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鍵
董明珠在談到中國制造曾有低質低價的“黑歷史”時稱:“我當董事長時,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檢測機構,我說希望你對我們格力的產品往死里整。有一絲不達到標準你都給我打回去。因為如果每次都通過搞關系把章一蓋,這個產品的質量就會越來越差,中國制造別想走向世界,中國的老百姓也不會愛上你!”
代言實體經濟要的是勇氣、責任和擔當。講到代言實體經濟,董明珠表示代言兩個字是有分量的,需要勇氣、責任和擔當。
第一,要具有勇氣,特別是企業家要有勇氣,這個勇氣就是我們要回顧過去,不忘初心,然后展望我們的未來,我們該干什么。在供給側改革的時代,我們要有勇氣挑戰自己,我們更多的要花力氣、花財力、花人力、花物力,要培養自己的人才,用大量地投入資金,不要舍不得,裝在口袋就認為是自己的,而要拿出資金進行研發投入,創造更好的技術,能夠在這個領域站到最高的位置,讓每個消費者感受到這個品牌的存在和力量,這就是我們企業家當下為實體經濟代言的第一個詞,勇氣。
第二個是責任,到了今天企業家的責任是什么?中國企業家的責任是要打造出世界最好的產品,讓人們在新的環境下能夠生活得更美好。“不因為有了空氣凈化器霧霾就沒有了,霧霾反而越來越嚴重。所以企業要有一種責任和擔當,企業家首先想到的是不破壞環境,不以消耗資源為代價發展。”這種責任還體現在另一方面,董明珠稱,中國企業要國際化,中國要給世界做貢獻,首先要自身強大起來,要有創造能力,不能再寄希望于買別人的技術。“我們要崛起,崛起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別人,讓別人感到溫暖。”
第三是擔當,她表示企業家在改革開放初期讓自己先富起來了,但企業家的擔當是要讓所有人都富起來,“因為我們而更加富有,這就是我們的擔當和責任。”
董明珠表示她其實非常感謝格力,“如果沒有格力,誰也不會認識董明珠。”她坦言,格力2016年中國市場占有率接近55%,正是因為市場份額的增加,消費者有好的體驗,才會尊重她。但她也表示不能就此滿足,“我們要跑向世界,讓全世界都打上中國產品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