情等遇到重大困難時,或其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如邊界、道路、溝渠、水源、電力矛盾、農產品被盜等)時,也當雪中送炭,給予政策、法律和管理服務上的支持。使其擺脫一時困境,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