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瓊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4022)
雞大腸桿菌病病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楊繼瓊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4022)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類疾病的總稱。近年來隨著集約化養雞的迅速發展,該病的流行日趨嚴重,使患病的雞群生長發育受阻,飼料轉化率下降、死淘率及屠宰廢棄率增加,種雞及產蛋雞的蛋品質量下降和孵化率降低以及治療費用的增加等,給養雞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文章針對雞大腸桿菌病多發的原因與防治進行論述,以給廣大養雞戶提供參考。
雞大腸桿菌病;病因;分析;防治
1.1 免疫抑制
主要是由雞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的感染繼發造成。往往會先破壞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統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雞只不同程度地出現免疫抑制等,從而為大腸桿菌的入侵打開了門戶。
1.2 免疫應激
某些應激反應可引發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如接種疫苗時雞群產生的應激反應以及免疫程序設計不當都會引起雞群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癥狀,從而造成大腸桿菌感染和繼發感染。
1.3 有害環境
有害的環境因素也是引起大腸桿菌感染主要原因之一。飼養管理差,環境污染嚴重,應激因素長期存在,都能促進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如氣候突變、寒冷、悶熱、通風換氣不良、氨味過濃等應激因素,使雞群抗病力減弱,大腸桿菌乘機侵入,引起機體發病。衛生條件差,糞便、污水、病死雞等不能無害化處理,從而造成了雞場環境污染嚴重,細菌、病毒大量存在。對消毒工作不重視或不嚴格,飼養密度過大,潮濕的環境又為大腸桿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1.4 飲飼及營養狀況
日常生產中,飼養方式、飲水等會直接影響到雞群營養狀況的好壞,日糧營養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營養成分之間的平衡狀況等都是引發大腸桿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如飼料營養缺乏(維生素等含量不足)、飼料霉變等,會導致雞抵抗力下降,對大腸桿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2.1 預防措施
2.1.1 加強飼養管理。對飼料進行合理搭配,保持飼料、飲水清潔,及時清除糞便等。飼養密度過大的雞群,要適度調整,保持良好通風換氣,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避免驟冷驟熱,以減少各種應激等誘發因素。
2.1.2 加強消毒。定期對場地、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注重帶雞消毒。污染嚴重或常發病雞場,要根據情況適當縮短消毒間隔時間,一般5~7d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2.1.3 疫苗接種預防。接種大腸桿菌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該病的發生,但因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對有條件的已發生污染的雞場建議用本場分離的大腸桿菌菌株制作滅活菌苗進行免疫接種,效果可靠。
2.1.4 加強種蛋管理,建立健康的種雞群。大腸桿菌可因種蛋帶菌而垂直傳播,因此,必須做好種雞群大腸桿菌病的凈化工作。
對病雞不能留作種用,一律淘汰。另外,種蛋本身不帶菌,但由于撿拾不及時或者產蛋箱衛生狀況不良,使種蛋與糞便接觸而受到污染。因此,孵化場還須作好對種蛋的消毒,以減少種蛋污染。在種蛋入孵前必須做好藥物消毒工作。如果有條件,種蛋產出后2h內應用藥物熏蒸消毒或用0.3%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雞噴霧消毒,確保種蛋有最高的孵化率和健雛率。
2.1.5 實行全進全出制。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齡、不同批次雞群間的交叉感染。同時,雞群盡可能采用封閉式管理,這樣可減少或杜絕雞群與大腸桿菌的污染物接觸,防止本病發生。
2.1.6 加強飼料飲水的獸醫衛生監測。飼料的采購、貯存和加工等環節要加強衛生管理,防止發霉、變質,減少大腸桿菌的污染。對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儲水設施以及輸水管道要經常清理、定時消毒。
2.1.7 藥物預防。在飲水或飼料中按預防劑量投喂抗生素可對該病的發生起到預防作用。
2.1.8 有效控制其他疾病。在基層服務中發現,很多其他疾病導致大腸桿菌病的繼發或混合感染,如雞沙門氏菌病、霉形體病、傳染性鼻炎、傳染性支氣管、喉氣管炎、新城疫等。對于這些疾病,目前都有較好的疫苗或藥物進行預防。因此應制定適合本場的防疫程序并認真實施,盡可能防止其他疾病的發生,這樣也就間接的起到預防和減少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2.2 治療
(1)病雞隔離,及時治療。對急性經過的不及救治的病死雞做好焚燒掩埋及消毒工作。
(2)加強飼養管理,消除誘因,加強衛生消毒。
(3)合理使用抗菌藥。通過藥敏試驗,選擇高敏藥物,克服盲目用藥,根據藥敏實驗結果,合理選擇和交替使用抗菌素。
(4)使用中藥。一般情況下,單純因大腸桿菌感染而發病者較少,大部分都是繼發或混合感染,辯癥施治,合理搭配中藥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方劑:黃連50g、黃芩60g、紫花地丁40g、赤芍30g、梔子30g、地榆60g、大黃40g、木香30g、白頭翁50g、知母30g、秦皮50g、甘草30g,烘干粉碎后,按500g拌飼料100kg自由采食,連喂3d,可較好的控制病情。
(5)綜合措施。根據用藥史及病情,全面分析藥理并通過藥敏實驗篩選,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式綜合治療,并在飼料中2倍量投服維生素C保健粉,同時飲用電解多維,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大腸桿菌是條件性致病菌,防制該病的關鍵在于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各個環節的衛生消毒,減少各種誘發因素,嚴格執行衛生防疫措施,創造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有效控制容易并發和繼發該病的病原是防止本病發生的有效措施。篩選地區性免疫原性優良的大腸桿菌菌株制作菌苗,乃是防制雞大腸桿菌病及有效進行免疫預防的基礎。建議有條件的雞場,最好采用自家滅活苗,這樣效果可靠,更適用于血清型復雜的地區。
[1] 郭萬柱,吳彤,陳瑤先.動物微生物學[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 丁紅雷,王豪舉,楊紅軍.雞大腸桿菌病病原的分離鑒定[J].動物醫學進展,2005,(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