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緒光
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學習《準則》《條例》體會
文/段緒光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根據完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需要,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準則》和《條例》)。《準則》和《條例》是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性文件,彰顯了我們黨努力實現自我深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自覺。通過認真學習《準則》和《條例》,筆者深切感受到我們黨對自身情況明、問題準、措施實,每一條規定和要求都振奮人心、充滿信心、充滿希冀。同時,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采取的一系列從嚴治黨的舉措,使筆者深深地認識和體會到我們的黨越來越偉大,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有希望,我們的人民越來越有福祉。
從《準則》和《條例》的內容和側重來看,《準則》是為了夯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者都是對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作出的制度性安排,標志著黨在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相結合方面取得了又一豐碩成果。《準則》和《條例》二者重點是要解決黨性鍛煉和領導干部民主監督問題。通過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等,更好地發揮黨內政治生活鍛煉黨員黨性的熔爐作用。通過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劃定紅線,明確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違反政治紀律,是絕對不允許做的;哪些是違反組織紀律,是絕對要禁止的,發揮黨內政治生活對政治生態的凈化作用。通過明確黨內監督對象、監督主體、監督方式等,既進一步完善了黨內法規制度,又破解了同級監督不力的問題,更好地發揮了黨內監督主體的能動作用。總之,黨內生活的規定、黨內監督的明確,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準則》和《條例》針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新情況新特點,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從嚴治黨作出了針對性很強的規定和要求,使從嚴治黨的路線圖更加明晰。《準則》從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方面作出規定,提出明確要求。《條例》分別就黨的中央組織的監督、黨委(黨組)的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等四類監督主體的監督職責及相應監督制度作出了操作性強的具體規定。《準則》和《條例》既是對黨章黨規的具體化,也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形成的一系列舉措的系統化、規范化;既提出了病癥,也開出了藥方;既有治標舉措,也有治本方略;既著眼當前,也放眼長遠。可以說,今后一個時期黨全面從嚴治黨的路線圖十分明晰,讓人一目了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以上率下,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做起,從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做起,從高級干部做起,對黨絕對忠誠,模范遵守黨章,嚴格按黨的制度和規矩辦事,夙興夜寐為黨和人民工作,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都不破壞黨的制度和規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一貫理念。《準則》和《條例》緊緊遵循這一理念,緊緊盯住黨的高層和高級干部這個重點,對高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中央的如此舉措是基于高級干部所處崗位對黨和國家的特殊重要性,以及他們所執掌的重要權力對黨和國家的特殊影響決定的,也是由他們發揮示范作用的特殊職責所要求的。如果黨的高級干部自律意識、標桿意識、表率意識不強,其對黨和國家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破壞性的,有的甚至是致命的。一些實例告訴我們,一些領導干部發生的問題,往往成為所在地方和單位各種問題滋生蔓延的主要導因。故此,《準則》和《條例》著眼高層,盯住黨的高級干部,要求從上而下務必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各個環節敢抓敢管,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帶動黨風政風民風進一步好轉,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可以說,《準則》和《條例》的出臺,順應了形勢、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關鍵,從嚴治黨的路將會越走越寬越平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出臺“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黨風政風民風煥然一新。《準則》和《條例》深入總結了我們黨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繼承和發揚了我們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制度規定和優良傳統,體現了繼承與創新、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的有機統一,表明了全面從嚴治黨將繼續向縱深發展。與此同時,此前修訂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六項制度,各有側重、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框架基本構成,這一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實告訴我們,一個執政黨的政治生態如何,決定了該執政黨的執政根基是否牢固。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來,從整體來說,黨內的政治生態是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種種因素,一段時期黨內政治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政治生態受到嚴重破壞。有的地方和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信念不堅,對黨不忠,紀律松馳,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好人主義、個人主義、宗派主義、拜金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嚴重;口是心非、陽奉陰違,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拉小圈子、建小山頭,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吹噓拍馬等等。諸此言行,嚴重動搖了黨的執政根基,嚴重損害了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中國共產黨95年的奮斗歷程告誡我們,只有保持黨內健康潔凈、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才能帶領各族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特別是在國際國內形勢十分復雜的當今,我們黨正處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關鍵歷史節點上,如果黨內政治生態惡化,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能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要直面“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挑戰,團結帶領13億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都將是空話。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順應時代,適時審議通過了《準則》和《條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內監督,為我們黨創造了健康潔凈、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基礎,為我們黨保持旺盛生機提供了動力源泉。我們完全相信,風清氣正的政治春天即將來臨。
(作者系湖北省民宗委副巡視員)
責任編輯:范楊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