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秀,吳逸群
(陜西省渭南師范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許 秀,吳逸群
(陜西省渭南師范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本文介紹了水稻主要病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包括選用抗病品種、栽培管理、藥劑防治等內容,以期為水稻病害的防治提供參考。
水稻;病害;綜合防治
水稻的病害可分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大類。在侵染性病害中,大約有真菌病50種,細菌病4種,病毒病8種和線蟲病10種[1]。在水稻上為害較重,且常在生產上造成損失的真菌性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惡苗病、胡麻葉斑病、稻曲病、云形病、鞘腐病、稻粒黑粉病和小球菌核??;細菌性病害有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細菌性基腐病;病毒性病害有水稻矮縮病、水稻黃萎病;線蟲病害有水稻干尖線蟲病、水稻根結線蟲病等。在非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赤枯病、有毒氣體(包括SO2和H2S等)的煙害、含有毒化學物質的污水、土壤鹽堿過重、各種養分不足或過多,以及由冷害、窒息所引起的生理性爛秧等。
稻瘟病屬半知菌亞門梨形抱屬病害,俗稱稻熱病、火燒瘟、吊頭瘟、刻頸瘟、黑節瘟等。在世界各稻區幾乎均有發生,是我國南北稻區的重要病害。其防治方法如下。
1.1 選用抗病品種
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合當地的抗病品種,并注意品種合理搭配與適時更替;加強對病菌小種及品種抗病性變化動態的監測。目前,較抗稻瘟病的不同熟期的品種有:
1.1.1 早稻 有早58,湘早秈3號、21號、22號,86-44,87-156,皖稻61,贛早秈39號、42號、41號,博優湛19號,中優早81號,中絲2號,培兩優288號,華秈占,汕優77[2]等。
1.1.2 中稻 有七袋占1號,七秀占3號,培雜山青,三培占1號,滇引陸粳1號,寧粳17號,寧糯4號,楊輻秈2號,勝優2號,楊稻2號、4號,東循101,東農419,七優7號,嘉45,秀水1067,皖稻28號、32號、34號、36號、59號,汕優89號,特優689,汕優397,汕優多系1號,滿倉515,泉農3號,金優63等。
1.1.3 晚稻 有秀水644,原粳4號,津稻308,京稻選1號,冀粳15號,花粳45號,遼粳244,沈農9017,岡優22,畢粳37,滇雜粳2號,岡優2號,滇秈13號、14號、40號,寧粳15號、16號等[2]。
水稻旱種時,可選用臨稻3號、臨稻5號、京31119、中國91等抗穗頸瘟品種。水稻進行旱直播時,可選用鄭州早粳、中花8號等抗病品種。
1.2 防止種子帶菌
選無病田留種,處理病稻草消滅菌源,實行種子消毒。
1.3 加強栽培管理
抓好以肥水為中心的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適當控氮抑苗,后期看苗情補肥。用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1.4 藥物防治
應用化學藥劑防治稻瘟病時,應根據不同發病時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藥劑,及時、準確地用藥。一是浸種:在播種前處理水稻種子。二是防治水稻苗瘟、葉瘟:主要抓住在發病初期用藥。本田從分蘗期開始,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片上有急性病斑,即應打藥防治。三是防治稻葉枕瘟、穗頸瘟和節瘟。這3種稻瘟病對產量影響均較大。防治穗頸瘟,要著重在抽穗期對水稻進行保護,特別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齊穗期是防治適期。感病品種或稻苗嫩綠、施氮過多而發病較重的田塊,用藥2~3次,間隔期為10d左右。
稻曲病又稱青粉病。稻曲病不僅影響水稻產量,而且還污染稻谷,降低大米品質,影響人、畜健康。防治方法如下:
2.1 選用抗病豐產良種
可因地制宜的選用臨稻10號、臨稻11號等。
2.2 選用無病種子
建立無病留種田,避免在病田留種,種子要單收、單打、單藏。
2.3 摘除病株
田間發現病粒時,應及早摘除病株,帶出田間燒毀或深埋。
2.4 種子消毒
用1%的石灰水浸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方法參照稻瘟病的防治。
2.5 加強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合理施用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溉,做到淺水勤灌,適時曬田,后期干干濕濕。
2.6 藥劑防治
在水稻孕穗后期(水稻破口前5d左右),用5%井岡霉素水劑150g/667m2,加水噴霧;或50% DT可濕性粉劑100~150g/667m2,加水噴霧;或18%多菌酮粉劑150~200g/667m2,加水噴霧,都能取得較好的防效。
又稱白葉瘟、過火風等,是與稻瘟病、紋枯病為害同樣嚴重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白葉枯病發生后,常引起葉片干枯,不實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一般減產10%~30%,嚴重的減產達50%以上,甚至顆粒無收[1]。防治方法如下:
3.1 嚴格實施植物檢疫
