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烏克蘭特派記者 譚武軍

很多人認為愚人節源于法國,在烏克蘭卻有另一種說法:愚人節起源于敖德薩。盡管愚人節的起源現已無從考證,不過每年的4月1日對于敖德薩人的確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幽默節”。這一天,人們會穿上搞怪的服裝,進行滑稽的表演,隨意地開各種玩笑,放松心情,盡情歡樂。
敖德薩幽默節可追溯到蘇聯時期的1974年。當時,在一批滑稽小品演員的倡議下,市政當局決定在西方“愚人節”這天,舉辦包括盛裝巡游、小品演出、音樂會、美食節等狂歡活動,這些活動都融入了幽默的元素,故而取名為“幽默節”。這一活動因各種原因未能年年舉行,但一直延續至今,已成為這座港口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敖德薩也因此獲得“幽默之都”的美譽。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自2014年以來,幽默節已連續中斷3年。今年敖德薩市政府決定恢復舉辦幽默節,以此提升城市知名度。敖德薩市長特魯赫諾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幽默節是許多敖德薩人兒時起就最為期盼的節日。今年市政府提前半年就籌辦節日活動,意在發揚敖德薩人的幽默傳統,讓人們在歡笑中彼此接近,感受平安快樂,微笑著回首過去,樂觀地面對未來。
當天,數百名演員和市民參加了1公里長的盛裝巡游,1.5萬人到場觀看。創意獨特的花車、搞笑的喜劇演員、五花八門的動漫形象、憨態可掬的動物造型、動作夸張的踩高蹺……專業表演與草根藝術結合,搞怪取樂與譏諷時弊穿插,縱情歡樂與開懷暢飲相伴,讓整個城市成為歡樂的海洋。幽默節的主角當然是小丑。當天,來自法國、摩納哥、荷蘭、日本等國70多位滑稽小品藝術家參加了“敖德薩小丑節”大賽。“小丑節”主席杰里耶夫說,“敖德薩小丑節”在世界滑稽表演藝術舞臺占有重要地位。參賽選手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不僅要有幽默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力、夸張的表演,還要會演奏各類樂器,訓練各種小動物等。
敖德薩緣何成為烏克蘭的“幽默之都”,當地朋友說這與敖德薩的港口文化與重商傳統密不可分。這座由葉卡捷琳娜二世親自締造的沙俄“第三首都”,因港口而興,因貿易而榮。從建城之日起,這里就有著自由港之稱,城里定居著歐洲幾乎所有的民族,商賈云集,文化多元。如今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擁有130多個民族。在長期的經商過程中,當地居民善于溝通、和氣生財、笑迎八方客的職業特點促成了他們樂觀幽默的性格品質。即使在蘇聯當時極為嚴肅的政治環境中,敖德薩也是出喜劇演員和笑星的地方。敖德薩著名的面具劇場甚至掛著“烏克蘭幽默大使館”的牌子。由該劇場制作的“面具秀”節目是整個獨聯體地區最受歡迎的喜劇電視節目之一。蘇聯時期,敖德薩“幽默節”的形象標志是一個頭戴海軍帽,身穿海魂衫,抱著游泳圈的可愛小海員,這也再次展示了敖德薩幽默傳統與海港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系(如圖)。
敖德薩市文化旅游局局長馬爾科娃表示,敖德薩不僅是“幽默之都”,還是“文化之都”“時尚之都”,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聞名遐邇的“波將金階梯”、美輪美奐的敖德薩歌劇院、連綿幾十公里的碧海藍天沙灘、風味獨特的敖德薩美食都對游客極具吸引力,他們期待中國游客的到來。▲
環球時報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