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梓浠+一路
在大學里,話劇是眾多喜歡寫作、表演的同學最熱衷的文化活動之一,通過這種藝術形式,我們可以將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展現出來,在虛擬的角色創作中達到情感的升華。
北京大學劇社:在中國最好的大學演話劇
未名湖和鳴鶴亭的風伴著靜園草坪上的月光,將青春的純真發酵,涂抹在戲劇的奶酪上,用激情和努力烘烤,這是北大劇社獻給所有人最甜美的蛋糕。劇社的常規活動包括晨讀會、表演訓練、戲劇放映等,每學期還會推出至少一部原創或改編大戲以及多部新人小戲等。當舞臺上的燈光亮起,當輕柔的配樂響起,當同伴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時,他們知道此刻能擁有青春、激情和戲劇,人生足矣。
劇星風采大賽是北大每年的保留活動,門檻低是它的特點,為的是讓每個學子都能接觸話劇,近距離感受它的魅力。作為高校戲劇重地,近年來,北大通過劇星風采大賽推出了許多原創經典劇目,如《作家之死》《你好,中關村》等劇目,憑借精妙的構思和幽默的語言在北京各大高校中脫穎而出,備受關注。
南京大學第二劇社:每個年代都有經典
南京大學第二劇社的前身是曾經赫赫有名的南浦劇社,曾在每年的南京八校話劇會演中獨占鰲頭,代表了南京高校話劇的最高水平。如今,南京最著名的話劇當屬《蔣公的面子》,這是一部由學生創作的校園話劇,不僅享譽國內戲劇界,還走出國門,在洛杉磯、舊金山、紐約、休斯敦、達拉斯等地進行過巡演。
南京大學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是藝術生爭相報考的香餑餑,考試難度可想而知。考生除了需要閱讀大量的戲劇文學作品外,還得學會“錙銖必較”,例如某年的一道考題是這樣的:“在《雷雨》中,周樸園的袖口繡的是什么字?”
浙江大學黑白劇社:傳承黑白分明的求是精神
浙江大學黑白劇社是浙大文琴藝術總團下設的戲劇社,原是浙大在1937年抗戰之前的學生文藝社團,當時稱為“黑白文藝社”。“黑白文藝社紀念碑碑文有云:黑白云者,意在申明收復受日寇侵占之“黑水白山”之決心,及研判是非如黑白分明之求是精神。
黑白劇社的成長得益于杭州得天獨厚的人文氛圍,得益于浙大這所百年學府古樸校風的浸染,得益于眾多校友的熱切關懷和莘莘學子的認同支撐,得益于一屆又一屆劇社成員的鼎力相協以及劇社師生和諧美好、相知相伴的真誠友誼。
當然,從一個熱愛戲劇的學生到一個能夠在舞臺上表演自如的業余演員,這個過程是需要由比較系統的表演知識學習以及豐富的舞臺經驗來推動改變的。黑白劇社崇尚集體主義精神,崇尚參與和創新意識,這也是劇社成立至今能夠健康成長的團隊宗旨。
廣西大學光彩劇社:戲劇氛圍正濃
光彩劇社是廣西大學最活躍的話劇社,屢次在文學院一年一度的文演會上取得佳績,還保留了每年排練一部大劇的優秀傳統。《暗戀桃花源》《戀愛的犀牛》《分手大師》等一部部改編自經典的話劇收獲了無數鮮花和掌聲,而這些都源自劇社成員們的辛勤付出。
光彩劇社為話劇愛好者提供了表演的場所,而實驗劇團則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同學展現專業實力的舞臺。實驗劇團不僅有資深的老師坐鎮指導,還經常邀請廣西的一些戲劇名家與社員進行交流。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欣賞到話劇的魅力,還能學習如何科學地發聲。
如果你以為高校話劇只是大學生在校園里用來消遣娛樂的游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孕育于象牙塔中的高校話劇有著無限的張力和可能性,它們的觸角從大學校園一直延伸到全國性的大舞臺中。
鏈接
中國校園戲劇節: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的首個國家級校園戲劇節,每兩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組織評選一次,是目前唯一由國家設立的校園戲劇最高獎。參賽劇目在各地劇協、教育行政部門共同推薦報送的基礎上產生,代表各省(區、市)高校最高戲劇水平。
中國校園戲劇節是每一個心懷戲劇夢的高校學子最關注的比賽,但門檻較高,你得先在學校比賽中獲得最高獎項,然后才能受到所在省(區、市)劇協的關注,進而獲得初賽資格。
烏鎮戲劇節:這年頭,沒曬過一兩張烏鎮戲劇節的票,都不好意思自稱是文藝青年。烏鎮戲劇節由眾多國內外藝術大師推動,有眾多明星參與,再加上江南水鄉的美景與戲劇藝術的融合,自然令人難以抗拒。
每年的烏鎮戲劇節都有一個很接地氣的環節——嘉年華,演員們在烏鎮街頭露天演出,行人駐足觀看。據說每屆戲劇節至少有一千多個團體在當地演出,因此也涌現出各類奇葩,有站在船頭舞蹈的美男子,有將金魚養在自己頭盔中的“歪果仁”,還有萌萌的“外星人”……
大學生們要想參與烏鎮戲劇節,可根據主辦方每年公布的主題進行創作,入圍后就可以獲得主辦方提供的機票直奔烏鎮。
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根據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第八項決議,世界戲劇院校聯盟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大學生戲劇節,由中央戲劇學院承辦。每屆戲劇節都會邀請參賽院校展示兩臺劇目:一臺為限定主題的演出,即莎士比亞戲劇作品;一臺為自選主題的演出,即各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出樣式或本民族作家創作的代表作品。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經典和民族特色的碰撞,那些在高中課本上看到的經典戲劇會以一種更加年輕和有創意的方式展現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