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中國少林寺陪同外賓看過武僧表演,幾歲的小武僧一口氣翻十幾個跟頭不費勁,而練過十幾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個跟頭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塊頭大了。”
3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當李克強總理用一個形象而又貼切的比喻,解讀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時,幽默的話語引得會場內外會心的笑聲。總理說:“我們把今年經濟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當時有外媒報道說中國是溫和下調了增速。其實,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
這是一年一度引人矚目的一場記者會,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會見采訪兩會記者。從2013年3月17日第一次記者會,到今年3月15日的第五次記者會,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會,每次都十分令人期待、十分引人關注。每次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的金句名言,總是為人津津樂道。
今年記者會剛開始,李克強總理就說:“剛才我聽主持人說由于來的人多,很多記者提前兩三個小時就到這里了,大家很辛苦,也充分表現了你們的職業精神,我對中外記者對中國兩會報道所付出的辛勞表示感謝。”
面臨如此重要的記者會,能夠提問的記者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總是愿意有些與眾不同。彭博社記者提問時用稍顯生硬的中文說:“謝謝主持人。李總理,您好。”然后一下頓住了。李克強微笑著說:“繼續用中文,給你充分的時間。”彭博社記者放松了:“我的中文不夠,對不起。”會場氣氛一下輕松和諧起來。
在兩個多小時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時時用生動的語言,精辟地講至理名言。
在談到簡政放權時,李克強總理說:“簡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規的市場主體發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號;向依靠勞動創業創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綠燈;對那些違法違規不良行為,就要及時亮出黃牌,甚至出紅牌罰他下場。”
在講到改革發展時,李克強說:“ 改革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讓群眾得到實惠。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顧大義、順民心。”
講到支持香港發展時,總理說:“香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有利于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資渠道,從而受惠,有利于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3月15日,李克強總理用2小時18分鐘,回答了19個問題,是五年來記者會上回答問題最多的一次。2013年3月17日,李克強總理用1小時47分鐘,回答了11個問題;2014年3月13日,1小時49分鐘,回答了15個問題;2015年3月15日,2小時2分鐘,回答了17個問題;2016年3月16日,2小時6分鐘,回答了17個問題。5年記者會上,總理總共回答了79個問題,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金句名言。
2013年:“改革進入了深水區,也可以說是攻堅期,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但是,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蹚。”“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把權力涂上防腐劑,只能為公,不能私用。”“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奮斗。”
2014年3月13日:“所謂磨好了斧子才能劈開柴。我們不片面追求GDP,但我們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質量效益、節能環保的GDP。”“開了弓哪還有回頭箭?我們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無前,繼續啃‘硬骨頭。”“干一寸勝過說一尺。”“將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員應該以百姓之心為心。”
2015年3月15日:“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于擔當,承擔責任。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2016年3月16日:“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措施,財政預算收支情況等,都應該加大公開的力度,讓群眾像掃二維碼一樣清清楚楚、一覽無余。”“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
五年間,總理的金句名言,見證和折射出走過的光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