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在舞蹈專業藝考中,考生最容易失分的環節就是自編舞環節,究其根本原因,與考生對舞蹈的主題理解出現偏差不無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考生過度緊張導致身體發揮失常,出現中斷或不連貫造成失分。那么,考生在舞蹈專業藝考的準備過程中該如何調節,讓自己在考試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如何能夠在自編舞展示中有亮點,并讓考官記住自己呢?
要有明確主題且構思精妙
任何一個藝術作品都是有主題的,在舞蹈專業藝考編舞時,首先要設計出符合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再將其基本動作勾勒出來,也就是塑造作品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動作。而舞蹈動作的構思則是展示的基礎,舞蹈構思有時很具體,有時又僅是一種感覺,它就像一個安裝在發動機上的啟動開關一樣,在我們這些愿意創作的人身上起作用。構思不是類似劇情的故事梗概,它更屬于情感、感覺和思想的世界,是對人、事、物產生的疑問或感受和印象。各種舞蹈都有其變化規則,但總離不開幾個最有代表性的動作,它們成為舞蹈作品中舞蹈語言的基礎,賦予主題的舞蹈才會產生流暢感人的藝術效果。
注意情緒在舞蹈中的運用
舞蹈傳遞的是感情,所以在編舞時,首先要注意所要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有經驗的舞蹈演員會使自己首先進入角色,讓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身上活起來。在深入角色的基礎上,從自己積累的生活素材中物色、提煉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因此真情投入是很重要的。
注意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的結合
音樂與舞蹈就節奏本身而言,兩者共同擔任著塑造藝術形象的使命,在音樂和舞蹈藝術中,雄壯、急速的節奏表現激烈、緊張、激動的情緒;穩慢、平緩的節奏表現思念、溫柔、留戀的情緒;跳躍、輕松的小快板表現歡樂、興奮、多情……音樂和舞蹈節奏的和諧配合,表現在基本形態、基本線條、基本步法等方面。但考生在將兩者融合時,要注意不能千篇一律,音樂節奏的每一個因素與舞蹈動作的結合,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變,突破常規配合方法,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舞蹈的意境美
舞蹈應該先給人一種意境之美,舞蹈動作不在于簡單或復雜,而是要突出意境美。舞蹈作品的意境是把主題思想轉化為詩情畫意的藝術構思,因此編舞要從大局著眼,然后從小的動作著手,圍繞意境去考慮動作,這一點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要提醒廣大舞蹈專業考生的是,平時在訓練舞蹈基本功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內在修養的提升,因為舞蹈動作最終體現的是心靈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