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云
(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賀州 542702)
我國主要豬病毒性腹瀉疾病的特點及其防治對策
蔣英云
(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賀州 542702)
豬病毒性腹瀉的傳染性較強,其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豬腹瀉病毒的感染。如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流行性腹瀉和輪狀病毒。一旦豬感染上此病,蔓延的速度將會很快,導致全群豬受到感染,并引起嘔吐、脫水和水樣腹瀉,嚴重時還會導致豬死亡,給養殖戶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豬;病毒性腹瀉;特點
現階段,我國生豬養殖規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得到了不斷的擴大。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使豬傳染性腹瀉疾病的發生率得到了增加。其中,病毒性腹瀉疾病是最嚴重的,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對我國主要豬病毒性腹瀉疾病的特點及其防治對策進行探究顯得十分有必要。
11月份至次年4月份是豬病毒性腹瀉疾病的易發季節,特別是在早春氣候較為寒冷的時候和雨水多較為潮濕的天氣發生的發生的幾率更大,但根據這幾年的豬場的發病情況來看,部分豬場在夏季也可能發生此病。區域性和爆發性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形式。暴發性流行一般是發在在首次感染的豬群上,而區域性流行則是豬染上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后。飲水、土壤、飼料、用具和車輛都可以使豬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染上此病,一旦豬染上此病后可以通過嘔吐物、乳汁、糞便、鼻內分泌物和呼氣將體內的病毒排到體外。不同日齡和品種的豬都易染上此病,但病毒的類型不同。流行性腹瀉病毒和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是成年豬最容易染上的;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不滿60日齡的仔豬最容易染上流行性腹瀉病毒和輪狀病毒。此外,在發病程度上,不同日齡的豬表現的也不一樣,不滿10日齡的仔豬使在容易被感染的,而且感染上后的死亡率較高;大于50日齡的豬染上后的死亡率較低,妊娠母豬、后備豬和哺乳母豬的染病率較高,但影響較小;成年豬在染上此病后的會出現3~7d的腹瀉,之后慢慢恢復,一般都不會致其死亡,但出現僵豬的可能性較大。
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和輪狀病毒病是病毒性腹瀉的主要類型。它們的外觀特征及其相似,發病都很突然,在2~5d內使全豬群受到感染。病豬脫水、腹瀉嚴重、嘔吐和拒食,大便呈灰色水樣稀便,在嚴重的時候呈噴射狀,偶爾可以看見泡沫樣的附著物,體溫時而正常時而偏高。日齡越小的豬,病程越短,死亡率也最高,成年的豬染病后一般不會死亡,但會引起孕豬的流產,35日齡以上的豬染病后死亡率較低,而14日齡以內的豬染病后死亡率高達50~100%。
可以在對后備母豬進行配種前,為其免疫接種流行性腹瀉滅活疫苗;可以分別在妊娠母豬產仔前的5~6周和前一周對其在肌肉或者鼻內接種以此輪狀病毒二聯弱毒疫苗和豬傳染性胃腸炎,使仔豬能夠通過母乳獲得抗體,促進體內被動抗體的產生;仔豬在聽過吮食母乳獲得抗體的同時,還要在8~10日齡的時候按0.3~0.5頭一份口服輪狀病毒二聯弱苗和豬傳染性性胃腸炎疫苗,在20~22日齡的時候還要對其注射豬流行性腹瀉滅活疫苗。在豬病毒性腹瀉流行季節的前20~30d時,可以為全部豬進行免疫接種,其原因是因為接種滅活疫苗后,免疫力要在14d左右才會產生,而活疫苗則需要7d左右,因此,其抗體水平的最高峰只有在接種的20~30d后才能產生。并且,對全部豬進行免疫,可以有效的防止易感豬的出現。對于剛出此病的豬群,要先用弱毒疫苗進行緊急預防接種,一般在7d之后就可以平息疫情。對于呈爆發性流行的豬群,可以在母豬產仔前的5~6周和2~3周接種輪狀病毒二聯弱毒疫苗、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疫苗,一般為1~2次。在控制住疫情后,可以按程序對豬群使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疫苗、輪狀病毒二聯疫苗。
在養豬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重環境的改善,避免豬仔染病。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密度的合適,保持良好的通風,養殖場內的空氣濕度要適中。禁止其它家禽進入到豬舍中,避免因其它細菌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
在冬季的時候要尤為注重飼料中能量飼料供應的提高,在選擇的飼料的時候要選用添加了優質油脂的飼料。做好清潔和消毒。用強效菌毒殺星每周進行一次消毒,或用氫氧化鈉、漂白粉、石灰乳對場地進行消毒。加強光照,保持地面干燥。
培養健康豬群最好的手段是不從外面引種,堅持自繁自養,但是要養殖場長期不引種也是不現實的。所以,要嚴格把控引種工作,引入種豬不能從疫區引入。在引入新豬之后,要先隔離觀察一個月,確定引入豬沒病之后才放入原來的準群當中一同飼養。引入對于發病的豬要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進行治療。
將莨菪子5g、赤石脂15g、大青葉10g、槐花12g、板藍根10g和肉桂10g磨成粉之后并將其混在一起,和葡糖糖溶液或補液鹽一同服下,每日一副,連續吃3d,對于小豬要酌情減量,效果較好。次外,可以在肌肉注射藿香正氣水,1ml/kg,并口服葡萄糖溶液或補液鹽,也有一定效果。對于不能喝水的病仔豬,可以靜注或腹腔內注射5%碳酸氫鈉溶液和5~10%葡糖糖鹽水,防止脫水和酸中毒。對腹瀉嚴重的病豬可以在注射阿托品的同時,在飼料中加入大劑量的腐殖酸鈉,使其癥狀得到緩解,避免病豬脫水。對于并發細菌感染的豬可以注射抗生素。
在豬的養殖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致使豬出現病毒性腹瀉疾病,如果不采取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進行治療,將會給養豬戶的經濟效益帶來很大的影響。養豬戶要及時掌握豬的情況,并進行合理的分析,對養殖的環境進行改善,將防護措施做好,避免發生病毒性腹瀉疾病。一旦有大規模病毒性腹瀉疾病發生,就必須及時對豬進行治療,減少經濟損失。
[1] 黃丹.豬病毒性腹瀉防治研究[J].鄉村科技,2016,(26):19.
[2] 懷志堅,懷建軍.豬病毒性腹瀉病的特點和防治[J].農村科技,2005,(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