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雯/遼寧省大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遼寧省大連市畜牧總站
家禽細菌性疾病藥敏試驗選藥的注意事項
趙怡雯/遼寧省大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遼寧省大連市畜牧總站
養殖過程中抗菌藥的不科學使用使細菌的耐藥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不少耐藥菌株可以耐受多種抗生素。細菌耐藥性帶來的危害在于它不僅使抗菌藥的療效降低,療程延長,死亡率升高和治療費用增加,還在于耐藥菌株可能會將耐藥性基因由動物轉移給人類,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因此臨床上應合理使用抗菌藥,避免或減少耐藥性的產生,而合理應用抗菌藥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藥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藥,以充分發揮抗菌藥療效,并盡可能減少其不良影響。本文就通過藥敏試驗選藥的注意事項作以闡述。
要明確各種抗菌藥物的適應癥和用藥指征,在病原確診的基礎上根據疾病的類型、病原菌的特性、抗菌藥的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特點選用敏感性較高、作用于靶組織、不良反應少的抗菌藥物進行對因和對癥治療。治療細菌性感染的療程一般是3~5 d,不能看到癥狀緩解或停止死亡就停藥,過早停藥病情極易反復。
在選擇高敏藥物時還應考慮藥物的吸收途徑。因為藥敏試驗是藥液直接和細菌接觸,而在給家禽用藥時,必須通過機體的吸收才能使藥物發揮療效,所以在給家禽用藥時,高敏藥物一定要配合適宜的給藥方法,并予以足夠劑量、足夠療程,才會取得好的治療效果。對于在胃腸道穩定和極易吸收的藥物,可飲水或拌料給藥,如土霉素、青霉素、紅霉素的活性在禽類消化道基本不受影響,可考慮口服。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穩定的藥物可采用飲水給藥;在水中不穩定,極易被胃酸和酶水解破壞,不易采用飲水給藥。難溶或不溶于水的藥物則拌料給藥,要注意充分拌勻。另外根據細菌感染的部位選擇給藥途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呼吸道感染可以氣霧給藥,腸道感染則采用內服給藥,嚴重感染可以注射給藥。
藥敏試驗結果僅為臨床選擇高敏藥物的參考。因動物機體、環境、混合感染等因素影響,藥物的藥敏試驗與臨床治療效果的符合率一般為70%~80%,所以也不能過分地依賴藥敏試驗。如發現療效不顯著應及時采取更為嚴謹的綜合診斷和治療措施。例如禽呼吸道病可由病毒、霉形體、細菌引起,因而正確的診斷是合理選擇治療藥物的前提。在細菌性疾病正確診斷和藥敏試驗的基礎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還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癥。目前抗菌藥物的種類及其制劑眾多,每種抗菌藥物都有其獨特的化學結構、抗菌機理和藥代動力學,在體外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臨床治療效果有可能并不理想,比如體外藥敏試驗選出氨卞西林治療敗血癥,但由于氨卞西林在家禽胃腸道不易被吸收,所以治療效果并不好。因此臨床選擇高敏藥物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藥物的藥理特性和適應癥。
藥敏試驗確定的首選藥物不是一成不變。隨著藥物使用頻率的增加及新特藥的不斷出現,細菌對原先的高敏感藥物可能不再敏感。因此,定期進行藥敏試驗了解本場細菌對抗菌藥的敏感性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發病期間已用過的藥物或同類藥物一般不用,窄譜抗生素能解決的問題不選廣譜抗生素,一種抗生素可達到治療作用時,不要用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必須應用兩種抗生素時,應選擇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的藥物。以下情況可以考慮聯合用藥。
(1)病情危急或病因不明的嚴重感染。
(2)對于臨床上副作用較大而療效確切的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聯合氟喹諾酮類藥物可減少其劑量,延長給藥間隔,將毒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3)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和重癥感染。
(4)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防止耐藥性的產生可以考慮聯合用藥。
為了避免禽源性產品中藥物殘留超標,保障食品安全,應嚴格控制抗菌藥在家禽體內的殘留。肉禽飼養周期一般較短,臨床應盡量選擇代謝消除快的藥物,避免長期使用體內殘留消除慢的藥物,并根據藥物在家禽體內代謝的特點,在屠宰前保證足夠的停藥時間。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