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趙萍
(武安市農牧局,河北邯鄲 056300)
規模化豬場豬病流行動向及防治對策
裴趙萍
(武安市農牧局,河北邯鄲 056300)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規模化養豬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通過規模化養豬。可以有效降低養豬的經濟成本。提高技術水平。從而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同時也由于畜禽及其產品的頻繁流通和交易,近幾年來我國豬病的種類越來越多,疾病的復雜程度不斷加劇,對疾病的控制也越來越難。由于疫病的存在,直接影響了豬場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甚至造成養豬場的嚴重虧損和倒閉。本文將對規模化豬場中豬病的流行動向進行分析,探討防治對策,希望對科學化養豬方法提供借鑒。
規模豬場;疫病;流行動向;診治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豬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它作為危害養豬業的頭號烈性傳染病,被定為國際檢疫對象。在我國,由于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應用,豬瘟一度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但近年來又有逐漸回升的苗頭,而且當前豬瘟的發生發展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從過去頻發的大流行轉變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區散發性流行。豬瘟病毒低毒力毒株通常僅引起溫和型疾病經過和隱性感染。但是妊娠母豬感染溫和型或低毒力毒株時,可發展成“帶毒母豬綜合癥”,其母豬食欲和精神狀況未見異常。由于病毒侵襲子宮內的胎兒,造成木乃伊、流產、死胎(約占每窩仔豬的1/2~2/3)或者產出弱仔;有的發生先天性肌肉顫抖;有些所產仔豬雖然無明顯病狀,但是感染豬終身帶毒和排毒,接種豬瘟疫苗后不易產生免疫應答,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并且經易感豬傳幾代后,則毒力增強,造成豬瘟的持續感染或潛伏感染。目前我國流行的豬瘟病毒與傳統的石門系強度、免化弱毒在抗原上有較大差異,從而導致免疫逃避株的產生,導致免疫失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中含有的吐溫-80成分干擾了豬瘟的免疫。高密度免疫壓力下出現的豬瘟致弱毒株感染母豬的現象已大為普遍,出現了所謂的帶毒母豬綜合癥。通過胎盤引起胎兒先天感染而致終止帶毒。從而說明可通過胎盤感染或公豬精液帶毒感染豬瘟。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又稱之為藍耳病。藍耳病由豬的繁殖及呼吸綜合征引發的病毒性傳染病。這類疾病在仔豬、妊娠母豬中發病明顯。治療過程中,由于這種疾病與流感、豬狂犬病等癥狀類似,容易導致誤診。此外,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疾病流行時,極有可能并發多種細菌性感染,從而降低了乳豬及斷乳豬的存活率。
豬圓環病毒Ⅱ型及其相關的疾病已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生于流行,發病率最高可達60%,暴發時死淘率在40%以上,現已被世界各國的獸醫與養豬業公認為繼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之后新發的豬傳染病,在全國幾乎100%的養豬場流行。國內存在的豬圓環病毒感染,以豬圓環病毒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混合感染為主,并繼發或并發細菌,造成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給斷奶仔豬造成嚴重的損失。另外,還發現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和豬圓環病毒引起初產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
附紅細胞體病主要是因附紅細胞體而導致的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發病期間的主要表現為厭食、發熱、黃疸、貧血、耳尖和下腹淤血等,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昆蟲傳播為附紅細胞體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此外,人工受精、注射等器械也會引起感染。該病通常在與其他主流行疾病混合感染時會對豬群造成危害,且常發生于飼養、管理條件較差的小型豬場。
規模化飼養的豬群,如果感染豬圓環病毒病或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將會對整個豬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改善飼養管理模式,對做好豬病的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種豬場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產房、保育舍的管理,采取全進全出模式進行管理。對于最近投入使用的豬場,可以將豬舍、產房、培育室等分開進行管理,從而達到防控豬病的目的。
如何建立綜合防控措施?首先,落實管理制度。豬場的管理制度,要仔細研究、分析,查缺補漏,達到面面俱到的完善程度。在豬場隔離方面,需要有相關制度規定,對隔離設施、消毒設備要做到明確、規范。在衛生管理方面,要加強檢查,重視衛生打掃的過程,確保衛生打掃符合標準。其次,組織培訓。規模化豬場需要定期的組織技術人員學習、培訓。培訓工作需要制定計劃,并且需要持之以恒,以提升自我的豬病防控、處理能力。最后,獸醫診療建設。獸醫診療,是豬場養殖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加強獸醫診療體系建設,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開展豬病(流行性、常見性)的常規實驗室檢測工作。
在大規模養豬場的管理中,為有效的限制豬流行性疾病的發展和蔓延,保證免疫接種科學性、計劃性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情況下,應對豬群抗體進行免疫監測,客觀評價朱清的免疫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免疫程序進行科學免疫,以達到降低免疫病發生率的目的。需進行免疫接種的常見豬病有偽狂犬病、豬瘟、豬口蹄疫、細小病毒病、藍耳病等,其余疾病的接種應依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例如豬鏈球菌、豬丹毒、豬水腫病等的免疫接種。在強化實施高效免疫防御的過程中,應注意科學免疫程序的實施。
想要切實的降低豬病的發生、傳播,提高豬場的養殖效益,追根溯源,必然需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控工作、落實免疫預防。規模化養豬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要想實現科學化養豬必須抓好每一個環節,從豬種的選擇到養成都有很多需要注重的細節,降低發病率,提高成活率,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1] 郭紅炳,馮尚連,呂金輝.規模化豬場豬病流行動向及防治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2,(2):227-231.
[2] 陽建輝,李旭紅,譚溪清,等.淺析規模化養豬場疾病發生原因與防疫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2011,(1):130-133.
[3] 甘孟侯.當前我國豬傳染病的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中國獸醫雜志,2005,(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