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網上曬 明白又清白
壽光結合開展多年的陽光村務工作和農村網絡高覆蓋率的實際,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個集公開、監督、服務于一體的網絡平臺——網上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平臺公開內容涵蓋了黨務、村務、財務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監督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只要有網絡的地方,百姓就可以隨時隨地對村務進行監督、問詢,實現了紀委、鎮街、村居、群眾的同步動態監督。
村務網上曬,村民來監督,既讓那些不公開不公正的現象無處可藏,也把基層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同時又厘清了各方職責。
“以前監督也僅限于上級的監督,紙質公開時效性較差。”孫家集街道計生站站長楊立軍說,現在我們在保持傳統監督形式基礎上,開辟了網絡監督形式,雖然在信息錄入方面工作量大了,但是村民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也增強了。
網上陽光村務監督平臺為農村干部群眾搭建了一個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村干部把為村集體做的事、花的錢以及服務承諾展示給老百姓,老百姓通過這個平臺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并可以隨時通過電話、發帖對村干部舉報問詢。有了這個平臺,村民關心的大事小情定期上傳到網上,老百姓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監督村里的每一筆工程款什么時間下來,去向、用途等,老百姓的疑慮減少了,好多事不用再解釋了。
在壽光陽光村務監督平臺,想知道誰家是低保戶,幾口人享受低保,村民通過輸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登錄本村頁面,即可查得明明白白。
老百姓那么多雙眼睛時刻監督著我們,逼著我們工作要求嚴格,標準把握得更細致,好多人都說我們直接沒人情了。古城街道某村一位身高只有1.3米的成年人,享受著低保。后來他找了份活,超過了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老百姓反映后,民政工作人員核實了情況,取消了他的低保資格。“有問題村民隨時打電話反映,不符合條件的隨時清退。”他雖然是村里最窮的人家之一,但并不符合低保條件。
村里誰是低保戶,有沒有干部的親戚,大家時常猜測。以前低保有人打招呼、說人情,實行網上監督后,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誰出了問題大家一目了然,從源頭上杜絕了此類事情的發生。
“讓村民明白,還干部清白。”紀臺鎮組織委員楊國祥說,網上監督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讓干部依法行政,過程不存在私心。

“從低保到財務,事關農村的6大項37小項工作內容全部置于老百姓監督之下,不做細致不行。財務是百姓最關心的,不能有一絲馬虎。”紀臺鎮李家村黨支部書記李仁圣說。李家村修排水溝,有村民質疑怎么花了那么多錢。當村委把詳細花費公布在網上后,村民信服了。
推行網上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后,村里非生產性開支明顯少了,不符合財務管理規定的現象明顯減少。以前記賬單據甚至是煙盒紙、小本子,賬目籠統,現在都采用統一規范的單據。比如村里修路拉土方,用誰的車,共幾輛車,拉了多少方土,干了幾天,都記得非常仔細。現在工作規范了,要求細致了。往網上錄入時,也是檢查自己工作的過程,若有差錯,也能立即發現。即便村民提出質疑,也利于促進工作。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