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欣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豬鏈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王亦欣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為了探討豬鏈球菌病的防治措施,本文從豬鏈球菌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方面一一進行了闡述。目的是提高對豬鏈球菌病的認識,并做好該病的預防工作。
豬鏈球菌??;人畜共患病;腦膜炎;敗血癥;防治措施
豬鏈球菌屬于鏈球菌屬,菌體呈圓形或卵圓形,直徑小于2μ m,一般呈鏈狀或成雙排狀,在固體培養基上呈短鏈,在液體培養基中易呈長鏈。本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兼性厭氧,少數厭氧。多數致病菌的生長要求較高,在普通瓊脂上生長不良,如加有血液、血清的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多數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豬鏈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豬的上呼吸道(主要是扁桃體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豬群之間感染的傳播通常是由于健康帶菌者的運輸所致,健康帶菌豬引入一個未感染的豬群后,通常未感染的豬群中斷奶豬和育肥豬便暴發鏈球菌病。病豬和健康帶菌豬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含有病原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7~10月易出現大面積流行。仔豬多發敗血癥和腦膜炎,化膿性淋巴結炎多發生于中型豬。在獸醫臨床上,本病常常是一些病毒病如豬瘟、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等的繼發病。
豬鏈球菌病主要表現三種類型,即豬敗血性鏈球菌、豬鏈球菌性腦膜炎和豬淋巴結腫脹。病程一般為2~8d,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高達70~80%。
3.1 豬敗血性鏈球菌
敗血性鏈球菌常見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發病急、病程短,多在不見任何異常表現的情況下突然死亡;或突然減食或停食,精神萎靡,體溫升高到41~42℃,臥地不起,呼吸急促,多在6~24h內死亡,死亡時從全身天然孔流出暗紅色血液。急性病例的病豬表現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到43℃,呈稽留熱,食欲減少或廢絕,喜飲水。眼結膜潮紅,有出血斑,流淚,流漿液性鼻液,呼吸急促,間隔有咳嗽,頸部、耳廓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出現跛行,病程稍長,多在3~5d內死亡,發病率一般為30%左右,死亡率可達到80%。慢性主要表現多發性關節炎,高度跛行,疼痛,不能站立,病程2~3周。
3.2 豬鏈球菌腦膜炎
腦膜炎多見于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哺乳仔豬的發病與母豬帶菌有關,較大的豬也能發生,病初體溫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漿液性和黏性鼻液,迅速表現出神經癥狀,如共濟失調、后肢麻痹、四肢作劃水動作、頸部強直、角弓反張、震顫。急性多在30~36h死亡。亞急性和慢性病程稍長,主要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逐漸消瘦衰竭死亡,或康復。
3.3 豬淋巴結腫脹
豬淋巴結腫脹常見于斷奶仔豬和出欄育肥豬,該病由鏈球菌經口、鼻及皮膚損傷感染而引起,傳播緩慢,發病率低,但豬群一旦發生,很難清除。本病主要以頜下淋巴結發生膿性炎癥常見,其次在耳下部和頸部等處淋巴結。受害淋巴結最初出現小膿腫,然后逐漸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顯著隆起,觸診堅硬、有熱痛。病豬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由于淋巴結腫疼,影響豬的正常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膿腫成熟后自行破潰,流出綠色、稠厚、無臭味的濃汁。濃汁排盡后,全身癥狀顯著減輕,肉芽組織生長結疤愈合。
最急性病例病理變化為:天然孔流出紅色泡沫液體,氣管、支氣管充血。急性死亡豬表現為耳、胸、腹下和四肢末端有紫紅色出血點,皮下組織廣泛性出血。胸腔內積聚大量的黃色或混濁液體,含有纖維素絮狀物質;心包內積有淡黃色液體,心肌軟化,色澤變淡,心內膜出血;化膿性支氣管肺炎,也能看到間質性肺炎,有時肺臟出現嚴重萎縮。脾臟明顯腫大,包膜下有出血點,邊緣梗死、切面隆起;腎臟稍腫大,皮質髓質界限不清,有出血點。胃和小腸黏膜充血、出血。腦膜炎表現為腦膜充血、出血,個別病例出現腦膜下積液,腦切面有點狀出血。慢性病例關節腔內有黃色膠凍樣、纖維素性及膿性滲出物,關節囊膜面充血,淋巴結腫脹。
最急性病例由于發病快,病程短,在未見到癥狀前突然死亡,這些和豬丹毒等烈性傳染病有相似之處,很難作出準確診斷,因此早期的診斷必須結合該病的流行病學、尸體剖檢及細菌學分離鑒定來確診。也可通過藥物治療作為輔助診斷。急性、慢性病例通過該病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尸體的病變特征可得到初步診斷。如需確診還要結合細菌學分離鑒定和病原學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診斷。
6.1 綜合性預防
預防本病主要應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和平時的消毒工作。豬只如出現創口,要及時進行外科處理。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引進種豬應嚴格執行檢疫隔離制度。加強平時疾病的監測工作,淘汰陽性帶菌母豬等措施對預防本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飼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藥物,藥物治療早期斷奶仔豬和母豬,會收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6.2 免疫預防
本病流行的豬場和地區可使用疫苗進行預防。目前國內用于此病預防接種的疫苗有兩類,一是滅活的氫氧化鋁滅活苗,另一類是活的弱毒疫苗。弱毒苗是由C群鏈球菌制備的,預防由豬鏈球菌2型引起的疾病效果不佳。滅活苗是由豬鏈球菌2型菌株制備的,對預防由改型菌株引起的疾病有較好的免疫效果,妊娠母豬可于產前4周進行接種;仔豬分別于30日齡和45日齡各接種1次。后備母豬于配種前接種1次,免疫期可達到半年。
6.3 緊急預防和治療
對發病豬群應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并對周邊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豬鏈球菌對抗生素較為敏感,對豬鏈球菌有較好抑制作用的藥物分別是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四環素、磺胺類和喹諾酮類。對確診為豬鏈球菌病的豬,臨床上首選是青霉素,連續用藥,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1] 方園園,費東亮,崔琰.豬鏈球菌病綜合防治措施探討[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7,(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