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輕簡化栽培及菌菜輪作模式
日前,山東省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在莘縣組織召開了草菇產業跨越發展觀摩研討會,來自省內外食用菌專家、推廣部門負責人和新型經營主體技術人員以及菇農等70余人,對現場展示的利用玉米芯“一步法”輕簡化高產栽培草菇效果和簡易大棚草菇、蔬菜輪作生態循環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會專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采用整玉米芯“一步法”輕簡化栽培草菇,原料不用粉碎、不經發酵,只需在田間地頭用石灰水浸泡處理,撈出后直接鋪到大棚地面,筑畦播種,發菌培養7天即可出菇,總生產周期約40天,見效快,且產量高,生物學效率可達75%~90%,比傳統配料提高35%以上。利用簡易大棚夏季閑置期可栽培草菇2~3批,節能低本,栽培管理易掌握,生產效益顯著高于同周期蔬菜,是農民貧困戶增收致富、快速脫貧的優勢產業。

高溫季節結束后,栽培過草菇的菌渣廢料就地堆肥發酵,經短期處理即可還田施于大棚土壤,于秋冬季至次年春季種植西葫蘆、黃瓜、番茄等多種蔬菜。草菇與蔬菜的輪作栽培,一方面,菌渣堆肥既是蔬菜的優質有機肥,又對蔬菜連作障礙具有很好的減緩作用,還能有效降低蔬菜土傳病害的發生,可以明顯提高蔬菜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另一方面,菌菜輪作對于提高大棚設施的利用率,形成菌菜周年栽培,節簡高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均具有重要意義,是一種先進實用、在適宜區域值得推廣的生態循環模式。
(萬魯長 曹修才 趙淑芳山東省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