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素文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家畜改良站,河北秦皇島 066400)
淺談規模化豬場的飼養管理
葛素文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家畜改良站,河北秦皇島 066400)
本文從選擇種豬,科學喂養和出欄體重幾方面,提出對規模養殖戶生豬飼養管理技術的一些膚淺觀點,供廣大養豬同仁商榷。
選擇種豬;科學喂養;出欄體重
養豬仍是我縣大多數農民的一條主要創收途徑,也是多數養殖專業戶先富起來的一條相對可靠的途徑。養豬生產實踐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我國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豬種資源概括起來可分為三類:地方豬種、培育豬種和引入豬種。
過去,傳統的家庭式養豬基本上是有什么豬就養什么豬,對優良種豬的選育并不重視。但是要搞現代規模化養豬則必須要考慮選擇優良的品系種豬。地方豬種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低、胴體瘦肉率低、脂肪率高,出售價格低,所以規模化豬場不宜喂養地方豬種。培育豬種既保留了我國北方豬種的優良特性,又吸收了國外優良豬種的優點。引入豬種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瘦肉率較高。如果自繁自養,仔豬降生后160天左右即可出欄,出售價格比本地豬高1元/kg,每頭可獲純利100~200元。喂養引入豬種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喂養標準的瘦肉型豬,最好是“三元雜種豬”。
2.1 原窩喂養
分群時應注意盡量保持原圈原群飼養,個別調整的原則。同窩的豬放在同圈育肥,能夠避免咬架、爭食、爭床位等現象,且如群體整齊度高,利于生長發育。如果同窩豬的整齊度差,應進行適當的合群,群體多少以8~10頭同養為宜。
2.2 科學調制飼料
飼料要從能量水平,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水平,礦物質和維生素水平,粗纖維水平等方面綜合考慮,使各種營養的數量和比例均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全價配合飼料是根據科學配方,用多種飼料配合而成的,具有增強適口性、可應用率高等優點,是最理想的喂豬飼料。
2.3 科學選擇飼喂方式
采用科學的飼喂方式,能夠合理地應用飼料,提高飼料轉化率,使豬多長肉,快出欄。因而,養豬戶在飼喂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3.1 稠喂與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湯會灌大肚,從而導致消化液分泌增加,加速胃的排空,使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最終下降飼料營養成份的消化率。而稠喂特別是生干喂和生濕喂,能增強豬的咀嚼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延長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和提高營養成份的消化率,因而提倡稠喂。干飼料拌水或干飼料拌青飼料漿水的干濕程度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
2.3.2 少餐與多餐
必須根據豬的類別、年歲,季節和飼料性質來選擇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力弱,從7日齡起主要是誘食,因而,可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乳,每天就可喂6次以上;剛斷乳的小豬對飼料的消化機能正處于日趨增強的階段,每天可喂4~5次;帶仔母豬和妊娠后期的母豬,需要營養多,每天可喂4次;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喂3次即可。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豬的靜止時間也長,可酌情加喂1~2次稀食,以防饑餓并補水。冬季酷寒,晝短夜長,則早晨要喂得早,晚上要喂得遲,以適當拉開間隔時間。而且晚上一次還要喂得稠,以防餓御寒。
2.3.3 定時、定量、定質、定溫
每天應該固定喂豬的時間,這樣會使豬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不但吃食香,也便于消化,且不易鬧腸胃病;如果喂食時間不固定,打亂了豬的生活規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生長發育緩慢。飼喂者要掌握豬的食量,一般以飼喂后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豬的食欲規律一般是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間最差,一天的喂量應大體根據這個規律來分配,使豬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欲。日糧的配合不要變動太大,飼料變更時,要逐漸過渡,否則,會使豬消化不良或患病。一般變更期為4d,即在4d內,飼料是逐漸減少或逐漸增加的。飼料溫度對豬的虛弱和增重也有較大的影響。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為好,冬季應酌情用熱水調制飼料和喂溫水。
2.4 供給清潔飲水
水是豬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豬飲水缺少,會造成食欲退,采食量減少,便秘頻繁,日增重下降和飼料利用率降低,膘厚增加,嚴重時還會引起疾病,所以要用清潔的飼料和飲水。
2.5 驅蟲、健胃、去勢、免疫接種
豬群適應環境后,在豬群健康狀態下及時進行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傳染性疾病的免疫。由于生飼喂豬易感染寄生蟲,應每月進行一次驅蟲,另外還應盡早進行去勢、健胃,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優良品種豬的生長潛力,為育肥打下基礎。
2.6 豬舍環境衛生
規模豬場環境衛生是防止二次感染的有效措施。豬場用具常清刷消毒,豬舍要冬暖夏涼,通風、清潔、干燥、光線充足,定期進行消毒,消毒藥要常更換,以防細菌、病毒產生耐藥性。生產區要種植花草、樹木,美化凈化環境。管理和處理好糞便,豬場禁止飼養貓、狗等小動物。在安全地帶要定期滅鼠,嚴禁將病豬肉帶進豬場食堂,控制疫病傳播。
隨著肉豬的體重增加,日增重先逐漸增加,到一定階段后則逐漸下降。適宜的屠宰體重應該是使經濟效益和肉的品質都能達到理想要求的體重。一般地方豬種體重以70~80kg為宜;引入豬種為雜交種類,豬長到90~110kg就應屠宰,此時的經濟效益和肉的品質均較好。
總之,要想使生豬生產安全、穩定地進行,應選擇適應一定飼養管理條件并滿足市場需求的雜種仔豬,以充分利用雜交優勢,同時應提供優質、安全、均衡、營養全面的飼料,加強嚴格的消毒和科學的免疫制度,給生豬創造良好舒適的環境,進行科學有序的飼養管理,確定適宜的出欄體重,這樣才能提高肥育效果,使養豬場的利潤最大化。
[1] 廖從正.淺談規模豬場飼養管理技術[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2,(3):21-23.
[2] 張旭,徐春燕.淺談規模化豬場種豬飼養管理[J].湖北畜牧獸醫,2012,(10):18-19.
葛素文(1975—),女,大學本科學歷,畜牧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