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藝
(四川達州市達川區渡市鎮畜牧獸醫站,四川達州 635000)
提高散戶生豬免疫效果的四種方法
周 藝
(四川達州市達川區渡市鎮畜牧獸醫站,四川達州 635000)
最大限度追求免疫效果是基層防疫人員的共同愿望。但由于散戶不同于大戶,提升免疫效果非常困難,所以只有選擇適當方法才有實效。本文是通過多年積累總結出了四點參考經驗,愿與同行或養殖者分享。
生豬;聯窩免疫;加免;月免疫日;抗體監測
在騸豬時分別對仔豬和母豬一邊一針豬瘟和口蹄疫,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流行地區,間隔7~10d后再對仔豬、母豬同時免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
一是仔豬獲得母源抗體,縮短了仔豬免疫空白期,減少疫病傳播機會;二是為加免創造了條件,一部分仔豬在聯窩免疫中形成了首免,春秋兩季免疫時就形成了加免;三是種豬免疫達到了2~3次/年,基本達大場免疫標準,效果應該不成問題。
聯窩免疫適用于滿月騸豬群體,對個別地方有雙月齡騸豬的不太適用,所以雙月齡騸豬應在30日齡免疫;仔豬母豬必須同時免疫,杜絕只免仔豬不免母豬的作法;騸割時豬瘟和口蹄疫免后7~10d,還應進行高致病性藍耳病免疫。
(1)自產仔豬的加免:騸割時按以上所說的聯窩免疫方法初免,間隔35~40日齡加強免疫一次。
(2)新購進豬加免: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方法是一邊一針豬瘟和口蹄疫,7d后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購進第一次免后間隔35~40日齡加免一次。
(3)春秋兩季普免后的加免:在普免結束后,間隔35~40日齡加免。母豬仍然遵從在騸割時一邊一針同注口蹄疫和豬瘟苗的作法。
二次免疫與第一次免疫相比,產生抗體的速度快,濃度高,持續時間長,繼而能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能及時將抗原清除,更能有效抵御重大動物疫病侵襲。
加免與免疫時間、用藥劑量、操作規程等息息相關,所以按規運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在每個自然村在每月固定1~2d作為該村的動物免疫日期,屆時,由防疫人員到村到戶對需要進行補免和加免的生豬進行免疫。
對新進的、新產的、上次未免的不漏免,促進免疫密度達到動態100%。同時又能及時掌握進出變化,利于工作開展。月免疫日制度是促進常年性防疫的重要措施,對減少免疫空白期、促進免疫抗體高水平效果明顯。
時間應相對固定,若遇特殊情況依后順延;到村入戶需作深入細致了解,切忌敷衍行為。
以鄉(鎮)或村為單位,隨機抽血測抗2次/年以上、數量至少10頭(只)以上,對抗體水平低于70%的動物群體,立即實施加免。
常年保持較高抗體水平,增強抗病能力。
(1)按理監測面越大、頻率越高,測定越準確,但由于受資金、人手的限制,散戶一般主要以春秋兩季測抗為主,所以隨機抽查尤為重要。
(2)除春秋兩季測抗外,平時測抗的重點應放在養殖密集區,至少測抗2~3次/年以上。
(3)免疫效果應用要及時,發現動物群體保護水平下降,立即實施加免。
[1] 蒲秋華.提高散戶生豬免疫效果的方法[J].獸醫導刊,2016,(20):194.
周藝(1969—),男,四川達州市達川區人,高級獸醫師,擔任鄉鎮站長多年,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