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9月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17/1519號委員會實施決定,就意大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保護措施修訂(EU)2017/247號實施決定。
歐盟委員會表示,意大利倫巴第大區(Lombardia)和威尼托區(Veneto)暴發禽流感疫情,意大利稱已采取設立保護區和監控區等必要措施來控制疫情。為防止不必要的貿易摩擦,避免不合理的貿易壁壘,歐盟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及時通報意大利針對疫情所采取的措施。歐盟委員會對意大利所采取的措施進行了檢查,認可意方采取的相關措施。
從今年1月起,禽流感疫情在意大利持續蔓延,超過40余萬只產蛋雞遭或有傳染、或接觸過受疫情傳染的禽類,其中受感染的還禽類包括火雞、鴨和鵝。
意大利動物實驗研究機構表示,通過突擊宰殺、清理和消毒,意大利所有被禽流感感染的禽類和具有感染隱患的禽類均已被屠宰,養殖企業已經進行了嚴格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疫情得到了完全控制。
2017年9月12日,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發布0583-0159號公告,修訂畜肉及制品、禽肉及制品和蛋及蛋制品的進口檢驗規定。
FSIS要求外國政府在向外國官方機構提交企業證書和檢驗證書時的補充資料,以便允許外國企業向美國進口產品。企業證書所需提交信息包括:在企業進行的經營類型(如屠宰,加工,儲存,出口倉庫); 該機構的備案資格狀況(新增/重新提交);屠宰和加工企業認證;涉及產品生產的種類和類型以及過程類別。
外國檢驗證書所需的附加信息包括:用于生產產品的種類、來源國和外國企業編號;來源于出口國以外國家的原材料;產品描述,包括過程類別、產品類別和產品組;發貨人的地址;收貨人的地址;出口商的名稱和地址;進口商的名稱和地址;以及管理員要求確定產品是否有資格進口到美國FSIS的任何其他信息等。
據南非新聞24小時網站9月14日報道,南非禽肉生產商Sovereign Foods表示,東開普省一家農場出現受理禽流感病例。目前該公司已撲殺5000只雞以避免疫情蔓延。自今年6月起,南非西開普省、姆普馬蘭加省以及豪登省已先后有幾起疫情。
柬埔寨衛生部證實,磅同省至少有8人因食入未煮熟且帶有寄生蟲的野豬肉,患感染癥身亡,另有25人因此入院。
柬埔寨衛生部9月26日公布通告稱,磅同省(Kampong Thom)至少有8人在食用野豬肉后,因旋毛蟲感染癥(trichinellosis)死亡。
旋毛蟲感染癥主要是由豬旋毛蟲所引起,可寄生于豬、人及許多常見的哺乳類動物體內。該病癥狀包括嘔吐、腹瀉、疲勞、發燒、頭痛、咳嗽、臉部和四肢腫脹、關節與肌肉疼痛等。一些患者也可能出現心臟問題、呼吸困難和肢體不協調的情況,若情況嚴重可能致死。柬埔寨衛生部在通告中敦促民眾不要食用未煮熟的肉品。
法國政府9月23日宣布,將減少使用各類殺蟲劑,但改變立場,沒有全面禁止具爭議的化學物質“草甘膦”(glyphosate)。
法國政府發言人卡斯塔涅爾當天早些時候說,法國打算在2022年之前逐步停止使用草甘膦,因為擔心該物質可能致癌。但他過后收回自己的發言,稱到總統馬克龍的五年任期結束為止,“政府將致力于大幅減少使用各類殺蟲劑”。
由美國農業工業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生產的Roundup是全球最常用的一種除草劑,而草甘膦是Roundup的有效成分之一。由于研究發現草甘膦可能致癌,歐洲去年限制使用草甘膦。歐盟委員會最近建議將草甘膦的使用執照延長10年,但法國反對。
法國是歐盟最大的糧食生產國。法國農業組織擔心,如果法國單獨禁止使用草甘膦,將使法國處于劣勢,無法跟其他歐盟國家對手競爭。
據波蘭共和國首席獸醫官通報,波蘭境內再發家豬非洲豬瘟(ASF)。這是2017年第76次暴發該疫情,也是自2014年2月17日,即波蘭出現ASF之日起的第99次。
在波蘭的家豬中第99次暴發非洲豬瘟已經在波蘭盧布林省比亞瓦-波德拉斯卡縣緬濟熱茨市的維索凱的疫發區得到確認,在該地區有25頭豬被控制。
據悉,2016年8月波蘭農業部應對非洲豬瘟負面影響的相關部委聯合工作組召開首次會議,目的是加強對生豬和豬肉產品的運輸和銷售的管控,禁止非法從第三國進口豬肉和豬肉產品、加強對野豬感染非洲豬瘟的監測和應對。
9月9、12日,波蘭農業與鄉村發展部分別通報,盧布林省發生3起家豬非洲豬瘟疫情,18頭家豬感染、3頭死亡、97頭被銷毀。
羅馬尼亞內幕網9月22日報道,維謝格拉德四國集團(包括匈牙利、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等國的官員要求歐盟消除當前在歐盟市場上存在的雙重標準。
匈牙利農業部部長Sandor Fazekas表示:“匈牙利及中東歐其他國家的消費者與西歐國家的消費者擁有消費相同肉類的權利。”
去年,保加利亞、捷克、克羅地亞、斯洛伐克四國經過調研后,將跨國公司在中東歐地區出售較低標準食品的事實上報歐委會。羅馬尼亞也于今年7月調查了“雙重標準”事。調查結果表明,在羅銷售的9種食品的配料和營養成分不同于在西歐國家出售的相同商品。
歐委會主席容克擬向斯洛伐克、捷克和匈牙利的食品安全部門撥付100萬歐元,專門就食品雙重標準一事開展測試。
據NHK環球廣播網報道,美國農業部長珀杜在第二次日美經濟對話最快將于10月中旬舉行之前發表講演表示,為了增加出口,希望日本降低對牛肉等農產品征收的關稅,從而對開啟日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表示了強烈愿望。
珀杜10月4日在華盛頓發表了以農產品貿易為主題的講演,表示將首先進行旨在增加對加拿大和對中國出口的談判。接著,珀杜在提及開拓日本市場時表示:“希望降低對牛肉、豬肉、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征收的高額關稅。”他強調,希望日本降低農產品的關稅,擴大美國對日本的出口。
此外,珀杜還表示:“為了消除這些貿易壁壘,我們熱切希望與日本進入雙邊談判。”從而對開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表示了強烈愿望。
據英國研究咨詢機構全球數據(Global Data)7日發布的數據,2015年韓國食品市場(不包含餐飲業)的規模達到1091億美元,位列全球第15,中國以1.1739萬億美元排名居首,美國以1.1663萬億位列第二。
日、德、英也躋身前五,但規模僅有兩三千億美元,與中美相去甚遠。全球食品市場總規模為6.3176萬億美元,少于2014年的6.8531萬億美元,但2016年止跌回升,預計2020年將增長至7.735萬億美元。
在2015年的地區排名中,歐洲以2.1268萬億美元居首,亞太以2.123萬億美元緊隨其后,其次為北美、拉美、中東北非。業內認為,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下,亞太已于去年超過歐洲,成為世界最大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