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歸隱山林養雞創業
對于大學生而言,繁華的都市生活、優越的職業環境似乎是就業的第一選擇,但有一對大學生夫妻——譚子龍和馬金玲,卻反其道而行,“歸隱”沂蒙山區——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散養起了土雞,闖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業之路。
據譚子龍介紹,現在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參觀考察他們的易萱生態農場,撿雞蛋、喂蚯蚓,盡情享受親近自然的快樂。“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人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真正好的土雞蛋市場上能賣到30塊錢1千克,還供不應求,市場前景非常看好。”譚子龍道出了當時選擇創業的小算盤。這對80后大學生2013年承包了8公頃土地,建設了3棟800平方米的雞舍,散養了4000只他們改良過的“玉春一號”土雞。雞每天吃的是農場里天然的蟲、草,喝的是蒙山50米深層泉水,且滿山溜達、快樂成長。現在大部分土雞處于產蛋高峰期,雞蛋的品質讓人欣喜,蛋清還能分兩層。

更令筆者拍手稱絕的是,他們每天為土雞補充自己配制的益生菌保健液。據譚子龍介紹,這種益生菌保健液能顯著提高產蛋率,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增強土雞免疫力,大大改善雞蛋的品質,還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等。益生菌保健液還可以用在發酵床、清理雞舍、預防疾病、處理霉變飼料等,完全可以代替抗生素、激素等,解決了現代大規模養殖遇到的難題。更重要的是,這種自配的保健液可以連續使用2年以上,每星期加一次玉米面即可,成本非常低。
采訪中,譚子龍還向筆者講述了自己辭職回鄉養雞的一些經歷,尤其是談到“玉春一號”新品種土雞,更讓筆者為之欽佩。這種經過他們3年培養的新品種土雞,平均一年產蛋量高達220枚,而普通土雞產蛋量只有100枚左右。筆者仔細看了看這個新品種土雞蛋,發現這種雞蛋與普通雞蛋有很大的不同,蛋殼顏色有淡綠色、淡藍色、橄欖色、青色、粉紅色、土灰色和土黃色等十幾種,這在市場上是很少見的。除了雞蛋營養高、蛋殼顏色不同,這種新品種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性子野、個子高、腿長且細、善于奔跑、體質強壯,經常發生幾只母雞欺負公雞的情形。

對于散養土雞蛋的銷售,譚子龍采取了時下流行的微商模式,同時,易萱生態農場堅持散養土雞蛋產品品牌化,并利用大學生創業的個人品牌,通過媒體的宣傳報道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各類自媒體網站,再整合資源打通銷售渠道,最終走出了費縣南張莊鄉有特色的農村電商之路。現在每天農場產蛋量在2000枚左右,零售價每枚1.5元,收入還不錯。雖然100個雞蛋賣150元的價格并不便宜,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每天都能線上銷售2000多枚土雞蛋,沒有庫存壓力。為了保證快遞運輸方便,他們還專門找人設計了高檔珍珠棉的雞蛋托,雞蛋托的形狀設計更是充滿了智慧與創新,運輸安全系數大大提高。如今,“玉春一號”新品種土雞蛋都賣到了北、上、廣、深等大都市,費縣土雞蛋的知名度隨之提高。
“接下來,我們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更多的農業文化因素。我們還想聯合周邊的農戶,發展更多純天然的土特產品,完善旅游鏈條,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這對年輕的農場主自信滿滿。農場現在正以“易萱散養土雞蛋”為突破點,逐步發展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努力打造沂蒙地區規模最大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加入到精準脫貧、綠色脫貧項目中去,探索出可持續發展的林下經濟新模式。
(張慶舉 劉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