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忠
有句西班牙俗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翻過一堵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你的帽子扔到墻的另一邊。今天這個創業故事的主人公楊酉文,正是與之有著一致的邏輯……
一個“餿主意”的成功
2016年5月的一個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楊酉文突然接到一條短信通知,他的銀行賬戶收到了200萬。付款人是聯想,而他是一名在聯想工作剛滿3年的90后員工,那一天,是他在聯想的最后一個工作日。
大四畢業那年,楊酉文打破常規被聯想集團人力資源部破格錄取,成為當年唯一一名本科加入聯想人力資源部的應屆生。成為聯想集團總部的一名HR之后,在勝任工作之余,不安分的楊酉文帶領一幫90后實習生玩起了自媒體。他們以“想招君”自稱,調皮地活躍在人人網、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媒體,誰也沒想到這種被老板和同事認為本職工作以外的“瞎折騰”,正式開啟了聯想的社會化招聘之路。“想招君”在各大社交媒體,特別是微信公眾號上快速獲得超過10萬粉絲,成為整個招聘行業的經典案例。
工作兩年后,由于身體、心理上的壓力都挺大的,楊酉文感受到身體發出的亞健康信號,想通過運動調節,跑步是最簡單的方式。但一個人跑又挺無聊的,很難堅持每天跑下來。楊酉文想,身邊朋友中跟他有同樣困惑的人應該有很多,于是他給自己出了個“餿主意”,發了一條朋友圈,召集想一起堅持跑步的人,每人交100元契約金,不跑就出局。出局的跑友契約金則會被最終堅持下來的人平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條朋友圈發出當天就召集到了20人加入他的“不跑就出局”計劃!更出乎意料的是,在“毛爺爺”慈祥的目光注視下,21天的跑步計劃,19人成功堅持,只有1人出局。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個成功的“餿主意”,他原本只打算讓自己堅持跑步,沒想到還帶動了身邊的朋友一起跑步。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跑就出局”開始在朋友圈意外地擴散開來,每一個加入的朋友都開始在他們自己的朋友圈宣傳,拉新的朋友加入這個跑步計劃。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年時間,“不跑就出局”的跑友從最開始的20人一下子擴展到了一萬人。
公司職員變身創業公司CEO
3個月的時候,“不跑就出局”拓展至3個微信群。每個群就像一個班級,有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分別負責報名、統計打卡、跑步動員等工作。漸漸地,工作量越來越大。每次統計新一輪報名人數時,都需要花上周末一天的時間處理;每晚統計打卡情況,又至少半小時。大家都是兼職在做,平時還要上班,這樣太耗時間了。
2015年4月,楊酉文在跑友中尋找技術、設計人員幫忙。他直接在微信群里吆喝,誰會寫代碼,誰會做交互設計,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用技術解決收錢和統計跑步打卡兩個問題。
六七人的技術團隊迅速組成,每晚10點他們都會開10分鐘的電話會議,交流各自的工作、項目進展。一個月后,“不跑就出局”微信公眾號上線。用戶可直接在公眾號內選擇感興趣的跑班,支付加入契約金即可開跑。每天23:55前,將當日跑步數據截圖、跑步公里數、跑步時長發送至公眾號后臺,即可完成打卡。
2015年,不跑就出局平臺從開發到運營都是跑友自發在做。一次線下聚會,一位清華大學的跑友談到為避免運營跟不上平臺的發展遭遇瓶頸,建議有人全職來做這件事。
當時的楊酉文是工作還沒滿三年的小北漂,他認真思考著這個建議。本職工作已經擠占大量的休息時間,隨著用戶量的增長,靠業余愛好撐起的這支團隊,任務已經變得過于繁重。而兒子的出生讓本來生活就一團亂麻的楊酉文,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那時候,他天天都在思考人生,或許創業真的是一條路,但是自己沒資歷、沒經驗、沒背景,市面上同類型的創業者也不少,成功的幾率有多大?但就此放棄又不甘心……迷茫、痛苦一一向他襲來,失眠成了那段時間的常態。
巧的是,這時,聯想公司一則鼓勵員工內部創業的公告不期而至,給他打開了新的思路。如果離開大公司去創業太冒險,那在公司內部嘗試創業呢?
楊酉文選擇了試一試。經歷了一次次培訓、路演、答辯,最終一切順利。憑著愛好和堅持贏得“不跑就出局”10萬用戶的楊酉文得到了聯想樂基金領投,洪泰AA加速器跟投的第一筆發展基金,曾經的公司職員變身創業公司CEO。
“不跑就出局”到“不瘦就出局”
有一次,一個女孩找到團隊,希望開一個只有2人的跑班。她當時和丈夫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在一個城市,即使異地,兩人也想每天堅持做同一件有意義的事。私密跑班功能由此誕生,用戶若有需求,可向團隊申請開通,只有其指定的人才能加入。
楊酉文受此啟發,覺得跑步的主題可以更多樣化,于是從2016年年初起,團隊發起各種特色跑班活動,用戶也可以發起自己的主題跑班,邀請別人參加。2016年2月22日,第一期百日跑開始,共有380人參加。參與者需交1000元契約金,連續100天每天跑2公里,跑完全程團隊會贈送小禮品。
2016年七夕前后,團隊還發起了“七夕情侶跑”活動。有情侶的可以拉情侶一起跑;沒有情侶的,可以拉暗戀對象一起玩。每對情侶交52元跑52天,一人犯錯兩人同時出局,堅持到最后的情侶平分獎金。3天的報名時間,最后有近400對情侶參加,楊酉文說,組織這個主題特色跑班,其實就是為了讓大家玩起來,希望跑完后能夠幫助單身的小伙伴脫單。
一年前的無心之舉,讓楊酉文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很多真實溫暖的故事,這些故事和人分散在天南海北,心,卻很接近。楊酉文將在“不跑就出局”三周年的時候推出同名圖書,記錄散布天涯從未謀面,但是每天都在相互勉勵共同堅持著同一件事的人——他們的青春和故事。
曾經有投資人問楊酉文,“不跑就出局”的成功會不會被復制,楊酉文倒是絲毫不擔心:“如果連創業點子都抄襲別人,憑什么相信它會成功?更何況我還有一支強大的團隊,這是任何人都復制不了的?!?/p>
他口中這支強大的團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所有的成員都來自用戶,都是“不跑就出局”的追隨者,這讓他們減少了磨合的時間,甚至,楊酉文介紹說,有個員工剛來幾天,大家已經覺得跟認識幾年一樣了。他們也會因為意見不合而吵得面紅耳赤,但對事不對人;他們也有想偷懶的時候,但還是每天早早地就來了公司,晚上下班了還“賴”著不走。
現在,他開始策劃第二個產品?!捌鋵嵈蠹襾砼懿?,大多是為了減肥。我們絕對不主張吃藥,而希望通過飲食、運動、休息來科學減肥,這個產品可能就叫‘不瘦就出局。”楊酉文希望在互勉互勵的氛圍中,通過日復一日的堅持改變更多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