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方 朱立++徐衛 孫云娟++孫寧 賈爽 應浩
摘要:通過對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松針進行低溫熱解,利用萃取的方法進行油水分離后,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簡稱GC-MS)儀分析檢測熱解油的組成。結果表明:從黑松松針熱解油中鑒定出75個組分,占總峰面積的95.42%,主要成分為3-異丙烯基-5,5-二甲基-環戊烯(29.21%)、蒎烯(10.57%)、苯酚(7.99%)、1-石竹烯(7.18%)、萜品油烯(3.16%)、α-松油醇(3.12%)等。這些組分被廣泛應用于香精配制、香料合成、醫學制藥、合成樹脂等領域。
關鍵詞: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松針;熱解油;成分提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高值化產品
中圖分類號:S713;R28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12-0309-04
收稿日期:2016-08-15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編號:2014BAD02B01);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編號:PPZY2015B180)。
[JP2]作者簡介:岳金方(1978—),男,河北興隆人,碩士,講師,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質能源方面的研究。E-mail:824024580@qq.com。
通信作者:應浩,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物質能轉化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研究。E-mail:hy2478@163.com。
松樹(Pinus)屬松科裸子植物,其樹葉呈針形,故以“松針”命名。我國有豐富的松針資源,蘊藏量在1億t以上。全世界共有松樹10屬230余種,我國有10屬120余種,可供藥用和飼用的有13種[1]。《本草綱目》中記載:“松針長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臟,生毛發,耐寒暑,耐風吹雨打,輕身益氣,守中而辟谷延年。松葉以除邪氣為主,邪去則正安,疾病不生,從而獲得不饑延年的實效[2]。”松針的味道略酸,稍顯苦澀,品性溫和,無毒。研究表明,松針提取物具有較強的藥用價值,能夠發揮鎮痛、止咳祛痰、抗氧化、抗疲勞、抗病變、降血脂、降血糖、抑菌等功效,可治療腳氣、腰痛、大風癲疾、歷節風痛、跌打損傷等[3]。目前,國內對于松針的研究及應用方向主要是針對新鮮松針的抽提蒸餾,而松針熱解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對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松針進行低溫熱解,提取松針中熱解油成分,并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簡稱GC-MS)的方法對其組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期為黑松松針的研究應用提供參考方向和科學的試驗基礎數據。
1材料與儀器
1.1試驗材料
選取適量黑松松針(自然干燥),置于廣口容器中,加適量清水進行漂洗,重復多次,至漂洗水無明顯雜物、較為清澈為止。控干水漬,擇取松針,將枝干、松條和葉柄去除。將擇取的松針盡可能均勻地平鋪在干凈的硬紙板上,置于通風口處自然風干。待松針自然晾干且無水漬附著,可用剪刀或鍘刀將其剪為約1 cm長度的小段。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南京科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7890A/5975C氣-質聯用儀,美國Agilent;RE-52CS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主要試劑:無水乙醚(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無水硫酸鈉(分析純),江蘇強盛功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1.2試驗方法
1.2.1熱解用精確度為0.01 g的天平稱取100 g按“1.1”節所述制取的松針原料100 g,加入500 mL圓底燒瓶中,將圓底燒瓶置于電加熱套中加熱,設定溫度為280 ℃,待燒瓶內部溫度(T1)達到280 ℃開始計時,保證溫度計溫度(T1)維持在340 ℃以上,持續至冷凝管內長時間無液體滴出,這個過程大概需要4 h(若瓶內溫度長時間無法升至280 ℃,需要在燒瓶外包裹保溫棉進行保溫),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
[FK(W10][TPYJF1.tif]
1.2.2熱解油的提取在分液漏斗中分別加入餾出液、無水乙醚,充分搖晃分液漏斗,使2種液體混合互溶,靜置,得到萃取相,反復萃取3次。將萃取相置于旋轉蒸發儀上,設定溫度為30 ℃,待產物中長時間無乙醚餾出時,取出產物,加入適量[JP3]無水硫酸鈉干燥24 h,去除硫酸鈉結晶,得到略顯紅色的油狀物。
1.3分析方法
