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2016年,美國著名游戲巨頭動視公司按照慣例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射擊類年貨大作”《使命召喚13:無限戰爭》,為玩家帶來了一場別樣的星際戰爭體驗——

從敵軍戰艦內部獲取的敵方戰艦分布圖
地球軍與SDF的對決
《使命召喚13:無限戰爭》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未來的太陽系。由于地球資源枯竭,人類開始向整個太陽系進行大規模星際移民并建立殖民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殖民地的殘暴統治者們逐步脫離了地球母星的控制,并組建起移民防衛陣線(SDF)與地球軍開戰,妄圖霸占整個太陽系。
游戲開始,地球軍SCAR特種小隊成員萊奧上士帶領小隊潛入SDF的武器研發基地,摧毀了其武器原型機。然而,他們順利完成任務后卻落到了SDF旗艦奧林帕斯山號艦長考奇上將手中并被殘忍殺害。位于日內瓦地球軍總部的SCAR指揮官雷耶斯(這才是本作的真正主角)看到該小隊傳回的最后影像后請求上司瑞恩斯上將下令予以反擊。但瑞恩斯卻以政治借口和交戰規則為由拒絕了請求并要求他陪同參加即將舉行的“艦隊周”游行慶典。不料,在慶典活動上地球軍的防空炮火突然向自己的艦隊開火。瑞恩斯、雷耶斯等人乘坐的飛機也被擊落在地,并遭到SDF滲透部隊的圍攻。雷耶斯與下屬薩歐特爾以及強化戰術機器人伊森一同掩護瑞恩斯殺到控制室奪回防空炮的控制權,并活捉了SDF間諜瑞亞。
這場偷襲使地球軍的太空艦隊遭受重創,只剩下底格里斯號和懲戒號兩艘戰艦能執行任務。瑞恩斯上將提升雷耶斯為懲戒號代理艦長,命其前去解救被SDF圍攻的月球太空港。那里存放著重建艦隊的重要物資,絕不能落入SDF之手。
在清剿完地面的敵人后,雷耶斯又與伊森登上胡狼戰機與SDF的戰機、戰艦展開空中激戰,并成功潛入敵方戰艦內部干掉艦長,進而獲取了SDF所有戰艦的部署情報。
根據情報,雷耶斯率領懲戒號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們成功摧毀了SDF在土衛六星球上的燃料補給站,但在任務結束時卻遭到了奧林帕斯山號的伏擊。未及登艦的雷耶斯果斷強令懲戒號先行躍遷撤離,自己和伊森則滯留在太空當中。幸好底格里斯號艦長及時趕到將其救下。返回懲戒號的雷耶斯又率領眾人救出被SDF圍困在灶神星殖民地上的幸存者。但這卻是考奇的調虎離山計,他趁懲戒號前去救援灶神星之機,指揮艦隊摧毀了底格里斯號。
同時,瑞恩斯又發來密電稱,在間諜瑞亞體內發現一個發信器可以向SDF發送地球空域情報。雷耶斯打算利用該發信器將奧林帕斯山號引誘到日內瓦加以殲滅。誰料SDF竟搶先一步救出了押運途中的瑞亞,雖然雷耶斯等人全力追擊,還是未能阻止瑞亞發送情報。收到情報的奧林帕斯山號突襲了日內瓦,將瑞恩斯及地球軍總部一并摧毀。悲憤至極的雷耶斯率人登上奧林帕斯山號,經過一番激戰終于干掉了考奇艦長,并奪得該艦的控制權。由于防衛陣線并不知道奧林帕斯山號已落入雷耶斯手中,所以雷耶斯企圖以奧林帕斯山號配合懲戒號對SDF的火星總部發動全面反攻。但兩艦在突襲過程中卻發生意外相撞,雙雙墜毀在火星上。幸存的雷耶斯收羅殘余部隊向SDF總部船塢發起總攻。