建立無病留種田,遵守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制度,防止病害的傳播和蔓延。
3.2 選用抗病良種
選育和推廣抗病良種,逐步淘汰感病品種。
3.3 種子處理
石灰水浸種方法同稻瘟?。灰部捎?0%代森銨乳劑500倍液,浸種24h,撈出后用清水洗凈,催芽播種;或用80%“402”抗菌劑乳油2000倍液,浸種48h,浸后用清水沖洗,再催芽播種。
3.4 處理病稻草
帶病稻草應作燃料或漚肥,不能直接還田。也不能用病草催芽或扎秧把。另外,病稻草存放時,要遠離灌溉渠道,防止病菌流入稻田。
3.5 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地勢高、無病、排灌方便、遠離稻草堆的地塊作秧田,培育無病壯秧。加強大田期肥水管理,做到淺水勤灌,雨后及時排水,適時排水曬田,防止長期灌水和串灌、漫灌;防止過多施用氮肥,做到氮、磷、鉀肥合理配合使用,使稻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3.6 藥劑防治
加強田間病情調查,一般掌握在發病始期及時噴藥防治。目前,葉青雙防治白葉枯病效果較好,一般用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00g/667m2,加水50kg噴霧;也可用10%氯霉素可濕性粉劑100g/667m2,加水50~60kg噴霧;或10%殺枯凈(葉枯凈)可濕性粉劑150~200g/667m2,加水噴霧。一般隔7~10d噴藥1次,并根據病情確定防治次數。
4.1 消滅菌源
在稻田翻耕、灌水、耙田時,撈除田邊四角的浪渣,曬干燒毀或深埋水中,鏟除田邊雜草,控制病稻草還田,以減少田間初次侵染源。
4.2 抓好肥水管理
施肥上要注意氮磷鉀配合使用,切忌偏施氮素肥料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注意合理排灌,適時擱田。
4.3 藥劑防治
防治重點在孕穗至齊穗期,發病嚴重的,也可提早到分蘗期,齊穗后根據病情發展情況酌定??捎?%井岡霉素水劑按100~150g/667m2,加水60kg噴霧,或加水90kg噴粗霧。重點噴水稻中下部。也可用2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用50g/667m2,對水50~75kg噴霧。由于稻腳青有殺雄作用,必須在孕穗前使用,水稻孕穗后禁止使用。
5.1 建立無病留種田
選用無病種子;種植抗病品種;播前進行曬種、選種,除去受傷的種子及帶菌的秕谷。
5.2 種子消毒
種子消毒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措施。石灰水浸種和多菌靈浸種對防治惡苗病效果較好,具體方法參照稻瘟病的防治。也可用25% 施??巳橛?000~4000倍液浸種3~5d,浸種期間將種子攪拌幾次,使藥液濃度均勻,提高消毒效果;或用25%使百克乳油2000倍液,浸種72h[3]。
5.3 改進栽培技術
培育壯秧,拔秧時避免損傷稻根,不插隔夜秧,不在高溫下插秧。
5.4 清除病殘體
及時處理病稻草,也不能用病稻草作浸種或催芽時的覆蓋物。
5.5 及時拔除病株
田間病株是再侵染的來源,為防止病害的擴散蔓延,在秧田或本田發現病株時應及時拔除,并集中燒毀或深埋。
6.1 加強檢疫
杜絕從病區向無病區調種或引種,并盡量選用抗耐性較強、豐產性能較好的品種種植,帶病稻草及時燒掉。
6.2 做好農業防治
合理施肥,淺水勤灌,適時露曬田,嚴禁串灌漫灌,實行排灌分離。
6.3 做好種子消毒
方法同稻瘟病。
6.4 抓住關鍵時期及時施藥
發病始期或臺風過后及時防治,控制蔓延為害,發病嚴重的田塊隔7d再用藥一次。有條件的可增施黑白灰。藥劑使用方法:首選藥劑為龍克菌,用100g/667m2對水50kg或20%葉青雙(川化018)可濕性粉劑100~150g/667m2對水60kg噴霧。后期發病仍較重,可與磷酸二氫鉀等根外肥混合噴施。
該病應采取減少菌源、栽培控病和穗期藥劑保護相結合的防治策略。
7.1 減少初侵染菌源
生產上要合理輪作,深耕,選無病種子等。
7.2 栽培控病
合理配方施肥,加強水肥管理,適當使用“920”促進花期相遇等。
7.3 種子處理
方法可參照水稻爛秧進行。
7.4 藥劑防治
母本盛花期進行藥劑防治是控病的關鍵措施??捎?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g/667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g/667m2或20%粉銹寧乳油80mL/667m2或40%滅病威200mL/667m2或滅黑1號300mL/667m2對水在盛花期噴霧1~2次。
水稻爛秧的防治以農業防治為根本措施結合化學防治進行。
8.1 農業防治
狠抓種子浸種、催芽、播種的質量,同時,還要強調秧田整地質量,有機肥要充分腐熟,科學施肥、用水。
8.2 化學防治
侵染性爛秧,應在秧苗1葉1心至3葉期時,當葉尖出現無水珠和零星卷葉時及時噴藥。可用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30%立枯靈500~1000倍液澆灌;若病情較嚴重,藥液濃度應適量加大。
[1]許曉風.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傅強,黃世文.水稻病蟲害診斷與原色圖譜[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3]王琦,劉媛,劉超.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
2017-02-06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計劃項目(2016KJXX-77);陜西省科技廳農業科技創新與攻關項目(2015NY158)
許秀(1981-),女,甘肅武威人,講師,E-mail:198007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