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畜牧獸醫局
豬疥螨對養豬業的危害及綜合防控
周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畜牧獸醫局
螨病俗稱疥螨、癩,是豬疥螨寄生在豬的皮內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的慢性皮膚寄生蟲病。主要是通過病豬與健康豬的直接接觸,或通過被螨及其蟲卵污染的圈舍、墊草和飼養管理用具間接接觸而引起感染。幼豬怕冷,有擠壓成堆的習慣,這是造成本病迅速傳染的重要因素。此外,豬圈內潮濕、陰暗,環境不衛生及營養不良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蔓延。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患豬增重緩慢,如不及時治療,會形成僵豬以至死亡。
1.影響豬的生長發育。豬疥螨對養豬業危害極大,是世界上公認最嚴重的豬外寄生蟲,70%~90%的調查豬感染疥螨,其中25%以上的豬表現臨床癥狀。豬疥螨感染常造成豬的慢性皮膚病變或皮膚過敏性病變,導致豬瘙癢及不適,進而嚴重影響飼料效率和生長。據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韓謙報道,感染豬疥螨的仔豬比未感染的仔豬的增重少8%。
2.影響種豬的種用價值。疥螨病造成瘙癢,令公豬精神不安,整天處于應激狀態,因而精液量、精子活力均會明顯下降,死精率、畸形率明顯上升,嚴重時甚至無精可采,從而造成公豬過早淘汰,因疥螨造成的繼發感染也可增加公豬的淘汰率。疥螨病影響母豬營養積累,造成體況偏差。在斷奶母豬,疥螨病會影響母豬體況恢復,從而影響卵巢發育,導致發情推遲及排卵減少;配種后,營養偏差及疥螨應激可造成胚胎死亡率及返情率上升;在懷孕后期,因母豬營養不足可造成仔豬初生重不足,健仔率下降,淘汰率上升;哺乳期疥螨病會造成產奶量下降,仔豬斷奶重、均勻度下降,淘汰率上升,并造成后期生長速度減緩。
3.增加相關養殖成本。豬只因疥螨感染摩擦豬舍和地面,破壞設備的表面保護層,縮短欄舍使用壽命;感染程度不同的生豬體重受到的影響不同,達到上市體重時間也不一致,增加飼養成本。
4.誘發其它疾病病。豬常用其前肢搔癢或在墻壁、欄柱等處摩擦,不但造成局部炎癥及損傷,且擴散了病原,引起皮膚感染、結痂,有時還引起皮下膿腫,增加皮膚感染機會。感染疥螨可能增加豬的應激性,誘發相互攻擊及某些惡癖,同時使病豬免疫力降低,有時會因繼發感染而死亡。疥螨的存在,會使生豬易感染葡萄球菌、附紅細胞體病、壞死桿菌等疫病。此外,據一些豬場報道,仔豬發生某些腹瀉或咳嗽時,只有在治好豬疥螨后才得以好轉。
5.影響產品質量。疥螨病造成肉豬賣相變差、屠宰廢棄率增加、屠體品質下降,賣價降低等。
1.豬舍建造應符合防疫要求。豬舍應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空氣流通、平坦開闊、交通便利、土地堅實,最好離居民區1公里以上,且處于人居主導風向的下風和飲水源的下方,配套建造好豬舍周圍的圍欄(也可采用挖溝、種樹、種綠化植物等)、欄舍進出口的消毒設施和糞污處理設施(如沼氣池)。
2.強化飼養管理。豬場要做到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凡從外地引進的豬只,應先隔離飼養,進行糞便檢查,以確定其有無寄生蟲寄生,發現患者,須進行1~2次驅蟲并再次檢查,經全面檢測確保無寄生蟲等病后方可轉入生產區飼養,這樣可控制外界寄生蟲的傳入。豬場應做好分群、分圈飼養。保持畜舍、環境及豬體清潔衛生。做好保暖、防暑、適宜運動等工作。改善豬的營養狀況,應根據豬的不同生長時期、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物質,以提高豬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每次飼喂的飼料應清潔、新鮮,嚴防霉爛、污染。用發酵床養豬的,如果沒有對豬進行過滿圈拉糞尿訓練的,應定期將外露的糞便掩埋于其他較干燥處三十厘米以下,讓其快速發酵殺滅或抑制蟲卵、幼蟲發育,消除或減少生豬感染疥螨病的機會。
