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永智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石乃亥鄉畜牧獸醫站,青海共和 813000)
試析乳用犢牛的培育和飼養管理
閆永智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石乃亥鄉畜牧獸醫站,青海共和 813000)
乳業是我國的朝陽產業,因此乳用犢牛的培育與飼養管理就變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本地區乳用犢牛的培育與飼養管理相關技術方法,希望以此為參考來加速我縣養牛業及乳業的良性有機發展。
乳用犢牛;培育;飼養;管理;生長發育
從出生到6個月月齡內的牛被稱為犢牛,按照生產管理現實需要,應該將犢牛期劃分為出生后3~5日齡的新生期,6~90日齡的哺乳期以及從斷奶后到6月齡的斷奶期。正常來講犢牛的生長發育速度很快,且飼料報酬相當高,所以對它們的良好飼養管理也是對未來乳牛生產管理的前提關鍵。本文所希望的就是加強犢牛健康指標,使其培育與飼養管理過程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本地區在近年來大力發展奶牛飼養,奶牛飼養成為當地農業結構調整和群眾增收的途徑之一。按照當地數據調查統計,我縣從2010~2016年的奶牛存欄數已經從4000頭上升到10000頭,這與本地區在乳用犢牛方面的精心培育與飼養管理不無關系,其犢牛成活率高達90%以上。照如此態勢發展下去,到2020年,本地區的乳用犢牛產量可以達到20000頭以上,當地乳牛產業的后備力量正在逐漸擴大,發展前景可期。
2.1 對乳用犢牛新生期的早期補飼
考慮到在犢牛出生后7d內的新生期,其抗病能力較差,營養方面短缺,且它們還無法適應新的生存環境,所以本地區也加大了犢牛初期培育力度,在早期主要以初乳喂養為主,借助初乳中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來增強犢牛的免疫能力及抗感染能力。另外,本地區還提出了“早期補飼”培育技術概念,它就是指為犢牛早期補充喂養富含植物性營養元素的飼料,針對他們的胃腸與消化腺發育狀況進行營養補充。因為據當地研究也發現,初生犢牛需要較高的補飼水平,因為這決定了它們瘤胃的健康發育程度,也直接影響著它們的整體生長發育速度。在過去本地區也嘗試過為犢牛大量哺乳,雖然此方法提高了犢牛的增重速度,但實際結果卻非常不利于其瘤胃的發育。再一方面,全乳也是當地嘗試過的喂養方式,它能夠充分滿足犢牛對蛋白質的實際需求,但在能量補充方面卻有所欠缺。整體而言,如果犢牛在3月齡以后其日糧主要以母乳為主,它的瘤胃就一定會處于生長發育停滯狀態,這也會大幅度降低犢牛的育成期成長節奏,對后期乳牛的生長性能培育及產能發揮也會產生巨大影響。
2.2 早期補飼的具體方法
對乳用犢牛的早期補飼方法主要分4點來解讀,它們分別為干草補飼、精料補飼、多汁飼料補飼以及青貯飼料補飼。
首先是干草補飼,當犢牛出生后7~10d左右時間要開始訓練它們采食干草,主要要讓犢牛在草架或犢牛槽位置自由采食干草并咀嚼。
其次是精料補飼,在犢牛出生5~20d左右要訓練它們采食混合精料。在初喂階段,要將精料研磨成細粉,配合骨粉、食鹽等等礦物質飼料混合使用,將其涂抹到犢牛口鼻處讓他們自由舔食。在經過初喂階段,就要利用精料配合溫水進行干溫料糖化喂給,這樣能夠提高飼料對于犢牛的適口性,有效增加犢牛采食量。一般來說,1月齡犢牛每日可喂養干溫料250~500g,2月齡犢牛每日可喂養干溫料500g。
第三是多汁飼料補飼,多汁飼料補飼能夠有效促進犢牛消化器官的良好發育,一般在20日齡開始后,就可以利用混合飼料配合打碎的胡蘿卜為犢牛進行多汁飼料補飼,最初每天補飼20~30g左右,而從2月齡開始每天增加補飼到1~2kg為最佳。
最后是青貯飼料補飼,本地區從2月齡開始后為犢牛進行青貯飼料補飼,通常從最初的100~150g(2月齡)開始,一直增長到1.5~2.0kg(3月齡),待到犢牛成長到4~6月齡時其青貯飼料補飼量會增加到4~5kg。
本地區為了充分保護乳用犢牛,使其能夠健康成長,在管理技術方面劃分了多個層次管理技術,例如初生犢牛護理、哺乳衛生管理、調教管理、早期斷奶等等。下文主要介紹初生犢牛護理與早期斷奶兩階段的管理技術。
3.1 初生犢牛的護理管理技術分析
本地區在初生犢牛護理管理方面主要分為3步驟:首先是清除黏液,因為犢牛在出生后其口鼻都會存在黏液,為了避免犢牛吸入這些黏液,需要將它們從后肢倒吊起來,拍打胸部使它們吐出已吸入黏液,將其口鼻邊及周身黏液擦拭干凈;其次要斷臍帶,采用已消毒的剪刀在距離臍孔10~13cm位置剪斷臍帶,并配合碘酊消毒,防止犢牛出現發炎癥狀;最后是喂給初乳,在犢牛出生后1h內就要對其喂給2L初乳,保證其出生后營養充足。本地區也曾經實驗如果未能在犢牛出生后24h內為其喂給初乳,犢牛則會喪失大部分病原抵抗能力,很容易感染大腸桿菌引發痢疾而快速死亡。在初乳喂給5~7d以后,可以控制每日喂給量在犢牛體重的1/6左右,且每日喂給3次,并保持飼料溫度維持在36~39℃左右。
3.2 初生犢牛的早期斷奶管理技術分析
本地區在初生犢牛的早期斷奶管理技術方面主要采用全乳、代乳品與開食料混合使用方法。其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為首先在犢牛1月齡時為其斷奶,利用代乳品來替代母乳,而初期母乳不完全斷,保證用量在100kg內為最佳。在犢牛出生第一周為其喂給初乳4~6kg,第8天開始為其喂給全乳2.5~3.0kg,同時配合代乳品400~500g,再加少量開食料。然后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增加開食料與代乳品的喂給量。到10日齡就要讓犢牛開始自由采食干草,同時逐漸停止代乳品喂給量。到3月齡時,完全改成喂給一般飼料,和成年乳牛同步管理。
犢牛在出生以后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在日常培育與飼養管理方面要做到細致入微,面面俱到,從哺乳、飼料喂養到疾病防治做到全面呵護,確保其能夠健康成長,為后期乳用生產奠定良好基礎。
[1] 羅婧.淺談犢牛的飼養管理[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