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杰 李鑫慧
(河南普愛飼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
新生仔豬的飼養管理
韓文杰 李鑫慧
(河南普愛飼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
豬場盈利的核心是多生、少死、快長,其中少死和快長即提高成活率和加快增重,科學的新生仔豬飼養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產房仔豬成活率,并且可為以后各階段豬快速增重打下基礎。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述新生仔豬的飼養管理。
仔豬;飼養;管理
仔豬出生時必須要專人看管,仔豬出生后清理其口腔及鼻腔粘液,先用鋸末擦拭仔豬身體表面然后用毛巾擦干凈,剪斷并結扎臍帶,放入預熱好的保溫箱中,待仔豬全身干燥后及時讓仔豬吃到初乳。仔豬斷臍時在離臍孔2~3cm處結扎,用手術剪在距離扎口1cm處剪斷,斷端及臍部用5%碘酊消毒。對于假死仔豬應將其前后驅以肺部為軸向內側并攏、放開反復數次,頻率為20次/min,或抓住仔豬后肢倒提,拍其臀數次幫助其恢復呼吸。
為讓仔豬獲得足夠的母源抗體及能量,初生仔豬在出生1h內須吃到足夠的初乳。仔豬吃初乳前注意要將母豬乳房消毒并擠掉前面幾滴奶水。放奶時飼養員需看護,將初生重小的仔豬放在前排乳頭,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頭。弱小仔豬放奶前口服50%葡萄糖溶液8~10ml,人工輔助吃奶。
在初生仔豬吃足初乳6h后,對其進行剪牙斷尾。剪牙時從牙根處剪除上下兩側的犬齒,斷口要平整,且要避免損傷到牙齦和舌頭。斷尾時在距尾跟3~4cm處用剪尾鉗剪斷,在傷口處涂抹高錳酸鉀或碘酊消毒止血。剪牙鉗和剪尾鉗均需用消毒液浸泡2h后擦干備用。
為保證每窩仔豬數的均勻度,并提高產房成績,因此在產后24h內根據母豬的帶仔能力和仔豬個體大小與體質強弱進行并窩,體重小體質弱的仔豬用乳房泌乳狀況好的母豬哺乳。寄養時注意從先出生的仔豬中選擇體重較輕的寄養給后分娩的母豬,從后出生的仔豬中挑選體重較大的寄養給先分娩的母豬。一般要留下體重較小的仔豬,寄養出去體重較大仔豬,初產母豬要寄養體重較大的仔豬,并且實行滿負荷帶仔,有利于乳房發育。寄養的變動要最小化,盡量減少可有可無的寄養。寄養時先混群2h讓仔豬間具有相似的氣味,如母豬應激大時可向母豬鼻部噴灑氣味較濃的消毒水(濕布擦拭寄養仔豬,涂抹母豬鼻部),注意觀察寄養仔豬的狀況及母豬對寄養仔豬的情緒。
補鐵能預防仔豬貧血死亡的發生,并能有效減少仔豬腹瀉的幾率,仔豬出生后體內及母乳提供鐵基本可以滿足6日齡內的生長需要,6日齡之后即使母豬飼喂含鐵的飼料,也不能完全滿足仔豬對鐵的需求,因此仔豬需要在3日齡時人工補鐵,一般肌注右旋糖酐鐵2ml/頭。在仔豬7日齡及斷奶時肌注20%長效土霉素1ml,能有效預防仔豬常見細菌病,減少斷奶應激。
為保證仔豬斷奶后能順利采食飼料,應在7日齡開始給仔豬開始教槽。7日齡開始將教槽料撒少許在母豬乳房及保溫箱內,讓仔豬熟悉教槽料的氣味和味道,并將料盆內撒上少量教槽料。補料時每窩補料7d3指量(約5g),14d5指量(約10g),21d手掌量(約20g)。每天4~6次,少喂勤添,保證飼料新鮮。料槽要擺放于干凈區域且位置固定,及時清理料槽中的余料及污物。
公豬若不需要留作種用就必須進行閹割,閹割可以提高豬的生長速度,改善肉質。仔豬去勢時間以5~7日為宜。若仔豬日齡太小,睪丸易碎,日齡太大,則對仔豬應激大,傷口恢復慢。閹割過程中注意刀片、陰囊部的消毒,用手指擠壓陰囊,使其緊繃,在陰囊下端開口,切口以能擠出睪丸即可,將睪丸、附睪、精索全部取出,最后用碘酊消毒術部。注意操作前觀察豬只整體情況,精神狀態不佳,疾病、弱小仔豬不閹割,閹割后加強衛生打掃,降低傷口感染風險。
只有把握好產房關鍵的幾天,按標準做好新生仔豬管理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才會提高成活率和增重,進而提高效益。
[1] 蘇松.初生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J].畜禽業,2015,(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