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心怡
摘 要 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在海量數據的大數據時代下發生了改變,信息傳播發生著變革。科技傳播作為傳播的一種類型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抓住機遇,面對挑戰,需要認真的研究。本文在對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對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基礎上,探索了優化發展策略,以期能為科技新聞傳播對大數據的應用提供建議。
關鍵詞 大數據應用;科技新聞傳播;整體規劃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9-0001-02
大數據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08年,隨著這一概念的普及,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同時人們對大數據產生的疑問也逐漸增多。現階段大數據已經較開始階段有了較大的改變,不僅僅限于數量與規模的巨大,更重要的是對傳統行業產生的爆炸性信息帶來的影響,而科技新聞行業也在大數據時代下面臨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 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業界對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4個方面:多樣性、體量、速度及價值。一般而言,所說的大數據就是指數量巨大、來源多樣、速度較快且價值多樣的特點,而大數據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單從大數據的多樣性和體量特點來看,其速度與價值的實現就非常難。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當前新聞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兩個方面:1)公民新聞在社會化媒體興起浪潮下對以往專業媒體領地產生侵蝕作用;2)大數據技術依托計算機技術而存在,直接對媒體人產生沖擊。
大數據下海量數據對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產生影響,導致新聞業面臨著挑戰;而科技新聞屬于新聞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大數據帶來的影響也導致科技新聞發生著變革,同時科技新聞也面臨著發展的機遇,為了對新的傳播路徑進行探索與開辟,廣大科技新聞從業者要用創新的工作方式,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新聞媒體在科技新聞傳播中的影響力度和地位。
2 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應用大數據的優勢與不足
2.1 技術層面
與其他新聞傳播分支的傳播者相比,科技新聞傳播者對新技術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大數據在科技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具有較大的優勢,大數據技術是數據新聞產生的基礎。但是傳統媒體中多少都存在拒絕改變、安于現狀的情況,從業者對新技術先天性具有排斥心理,對大數據技術的推廣應用又有不利的一面。作為科技新聞從業者,與其它新聞從業者相比,對科學技術掌握程度更深、接觸頻率更高,在觀念上對新技術更容易接受,所以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中,也就更加的主動和積極[ 1 ]。現實情況下,大數據在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的應用,存在實際操作難度大、技術普及率低的困境,盡管科技新聞工作者對技術接受性較好,但其終究屬于非技術人員,在實際應用中還是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導致數據新聞的生產中,存在技術運用難度大的問題,而面對懂技術的人員對新聞內容排版又不懂的困境,所以如何達到新聞內容與技術的統一,是科技新聞生產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2.2 內容層面
對于科技新聞而言,其面對的是科技領域,數據資源非常豐富,這也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了可能。在科技新聞生產中,不但需要技術支撐,也需要內容支撐。科技新聞的內容主要源自于大量有價值、有規律的數據。科技新聞工作與數據密不可分,同時又能夠產生數據。包含實驗數據、觀測數據、監測數據、運行數據等。此外還包含其他各類數據資源,具有非常大的體量。這也是數據在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的存在,實際上是需要大數據技術來對大信息量、數據量的科技新聞內容進行支撐的;但是科技新聞在以大信息數據量作為內容支撐的同時,新聞工作者面對的數據信息量也非常大,處理起來難度也增大很多,對新聞的時效性產生較大的影響,最終影響的是新聞的價值。盡管大數據在總體上而言,蘊含的價值非常大,但其本身還具有價值密度低的特點,也就是說從單位數據的價值上來看并不高。面對復雜的、龐大的科技數據,從業者如何從數據中快速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是一件費時費力、難度非常大的事情[2]。
3 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應用大數據的策略
大數據技術推廣與普及技術是其可操作性,而新聞傳播中,時效性與價值是兩個重要方面。價值是新聞的準繩,科技類新聞必須要提供有價值的、準確的內容,否則對信息傳播的效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時效性是新聞的標桿,如果科技新聞的生產速度無法提高,對其傳播的效率也就產生負面影響。現階段新聞行業已經進入到市場競爭的環境中,如果對傳播效率不加重視,最終會在競爭中置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聞行業在大數據時代對傳播時效性與價值的要求更高。對于科技新聞而言,如果其傳播效率低、傳播效果不佳,對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都會產生影響,甚至對科學知識的普及推廣及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都會帶來影響,所以對科技新聞在大數據時代下傳播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找到優化策略,是當前需要重點對待的工作。
3.1 主管部門要加強政策引導
在新聞行業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國家進行統籌指導,給予政策上、資金上及技術上的指導。只有做好開始階段的工作,才能使大數據技術在未來更好的應用。現階段,我國關于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出臺了部分文件,如《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等,但在新聞傳播領域內,還缺乏針對性的政策文件,因此,需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及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早日出臺科技傳播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指導意見,促使大數據技術在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的應用[ 3 ]。
3.2 新聞單位要做好整體規劃
盡管大數據在新聞傳播中還缺乏指導意見,但大數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要求科技類新聞單位應該瞅準形勢、下定決定,發揮企業靈活機動的特定,為大數據在本單位內的應用做好規劃,以便能夠更快、更早走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但是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多數科技新聞單位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比較匱乏,數據新聞較少,盡管也有部門科技新聞媒體開設了相關數據新聞的欄目,但均屬于探索階段,還不成熟。數量少、質量差是當前數據新聞面對的主要問題。在應用中,大數據技術是媒體發展的趨勢,要求科技類新聞單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大數據技術,對現有傳播途徑、模式及經營策略進行轉變,制定整體發展規劃,下定決心引入大數據技術,并做好相關的人才培養、宣傳動員等工作。
3.3 編輯記者要提高自身技能
在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要應用大數據技術,就需要有具備相應能力的新聞工作者,這也就為當前科技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編輯記者也應該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培養自身信息篩選能力和新聞敏感性,提高工作效率。有新聞工作者指出,大數據時代之所以出現,不僅是數據的規模之大,這只是先決條件,更重要的是數據正成為一種生產資料或資產。大數據時代強調的是對大規模數據的綜合處理能力。要求科技新聞傳播者在新時期要對自身的這種能力進行培養,對豐富的數據資源進行利用,為科技新聞的傳播尋找更好的路徑。
4 結論
現階段,各行各業對大數據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大數據時代、無線網絡時代及智能化生產并稱為引領時代發展的三大技術變革。科技新聞更應該與時代的發展相符,對大數據技術合理運用,對新聞傳播的模式及人才培養模式要加強探索,用積極的態度迎接大數據在科技新聞傳播領域內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丁響,高麗華,趙波.大數據時代的體育傳播:特征、主體定位與發展方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5(12):39-44.
[2]吳小坤.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重構與進路[J].南京社會科學,2016,11(14):94-102.
[3]靳羽西,郭娜.大數據模式下新聞傳播發展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3(26):96.