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麗
(遼寧省阜新市祖代豬場,遼寧阜新 123000)
夏季養豬安全管理措施
高淑麗
(遼寧省阜新市祖代豬場,遼寧阜新 123000)
最適合豬生長發育的溫度為:初生仔豬27~29℃、斷奶仔豬21~24℃、生長肥豬15~25℃、哺乳母豬16~18℃。在最適環境溫度范圍內時,豬產熱和散熱保持平衡,飼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強。但夏季溫度較高,豬通過呼吸或減少攝入來調節體溫,這樣就會極大的降低生產性能,并且會降低機體免疫力,易患各種疾病。養殖戶必須做好這一階段的飼養管理工作,改善飼養環境,合理調整飼糧配方,保證豬安全度夏,不影響生長發育。
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豬最適生長溫度不同,養殖者應根據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豬的適宜環境溫度范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改善環境條件。首先,應加強豬舍通風。加強通風能降低豬體表溫度,有助于散熱。可將豬舍的窗全部打開,豬舍溫度仍偏高的,可以安裝電風扇,加強通風散熱。
其次,應減少熱輻射。熱輻射包括太陽直射和紅外輻射。為了減少熱輻射,建議豬舍周邊種植高大喬木,必要時加掛遮陽網等。再次,應增加豬體蒸發散熱。雖然豬體表沒有汗腺,但向豬體表噴水,依然可以降低豬只體溫。高溫時養殖者可每天向豬體噴水1~2次,沖洗豬體的水不能太涼,以免豬出現冷應激。最好在飼喂前用水沖洗豬體,喂食后30 min內的豬不可用水沖洗。
最后,應安裝降溫設施。豬舍內可每隔一段距離安裝自來水噴頭或在地板下安裝降溫系統,以便高溫時隨時開啟降溫。規模養殖戶可在高溫時每天開啟幾次噴頭向空間和地面噴水,可很快降低舍溫,防止豬中暑。酷熱時白天可向豬舍屋頂噴水2~3次,以達到控溫效果。降溫系統是以地下水為媒介,在地板下安裝管道,讓地下水在地板下循環流動,達到降溫的目的。但這類系統只適合有地下水源的地區,且不適合規模較小的養殖戶。
夏季氣溫高,豬能量消耗較大,因此提高飼糧能量水平能減少豬熱應激的發生。有研究表明,飼糧中添加油脂0.5%~3%能保證豬的能量需要但不提高體增熱。還要提高氨基酸水平,保證氨基酸平衡,減少體增熱。一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改善豬熱應激的功效。例如,豬發生熱應激時,可在飼糧中添加VC 150~300 g·t-1、VE 100~200 g·t-1、吡啶羧酸鉻200~300 g·t-1。熱應激時豬體內的碳酸鹽和鉀鹽大量流失,影響了電解質平衡。在飼糧中添加碳酸氫鈉(仔豬除外)和氯化鉀等,可維持電解質平衡,顯著改善豬熱應激。飼料中添加具有開胃健脾、清熱消暑功能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如山楂、蒼術、陳皮、檳榔、黃芪和六曲等也可以緩解豬熱應激。
3.1 調整飼喂時間和飼喂方式
夏季喂料應以清晨和晚上氣溫較低時為宜,盡量避開正午時間飼喂,可將飼喂時間改在5:00、19:00、23:00進行。飼喂方式以拌濕料喂豬為宜,并補飼適量新鮮青綠多汁飼料,這樣能明顯提高飼料利用率。
3.2 降低飼養密度
夏季氣溫高,如果還是采用平時的飼養密度,不利于豬散熱。因此應將飼養密度降低1/4~1/3,使豬的身軀充分伸展,避免豬出現熱應激。
3.3 清掃消毒
夏季蚊蟲較多,容易滋生細菌,因此養殖戶要保持圈舍衛生,及時清掃欄舍內糞便、污物,增加消毒的密度,并做好消滅蚊蠅和鼠害等工作。養殖戶可每天打掃、沖洗豬舍2~3次,每天或隔天用2%~3%農福或15%~20%石灰乳噴灑消毒豬舍的地面和墻壁,每天用0.1%高錳酸鉀或8%石炭酸等溶液消毒食具和飲水槽,每隔2~3 d在豬舍四周噴撒殺蟲劑,以消滅或減少蚊蟲。
3.4 減少人為應激
飼養者在給豬注射疫苗或轉群等容易造成豬應激的工作時,應安排在清晨或晚上氣溫較低時進行。夏季溫度高,豬容易出現各種應激,應避免突然改變飼料、人員、環境等。
3.5 保證充足飲水
水分是豬體的主要組成,占豬體重的1/3~1/2。水又是豬體所需營養物質的溶劑和運輸載體。因此,夏季一定要給豬提供充足的飲水,可按豬體重的24%供給,飲水要保證清潔,必要時可在豬飲水中添加NaCL 0.5%。
夏季,養殖戶要通過改善飼養環境、加強飼養管理及采取營養調控措施來減少豬發生熱應激的幾率,避免造成巨大損失,這對于豬的健康養殖、提高動物福利及養殖經濟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S828
B
1001-0084(2017)06-0066-01
2017-05-06
高淑麗(1966-),女,蒙古族,遼寧喀左人,畜牧師,研究方向為豬場飼養管理和選育及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