3.制定防治方案。養豬場(戶)應在執業獸醫的指導下,根據本地區或本場疥螨病流行情況和規律、豬場的病史、品種、日齡、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制定出適合本場的合理科學的疥螨防治程序。規模化養豬場要做到在每一次給生豬驅蟲之前,做好疥螨監測,以監測結果做為實施驅蟲的依據。
4.加強衛生工作。制定科學的防疫制度,認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對所有的飼養用具、車輛、欄舍、場地、走道等應用紫外線和消毒劑定期消毒,豬群轉欄、母豬產前都要認真進行全身性的清洗消毒,以減少、切斷疥螨的感染機會,
5.應用藥物定期驅蟲。大環內酯類殺螨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優良、最廣泛、銷量最大的一類新型廣譜、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理想抗體內外寄生蟲藥。每年對全場的豬定期使用阿維菌素或依維菌素等藥進行驅蟲,達到一次用藥同時驅殺體內外寄生蟲的效果。同時配合環境的衛生措施,可有效清除豬場的疥螨病。
6.做好定期檢測工作。規模豬場應定期做好疥螨病的檢測工作(如糞便、血清檢測等),凡從外地引進的豬只,應先隔離飼養,經全面檢測確保無寄生蟲等病后方可轉入生產區豬舍混群飼養;對全場豬群及飼養人員也應定期進行檢測或健康檢查,以監控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豬群的寄生蟲感染情況,及時掌握疫情,以利有計劃地進行驅蟲工作。
7.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治療,以防止蔓延。養殖人員要經常注意豬群中有無發癢、掉毛現象。及時挑出可疑患豬,隔離飼養,迅速查明原因。發現病豬及時隔離治療。治療過程中,飼養管理人員要注意經常消毒,以免通過手、衣服和用具散布病原。在治療病豬的同時,應用殺螨藥物徹底消毒豬舍和用具,并對同群的豬進行防治,將治療后的豬安置到經過消毒殺蟲處理過的衛生豬舍內飼養。治愈后的病豬應繼續隔離觀察20 d,如未再發,再用一次殺蟲藥,方可和群。
8.糞便無害化處理。加強糞便管理、避免病原擴散,對控制豬疥螨的傳播和流行非常重要。在豬疥螨流行區,應將生豬糞便,尤其是驅蟲后的糞便集中起來,根據各地情況和習慣,結合農田積肥進行堆積發酵,生物熱可使溫度上升到60℃~70℃,經2~3周就可殺死糞便中的蟲卵;幼蟲、卵囊,經處理的糞便一般3個月后即可作為農家肥用。以殺滅豬疥螨蟲卵,減少二次感染機會。
疥螨病具有高度的接觸性傳性,遺漏一個小的患部、散布少許病料,都有可能造成繼續蔓延。所以,治療螨病必須不怕臟、不怕累,并堅持以下治療原則:
1.徹底檢查。治療前,應詳細檢查所有病豬,找出所有患部,便于全面治療,以免遺漏。
2.剪毛去痂。為了使藥物和蟲體充分接觸,應將患部及其周圍3~4 cm處的被毛剪去,后用溫肥皂水徹底清洗,除掉硬痂和污物。最好再用20%來蘇兒溶液刷洗一次,擦干后再涂藥。
3.重復用藥。治療疥螨的藥物,大多對螨的蟲卵沒有殺滅作用。因此,即使患部不大,療效顯著,也必須治療2~3次,以便殺死剛孵出來的幼蟲,不讓一個螨漏網,以達到徹底治愈。
4.環境消毒。處理病豬的同時,要注意把場地、用具等徹底消毒,提高警惕,防止散布病原,經過治療的病豬應安置到已消毒的豬舍內飼養,以防止再感染。
治療豬疥螨的藥物很多,介紹以下處方,供大家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僅供參考。
1.0.05%辛硫磷,涂擦或噴灑2次,間隔5 d。
2.1%滅蟲丁按每千克體重用藥0.6 g均勻拌于飼料中,一次性投服,因滅蟲丁有異味,投藥前停食1次。
3.伊維菌素每千克病豬頸部皮下注射300μg。
4.廢機油涂擦病豬患部。
5. 1%阿維菌素每千克病豬用藥0.2~0.3 ml肌肉注射,效果良好。
6.10%來蘇兒溶液涂擦或噴灑涂擦患部,治療2次,間隔5 d。
7.硫磺、石灰、水按1∶2∶25的比例混合,放入鍋內煮沸至黃色,放涼后用噴霧器噴于患部,連用2次。
8.25%螨凈按1∶1 000倍液稀釋噴灑。癥重者需噴2~3次,每次間隔7~10 d。
9.硫磺1份,棉籽油或植物油10份,混合后涂擦患部。
10.畜大壯片(每3千克體重用2片)內服,間隔7~10 d后重復使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