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志敏 魏晨
北京市石景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伴隨著科技迅猛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逐漸運用成熟。網購藥品也開始映入人們的視線,可現實情況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互聯網藥品交易正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亟待規整。
2005 年9 月29 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了《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建立了網上準入制度,為我國網上藥店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同年12 月,北京衛華華醫藥有限公司首先通過了審批,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開辦了中國第一家網上藥店——藥房網,拉開了網上藥店的序幕,截至2015 年我國已有超過300 家企業通過審批獲得開辦網上藥店的資格,目前數量仍呈上漲趨勢。但其中非法網站占據大多數,被查處的較少。
互聯網非法售藥可分為合法網上藥店出售合格的處方藥品;合法網上藥店出售假劣藥品;非法網上藥店出售合格藥品;非法網上藥店出售假劣藥品4 類。其中涉及網站數量龐大,筆者分別以“網上藥店+購物”“在線購藥”“康復中心+購藥”為關鍵詞進行百度搜索,得到網頁數分別是83 萬個,1.98 萬個,16.3 萬個,14.3 萬個,總計133 萬個,選取各項搜索的前100 個網頁進行逐個查找,共查找到99 個非法網站。2010 年5 月17 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0 年第一期互聯網購藥安全警示公告,共查處了30 家非法售藥網站。但這僅是龐大非法售藥的一部分,除了大量的非法網站之外,借助各種網絡平臺(如淘寶等)等出售違法行為不斷出現,使我國網上藥店非法售藥現象十分嚴重。
互聯網購藥雖可以享受便利和優惠價格,但用藥安全及監管存在很多問題,難以確保藥品尤其是處方藥的合理使用。根據《暫行規定》要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通過藥品交易網站只能銷售非處方藥,一律不得在網站交易相關頁面展示和銷售處方藥,并且交易過程往往采用直接購買的形式或者顧客先提交需求信息,而后銷售人員采用回訪的形式。這期間處方信息真實性無法保障,從業人員的資格無法確認。此外,藥品配送應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要求,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對儲存方式有特殊要求。而現在互聯網銷售藥品,往往采用快遞方式,或以普通物品的方式進行郵寄。配送環節脫離監管,合理用藥變得非常困難。一旦藥品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存在如何投訴,如何召回以及如何監管等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發揮好互聯網售藥的便利性及流向可記錄性優勢,避免互聯網渠道的不合理使用,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藥品交易網站魚龍混雜,藥品購買者不易識別。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書》的網站,懼怕關閉網站,一般情況下比較符合規定。一些網站本身不具有藥品交易服務資格,卻以提供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為幌子,實則通過互聯網拉攏客戶,違規銷售藥品,此舉給合理安全用藥帶來了隱患,極大地破壞了人們的權益,因其并未備案,也給監管工作帶來了困難。
網絡銷售處方藥廣告范圍需要進一步界定和明確,禁止處方藥廣告在網上發布。嚴格按照GSP 的相關要求,逐步明確網上藥店的認證標準和程序,使互聯網所售藥品的準入門檻不低于傳統藥店。互聯網藥品經營流程及配送過程也需進一步完善規定。應明確對買賣雙方職責,界定清楚偽劣藥品的索賠維權。哪些處方藥可以網上銷售,可采用類似處方藥分類銷售管理的模式制定禁止銷售清單,也可以采用“正面清單”的方式對銷售范圍進行限制,逐步摸索探討,梳理出合適的互聯網藥品銷售清單。
明確藥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是藥品質量的責任人,通過藥品經營網站備案管理,隨時備份網站內容改動。加大對公眾的宣傳力度,增加公眾對合法網上藥店的認知,使不合法的網上藥店難以生存。對每一筆交易,可以讓顧客評價,形成買賣雙方互利互動,共同維護交易秩序。不定期對網上藥店所銷售藥品進行抽查,處罰存在質量問題的網絡藥店,同時還要及時告知每一位藥品購買者。也可嘗試組建專業互聯網藥品執法隊伍,對網站藥品信息、網絡藥品廣告投放渠道進行實時檢測,對運營主體進行嚴格監管,維護網絡銷售處方藥安全。
互聯網藥品交易是基于合理需求,要努力實現維護藥品安全和方便群眾的最大公約數。可以發揮網絡優勢,把用藥咨詢,用藥安全指導等用視頻方式記錄,并且通過信息技術使每一單藥品實時顯示位置,發現假劣藥品,直接召回,不斷優化藥品服務,開辟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