采用美國安捷倫公司DB-1彈性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分離被測物質,載氣為高純氦氣(純度為 99.999%)。升溫程序:70 ℃保持1 min,以 3 ℃/min 的升溫速度升至180 ℃,保持5 min。柱前壓為 47 kPa,分流比為 150 ∶[KG-*3]1,進樣口溫度250 ℃,接口溫度 230 ℃,進樣量為0.2 μL。質譜條件:EI電離源(電子轟擊電離源),電子能量70 eV,電子倍增器電壓1 500 V,質量掃描范圍(m/z)33~400,采用全掃描方式。采用Nist工作站譜庫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積歸一法從總離子流圖中計算出不同組分的相對含量。
根據上述進樣條件,可以獲取黑松松針熱解油組分的總離子流圖,再利用質譜儀對圖中的各個峰進行掃描,轉化成質譜圖。最后根據面積歸一法從總離子流圖中計算出不同組分的相對含量。
2結果與分析
由圖2、表1的氣相色譜-質譜聯分析可以看出,從黑松松針熱解油中鑒定出75個組分,占總峰面積的95.42%。熱解油組分相對含量較高的有3-異丙烯基-5,5-二甲基-環戊烯(29.21%)、蒎烯(10.57%)、苯酚(7.99%)、1-石竹烯(7.18%)、萜品油烯(3.16%)、α-松油醇(3.12%)、大根香葉烯D(2.83%)、糠醛(2.81%)、乙酸(2.44)、d-杜松萜烯(2.26%)等10種物質。黑松松針熱解油成分中的主要物質為萜烯類化合物,還有部分酚、醇、醛、酸、酮等化合物,其中萜烯類化合物共有19種,占熱解油總量的63.54%,醇類化合物有13種,占熱解油總量的9.06%,酸類化合物有4種,占熱解油總量的3.24%。
3-異丙烯基-5,5-二甲基-環戊烯在熱解油組分中占29.21%,可用于歐丁香香料的調配。蒎烯的含量占總組分的10.57%,有2種異構體,分別是α-蒎烯、β-蒎烯,其中α-蒎烯具有較好的生物學活性及獨特的反應多樣性,是合成樟腦、冰片、松油醇、香料、樹脂等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還具有抗腫瘤活性和抗炎、抑菌等作用[4-6];β-蒎烯也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在工業上最主要的作用是熱裂解制備高純月桂烯[7-8]。苯酚含量在熱解油中占7.99%,在工業中的作用主要是制作染料,以及合成酚醛樹脂、塑料、合成纖維、農藥和水楊酸等[9]。1-石竹烯的含量在熱解油中占7.18%,屬于雙環倍半萜類化合物,主要應用于食用香精的調配,如丁香、胡椒等,也可以用來合成相對價值更高的原料——乙酰基石竹烯,此外對皮膚炎癥及消化系統潰瘍有較好療效,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是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有效成分之一[10]。萜品油烯的含量在熱解油中占3.16%,又稱異松油烯,被用作進行光加成反應生成單萜化合物的原料;α-松油醇的含量在熱解油中占3.12%,在工業中不僅常用于制作香精,還被用于醫藥、農藥、肥皂、塑料等產品的制造工業中。
3結論
黑松松針熱解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醇、酸類化合物,其中萜烯類化合物共有19種,占總量的66.72%,醇類化合物有13種,占總量的9.06%,4種酸類化合物占總量的3.24%。黑松松針熱解油中的多數組分可以用于香精配制、香料合成以及日化產品的相關制造業,其中還有一些組分可用于醫學制藥、合成樹脂等行業。因此,黑松松針熱解過程的研究和熱解油組分的分析,對于松針高值化產品的研究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HS2*3][HT8.5H]參考文獻:[HT8.SS]
[1]劉曉庚,陳梅梅. 我國松針的開發利用研究及進展[J]. 生物質化學工程,2003,13(4):29-34.
[2]李時珍. 本草綱目(下冊)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17-19.
[3]王加志,劉樹民,孫保芳. 松針臨床應用及藥理研究概況[J]. 中國藥師,2007,10(8):816-818.
[4]廖圣良,商士斌,司紅燕,等. 松節油加成反應的研究進展[J]. 化工進展,2014,33(7):1856-1863.[HJ1.62mm]
[5]Wang J,Zhao Z D,Wu B L,et al. Review on isomerization of the major monoterpenes in turpentine[J].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2013,33(2):144-150.
[6]Zhang Z,Guo S,Liu X,et al. 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ect of α-pinene and β-pinene with paclitaxel against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J]. Drug Research,2014,65(4):181-191.
[7]徐麗珊,張姚杰,林穎,等. 黃山松松針揮發油提取、GC-MS分析及與濕地松揮發油的比較[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2):187-192.
[8]付玉嬪,李思廣,耿樹香,等. 高β-蒎烯含量思茅松松脂化學特征[J].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8,30(4):29-33.
[9]劉敏莉,劉佳,李江楠,等. 油松·樟子松松針揮發油化學成分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5):15420-15421.
[10]張蘭勝,董光平,劉光明. 芒種花揮發油化學成分研究[J]. 中藥材,2009,32(2):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