當胡狼戰機的導彈耗盡時,可呼叫無人機前來補充導彈
在付出了極為慘烈的犧牲代價之后,雷耶斯等人終于殺入船塢內部。他們計劃奪取一艘SDF驅逐艦徹底將船塢摧毀,可是艦船均被鎖死,需要手動解除錨具。雷耶斯命薩歐特爾等人先行登艦準備,自己則與伊森前去摧毀船塢配電反應爐釋放驅逐艦。但反應爐異常堅固難以破壞,萬般無奈之下雷耶斯只得操控伊森跳進反應爐執行自爆程序將其炸毀。
之后雷耶斯又強令薩歐特爾駕駛釋放的驅逐艦向自己所在位置全力開火以徹底摧毀船塢。雷耶斯被爆炸的氣浪掀飛到太空中,最終面罩被破片擊碎……
次世代的太空武器
為了滿足玩家征戰星辰的需要,本作提供了大量次世代的科幻太空武器。如輕武器包括各種科幻魔改的手槍、沖鋒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輕重機槍等等,玩家在關卡開始前可以根據需要解鎖和選擇趁手的主副武器,并為其加裝前握把、融合彈匣、偵察混合瞄具(高倍率和低倍率隨意切換)、紅點瞄具、相位追蹤器(顯示敵人輪廓)、熱成像瞄具等戰術附件以提升武器的火力持續性和精準度。其中,加裝融合彈匣的EBR-800狙擊步槍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武器。該狙擊步槍不但具備一般狙擊步槍的單發模式,而且還具備突擊步槍的連發模式,融合彈匣則可在不消耗總備彈量的前提下自動緩慢補充彈匣內彈量(該技能在更換新的滿彈匣后無效)。
本作在戰術面殺傷武器方面也提供了多種選擇,從ATAD無人機、侵入裝置、伸縮盾牌到破片手雷、電磁震撼手雷、獵殲機器人、反重力手雷等等應有盡有。ATAD無人機是一種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尋敵開火的小型無人機,雖然火力偏弱,但還是能起到襲擾敵人的作用。侵入裝置則是一種可以入侵控制敵方機器人的電子模塊。在奧林帕斯山號內部的戰斗中,玩家就需要使用該侵入裝置控制敵方機器人擊殺考奇艦長。伸縮盾牌除了擁有防御功能外,還可掃描出隱藏的敵方目標。反重力手雷可以使一定范圍內的敵人處于失重狀態任玩家宰割。獵殲機器人則是一種自行尋敵自爆的小型蜘蛛機器人。

灶神星行動雖然救了大量幸存者,但卻中了考奇的調虎離山計
除了城市巷戰、空間站和飛船內部的CQB戰斗之外,本作還設置有大量的宇宙空戰任務,需要玩家駕駛胡狼戰機與SDF王牌飛行員駕駛的狂風戰機和大型飛船展開正面較量。胡狼戰機的機頭涂裝可隨意更換,其主戰武器是航炮和導彈,在被敵機“咬尾鎖定”時還能發射干擾彈避開敵方火力。而在外太空的失重狀態下進行單兵作戰時則需要繩鉤和噴氣背包進行快速移動。
本作戰斗任務遍及整個太陽系,各星球的特征塑造都很逼真,如木星的大紅斑、火星的紅色沙漠、水星附近耀眼的陽光、小行星隕石帶等等。除了主線任務外,游戲還提供了大量支線任務,大多是敵艦內部的CQB戰斗和胡狼空戰,玩家需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支線任務才能繼續主線劇情。若玩家還想享受更為爽快刺激的戰斗體驗,也可以嘗試一下本作的多人在線對戰模式和僵尸模式。
劇情鋪陳顯簡單
縱觀《使命召喚》全系列作品,不難發現動視公司在塑造了經典的二戰系列、《現代戰爭》系列以及《黑色行動》系列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尋求塑造更為宏大的游戲戰場與故事背景,終于在本作中將未來戰場擴展至整個太陽系,并冠以《無限戰爭》的名號。游戲中的機器人伊森是本作角色設定上的一大亮點。與其他射擊游戲中古板、木訥的機器人不同,伊森不但驍勇善戰,多次救主角于危難,而且還擅長開玩笑調侃隊友,這點令玩家們印象深刻,它最后的犧牲也讓不少玩家惋惜不已。甚至可以說,這個風趣幽默的高級人工智能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搶了主角雷耶斯的風頭。

F-SPAR電漿武器雖然威力強勁,但彈藥消耗量巨大,只能在對抗敵方巨型機甲等特定場景下使用
與前作《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中那種略顯意識流的晦澀劇情相比,本作在劇情上確實簡單明了許多,上來直接擺明敵對雙方的利害關系后馬上開戰,但這種背景鋪陳又略顯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游戲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面對玩家們日益提高的游戲體驗需求,希望《使命召喚》系列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發揚游戲場面震撼火爆的優勢,并在劇情上精細雕琢,為廣大玩家奉上更為優秀的下一部作品。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